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300)
【摘要】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n=41),分别应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阿氏评分和自然分娩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阿氏评分≥8分例数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并使产妇处于最佳状态,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254-02
患者行妇产科手术治疗前均会不同程度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紧张等心理情绪,如治疗、处理不及时,则会给手术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为使患者保持平和状态接受手术治疗,需要对其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1]。本组研究中,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7.7±3.1)岁;妇科疾病类型:36例子宫肌瘤,24例异位妊娠,10例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肿瘤,4例子宫脱垂;所有患者均实施硬膜外麻醉;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患者,A组和B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麻醉方式等指标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宣教、环境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
1.2.2 A组
1.2.2.1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并耐心和患者加强交流、沟通,认真、耐心的倾听患者倾诉,热情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切实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目的性的心理疏导;另外,护理人员耐心的对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有效性有充分认识,积极获得患者配合、认可;此外,注意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卫生、干净,并将患者喜好作为依据布置病房,给患者营造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有效缓解或者消除不良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2术中护理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陪伴患者,对患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主治医师情况等,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陌生感;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保暖措施,并对患者给予鼓励、安慰,有效防止患者心理波动变化大。另外,术中护理人员要对产妇有效遮盖,及时给予产妇安慰和鼓励,有效增强产妇安全感;如术中出现意外,要求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对待,防止大呼小叫,给患者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时,护理人员要轻握患者手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大大缓解牵拉反射导致的不适。
1.2.2.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擦拭干净患者身上血液,并整理衣着;及时送往患者于病房内,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另外,大多数患者术后均会不同程度伴有疼痛感,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讲解工作,使患者了解到仅仅会在术后24h内出现轻微疼痛症状,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工作;此外,术后护理人员要加大患者病房巡视力度,认真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嘱咐患者家属陪伴患者,给予其足够的关心、鼓励,进而有效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阿氏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对比
A组:自然分娩35例,自然分娩率为85.4%;非自然分娩6例,非自然分娩率为14.6%;B组:自然分娩23例,自然分娩率为56.1%;非自然分娩18例,非自然分娩率为43.9%;A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B组(χ2=9.324,P<0.05)。
2.2 两组患者的阿氏评分情况对比
A组患者的阿氏评分≥8分例数显著高于B组(χ2=8.364,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阿氏评分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8分 <8分
A组 41 38(92.7) 3(7.3)
B组 41 27(65.9)14(34.1)
P<0.05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往往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往往心理准备不充分,进而会使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担心等情绪,如不能立即应用有效措施处理,则会给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影响[2]。临床文献研究指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护理,对于减少患者情绪波动、维持心态平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
护理心理学属于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在临床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在现代护理模式中,心理护理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中,并涉及到整个护理过程的各个方面[4]。本组研究中,通过在妇产科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经过护理后,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阿氏评分,整体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并使产妇处于最佳状态,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丹,咀嚼口香糖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5,11(01):98.
[2]朱明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个性化疼痛护理管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2):320.
[3]林铃,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2):304.
[4]李进.产后康复干预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02):274.
[5]罗方媛,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五种止血手术疗效的比较及止血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09):641.
论文作者:孙新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妇产科论文; 心理论文; 产妇论文; 术后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