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论文_张洪华,孟丹

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论文_张洪华,孟丹

辽宁省军区锦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 抽选我所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病机分析,实施辨证分型治疗,其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 了解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实现“标本兼治”,符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消渴病;病因;病机;治疗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又称消瘅、肺消、消中,消渴病变脏腑在肺胃肾[1]。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消渴”这一病名。现抽选我所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所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7.5±2.3)岁。

2病因病机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

2.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①先天不足。《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是指在母体胎养不足所致。②后天损耗过度。如毒邪侵害,损耗阴津。化源不足如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阴精无从化生,如《外台秘要?消渴门》说:“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阳必偏盛,阳太盛则致“消”[2]。

2.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2.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由于肺、胃、肾三经阴气虚,阳气被遏而出现的阴阳两虚病证[3]。

2.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

外感六淫,燥火风热毒邪内侵散膏(胰腺),旁及脏腑,化燥伤津,亦可发生消渴病。外感三消即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所引起的消渴病。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相互并见[4]。

3中医药治疗

3.1临证分型治疗

3.1.1肺胃燥热型

3.1.1.1表现:血尿糖升高,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小便频多,舌质红,脉数,苔黄。

3.1.1.2治则: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3.1.1.3处方:消渴方,黄连10g、生地15g、苦瓜15g、寸冬10g、丹参20g、知母10g、黄芩10g、生石膏30g等。

3.1.2胃火炽盛型

3.1.2.1表现:血糖升高,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脉数滑实,小便多而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2治则: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3.1.2.3处方:玉女煎加减,生石膏30g、生地10g、寸冬10g、知母10g、芦荟汁30 ml、苦瓜20g、南沙参l0g、僵蚕10g、丹参20g、青钱柳20g。

3.1.3阴虚型

3.1.3.1表现:血糖升高,小便频数,量多而甜,形体消瘦,身倦乏力,舌红,脉细数。

3.1.3.2治则:滋阴固肾。

3.1.3.3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减,生熟地各10g、丹皮5g、泽泻5g、山药30g、苦瓜20g、元参10g、炒苍术l0g、丹参20g。

3.1.4阴阳两虚型

3.1.4.1表现:血糖升高,小便频数量多而甜,尿如脂膏,面色无华而黑,性功能障碍,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3.1.4.2治则:温阳滋肾。

3.1.4.3处方: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20g、山萸肉30g、山药30g、丹皮10g、云苓10g、制附子l0g、肉桂5g、五味子l0g、菟丝子10g、丹参20g、菊芋10g。

3.1.5气阴亏虚型

3.1.5.1表现:血尿糖升高,自汗气短,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脉细数,身倦乏力,健忘。

3.1.5.2治则:益气养阴。

3.1.5.3处方:生脉散加减,红白人参各5g、寸冬10g、五味子10g、生地10g、黄芪30g、知母10g、柏子仁l0g、丹参20g、当归l0g。

3.1.6阳虚型

3.1.6.1表现:四肢不温,畏寒,血尿糖升高小便甜味,乏力,消瘦,脉搏沉细无力,舌质淡。

3.1.6.2治则:温阳补肾,健脾益气。

3.1.6.3处方:附子汤加减,附子片l0g、红人参l0g、云苓10g、炒白术10g、姜虫10g、蚕蛹10g、当归10g、丹参20g、菊芋10g。

3.1.7气滞血瘀型

3.1.7.1表现:面色晦暗,消瘦乏力,肢体麻木或刺痛,血尿糖升高,脉搏沉涩,舌质紫暗或边有瘀点,舌苔薄白。

3.1.7.2治则:理气活血化瘀。

3.1.7.3处方:当归10g、生地10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丹参20g、鬼针草20g、鬼箭羽30g、菊芋10g。

3.1.8肝郁气滞型

3.1.8.1表现:血尿糖升高,口渴无度,小便增多、浊如脂膏,消瘦,肋胀而疼,舌质红,脉弦数。

3.1.8.2治则:疏肝理气,清热降糖。

3.1.8.3处方:柴胡疏肝散和丹枝逍遥散加减,当归10g、炒白芍10g、柴胡10g、栀子10g、丹皮10g、花粉10g、黄连5g、黄芩10g、八月扎l0g、青钱柳20g、佛手10g、鬼箭羽20g。

4结果

30例糖尿病患者经中医病机分析,实施辨证分型治疗,其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3.3%。

5讨论

汉代张仲景《金匾要略》载有:“渴欲饮水不止。”“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又说:“消谷饮食,大便必坚,小便必数。”《黄帝内经?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5]《景岳全书》:“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辩证冰鉴》:“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 [6]只有了解了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才能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实施辨证分型论治。

综上所述,了解了糖尿病的病因病机,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实现“标本兼治”,符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春,徐寒松.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辨证思路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6):178-179.

[2]贾海骅,赵红霞,赵凯维,尹俊县.探讨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22.

[3]纪晓佳.“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辩治方法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4]王海英.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26(2):373-374.

[5]范青云,方朝晖.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4):425-428.

[6]王志强,庞国明,闫镛,朱璞,魏光辉,娄静.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消渴病痹症380例临床观察[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1):43-46.

论文作者:张洪华,孟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消渴)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论文_张洪华,孟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