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内科湖南怀化 4184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心汤结合针刺五联疗法加减治疗非热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非热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采取针刺五联疗法治疗,并给予合腰痛宁胶囊,观察组采取麻黄附子细心汤结合针刺五联疗法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热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麻黄附子细心汤结合针刺五联疗法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非热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五联疗法;麻黄附子细心汤;加减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髓核、软骨版及纤维环等部位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力作用下,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椎管内,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使椎间孔狭窄程度小于神经根的直径,造成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压迫,进而引起腰部疼痛,其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疼痛、双下肢或一侧下肢麻木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L5-S1、L4~5部位,约占92%左右。中医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风寒湿侵袭,因肝肾亏虚、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所致。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解除肌肉痉挛、恢复关节正常功能。针刺法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手段,可促进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恢复关节正常功能。麻黄附子细辛汤主要由麻黄、杜仲、茯苓、细辛等中药组成,可起到温肾通络、散寒除湿的作用。由此,我院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非热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麻黄附子细心汤结合针刺五联疗法加减治疗,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非热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腰腿部冷痛重着、肢体麻木、腰背痛、腹部疼痛及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按中医辨证为寒湿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3.2±2.5)岁;病程8d~9年,平均病程(8.3±2.3)个月。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4.6±2.6)岁;病程9d~8年,平均病程(8.5±2.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针刺五联疗法,包括:①针刺疗法,取夹脊穴、三阴交、腰阳关穴位,常规消毒处理,进针得气体后,连接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限,持续20~30min。②牵引疗法,采用卧式电动牵引,根据患者的体重情况适当调整牵引力,持续牵引12~15min,间隙牵引5~8min。③推拿及手法复位,对患者腰臀部及患肢施点法、揉法、推法等手法,持续20min;随后以定点旋转复位法,以右侧在上为例,患者取坐位,将腿分开与肩同宽,助手用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术者站于患者背面,用左手压住患者右肩的前侧,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出, 两手同时突然反向用力,使其躯干急速旋转, 以听到腰椎部有弹响声为佳, 复位即告成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心汤,药方中:附子20g,麻黄12g,杜仲12g,细辛10g,牛膝12g,茯苓12g,白术12g。加减治疗:腰痛重着、湿邪偏胜、苔厚腻加薏仁10g、苍术12g;腰膝酸软无力及年老体弱者加菟丝子6g、续断10g、狗脊6g。水煎服,一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肢体麻木、腹部疼痛、腰背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轻微下肢麻木、腰痛,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还需进一步进行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组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单位均值±标准差()来表达,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当P<0.05时,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25,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属“痹症”、“腰痛”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主要是由风寒湿侵袭,因肝肾亏虚、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所致。肝肾亏虚,则不能养骨,肝血失调不能养筋,经脉不能濡养,受风寒湿邪,经脉壅滞,气血运行受阻[3]。现代医学认为,采取针刺五疗法可舒经通络、散寒祛湿、缓解肌肉痉挛之功效,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4]。其中针刺法可通过局部产生电兴奋来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神经压迫,有效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推拿疗法,可促进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解除肌肉痉挛,以恢复关节功能。采取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尤其是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可使关节囊、粘连组织及挛缩的韧带被牵开,增宽椎间隙,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减少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有学者提出麻黄附子细心汤治疗风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效果[5]。其中细辛、附子、麻黄三种药物使用能使寒邪得以表散,恢复里虚之氧,可起到散寒助阳的作用,辅以祛湿补肾之品,可达到舒经通络、散寒除湿之功效[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27%。表明风寒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麻黄附子细心汤结合针刺五疗法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具宝,熊启良,屈尚可等.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规律10年文献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44):7211-7216.
[2]孙权,买尔旦?买买提.多种组织修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与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13):2119-2126.
[3]吕立江,包家立,朱朝阳等.采用杠杆定位手法结合电磁经络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4,40(12):3755-3761.
[4]韩磊,赵平,王飞等.脊柱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受累椎体X射线量化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17):2740-2745.
[5]窦瑜贵,王文己.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3(13):2096-2103.
[6]汪小冬,沈姣姣,孟晓耘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验证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4(22):2024-2026.
论文作者:陈伟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麻黄论文; 附子论文; 针刺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患者论文; 疗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