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文本细读的思考
张连连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灵昆第一小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充满生命的桥梁。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如何挖掘文本的主导价值并充分实现其当代意义,体会和把握文本的编著意图和特定的意义寄寓,展开教师、学生、文本三主体间的充分对话,有效地实现文本对话的教育价值,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所在。
关键词:语文素养;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一、发展核心素养——内容重组 素材适补
人教版教材,编者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将教材的这一特点为我所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并开拓适度、适量、适时的课外资料,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
说明性文章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剖析
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
单元主题:从阅读中学习说明方法
本组教材的几篇课文是在四年级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通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等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详见下表:
表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文本简析
由表可知,四篇文章的主题相关点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内容方面都介绍了人与自然、科技直接的紧密联系;篇章结构上都是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写作方法上运用了许多典型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四篇文章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符合教学内容整合的重组性原则。但是《鲸》《新型玻璃》都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全面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玻璃早已问世,因而我们必须拓展课程资源,上网搜集有关的最新资料,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聚焦主题,围绕说明文这一文体的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比较四篇文章的异同,自己发现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很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二、发展核心素养——准“可教点” 定“首教点”
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现行人教版教材,有着与之相配套的严谨科学的阅读训练目标序列供教师参考。试看其关于“口语交际”这一项阅读方法在各年级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
表2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
根据这一分段目标,以单元整租教学为单位推进该项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读,明确学生“学什么”,从而以学定教,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然后通过细读单元内各文本特点构思学生该项阅读能力训练的各步子,最后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其中适宜于落实这一阅读训练目标的焦点。
三、发展核心素养——探寻内涵 提升价值
探寻文本内涵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其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理应成为文本细读的重要内容之一。《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家喻户晓,今天的我们,阅读《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应当树立对贫困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不能忽视的是故事的主体部分,那就是小凡卡、小女孩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他们教会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作为第一人称的一位小女孩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倒不如说这本身就是作者林海音自己的。在越品读越觉得文章所写即是作者的真实内心的时候,我们再去探寻作者的成长历程,便能充分地证实这一设想。林海音早年住在台湾,后来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在北京上小学期间,她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可又渴望读书,于是就有了真实的“窃读”经历。这是多么其乐融融又意义深远的事啊!
四、发展核心素养——关注特色 品味语言
一篇文章总有区别于其它文章的特色的文字组织结构,细读文本,正要透过对这些独一无二的部分的审视,从细节上,更从整体上,挖掘作者作品中与众不同的部分。那么,对文章结构的细读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课题是课文的旗帜,也是审视课文的窗口,抓住课题解读文本,其功效往往能贯及课文要义,有很大的阅读理解覆盖面。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课文,从课题上就能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梅花魂》、《将相和》等又以“魂”、“和”等词为题眼,指引着我们的阅读方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不仅能够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文本,细读文本,寻味“秘妙”,创建高效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将文本细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24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再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54
论文作者:张连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文本论文; 素养论文; 这一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人教版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