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论文_刘宇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论文_刘宇

(国网北京丰台供电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用电量也在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供电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企业对电量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作为供用电企业结算依据的电力计量管理,将直接影响供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在实际中,对于电力计量管理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记录;标准化;管理

引言

目前,有许多不法人员为了自己获得收益而进行盗窃电能,不但对电力计量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还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行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稳定发展,就必须注重电力计量管理工作。在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管理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方法,以确保其更加可靠,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其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1我国电能计量发展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但能源的分布却不均匀,这使得我国的一些地区在电力方面的能源严重短缺,而另一些地区的电力能源相当富足。电力能源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电力能源的短缺问题,从小方面来说影响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从大方面来说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因此,我国电力企业高度重视该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电力能源分布不足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电能管理体系、科学利用电力能源、引进更先进的电力计量技术等手段科学有效的实现了低碳经济。在电力计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计量仪器,如电能表。并且实际的电力计量过程对店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很多电力企业以节能低碳为目标对于自身的电力管理系统进行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智能电能表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2相关理论企业信息化

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使整个企业都成为一个完整、流畅的,实现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传输和共享的管理控制系统。本质是重构核心业务,提高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企业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商务活动的网络化,不断地收集、整理、传输、存储和应用,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实现现代化管理具体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使信息网络成为支撑优良资产管理,构建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信息通道,发展信息网的综合应用,从作为关键资源的资产管理入手,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将电力信息网络建成具有坚强的网络架构,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大容量、高性能的传输能力,科技资源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秀业绩成果交流的技术平台。将多种对象进行集成和传输,通过优化网内教学资源配置,它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目标价值,支持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人才共享。

计量管理是计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法制的手段,计量管理的技术性是特别明显的,要使计量工作在国民经济中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着眼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效益,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雄厚的技术,提倡加强计量法制管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要时刻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全国量值的准确、统一、可靠。计量管理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为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提供计量保证,注意适当增加计量技术装配的投资比例,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

3有效强化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策略

3.1电力计量设备验收和安装工作注意要点

在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安装前,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需求选择合适的互感器和电能表,并按照安装标准进行安装。当安装完成后应对计量回路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以查看其安装的是否准确,可靠性能如何等。相关人员还应对电力计量设备与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等资料进行验收,了解和掌握其详细的信息,以便于今后的管理。另外,当电力计量设备安装好以后,应做好检验工作。电力企业的电力建设工程及其电能计量装置全部建设完成时,需对计量器的规格、计量标志、出厂编号等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畅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强化电力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

在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管理时,应摒弃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思维模式,转为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应当创设一套完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再选择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维护和管理电力计量设备等工作。还需对管理人员进行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自己管辖区域设备,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从而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对电力计量设备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实时记录,将其进一步健全,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数据做参考之用,

3.3检验电力计量设备以确保其质量

电能表与互感器是最常见的电力计量装置。而在挑选电力计量设备时,必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方便原则,并按照使用要求购买合适的设备,并对该设备进行检验。检验计量设备是为了保障设备的质量,以避免有不合格的产品混入其中,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只有检验合格的设备才能投入使用,而不合格的产品拒绝使用。

3.4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社会上不管是什么行业,都需要人去管理,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管理质量,而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也是如此。所以,应当通过培训来提高管理团队的技术水平与个人素质。电力企业想要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水平,就应当强化电力计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力企业的许多电力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如果不经过培训,管理人员将对高新技术一窍不通,在进行管理与维护工作时,也会无所适从。基于此,应对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将先进的专业技术传授给管理人员,从中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思维,并掌握电力计量设备的领先技术,在进行管理与维护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管理质量。

3.5系统智能化和综合化

进行电力计量的管理过程中,应用数据信息和局域网组成的智能综合化系统,科学合理的考核用电单位的实际电力应用数据。根据对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发电厂实际的用电方案,得出发电量的不足量与多出量。在电力计量工作的过程中,运用智能的远程电力计量系统,根据电力配电通信模块的数据信息,通过构成基于分布结构的电力计量局域网,使得管理电力计量工作更加智能化和系统化。真正实现降损增效,帮助用户降低电力能源的消耗量。

3.6保证电流互感器变比恰当

电力互感器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在额定负荷条件下,可以满足电力计量的精准度要求,避免计量误差,因此电力系统安装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情况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保证电流互感器额定负荷之下运行。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的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进而降低电力计量的误差,提高计量的精准度,促进电力计量工作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管理策略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人员、计量仪器、计量服务程序等方面,要从制度、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系列措施,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规范电力计量工作的开展,提升电力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禤铭.探析电力计量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7(17):58-59.

[2]文茹馨,康德功.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113.

[3]李狄.供电企业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218.

[4]邵淮岭.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5):116-117.

[5]李杰,王敏,邹海英.浅谈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144.

论文作者: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论文_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