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论文,农村论文,学生论文,小康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几乎成了义务教育中的“痼疾”。从教育公平理论的角度分析,高辍学率既是教育过程中学生享有教育条件不均等的直接后果,又是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的典型标志;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辍学率增加了教育成本,浪费了教育资源,损害了成本效益,反映了教育产出率低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高辍学率导致大量文盲、半文盲流入社会,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尤为严重的是,长期的高辍学率不仅使家长及辍学生放弃了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规的漠视,把不执行教育义务视为自然。这不仅加剧了已有的不平等,还会促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造成恶性循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初中辍学的真实情况一直被各种报表数字所掩盖,瞒报、虚报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社会各界对辍学现象的关注和研究相对减少,对辍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更直接干扰了中央到地方的义务教育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某小康县为样本,对小康地区初中辍学的真实情况及成因作了调查并对学生辍学的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同时从教育内部的新视角对辍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样本县(某省小康县)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调查
为了掌握小康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真实情况,求证这一地区存在较高的辍学率,笔者在样本县进行了两轮调查。第一轮调查样本县全部初中1997年—2002年共6届学生的总体流失情况。笔者调集了如下资料:1994年—1999年以来各校每年升入初中的初一新生数字(以县级学籍管理卡片为准);1997年—2002年以来各校每年的初中毕业生数字(以县颁发毕业证书数为准);1994年以来全县小学毕业生数。(注:资料来源:样本县教育局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表1和表2;为慎重起见,笔者又从全县随机抽取了2所学校,进行了个案分析,基本情况如表3。
表1清楚显现了1997年以来6届初中学生的辍学情况,6年总流失人数达10503人,平均辍学率为26.72%。表2说明了与一个初中学生流失十分相关的特殊情况,即各校小学毕业生数与初一入学新生数不相符合。最严重的1997年竟相差1810人之多。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该县的实际,这些人不应该在小学升初中的环节流失。那么这些表中没有显示的小学毕业生情况怎样呢?调查表明:由于在该县的小学毕业生检测中,不合格的人数较多(当地初中教师称之为“辍学后备军”),为了不违教育法又设法降低本校未来的流失率,各初中为应付上级检查和学生家长追查,普遍采取允许这些“不合格学生”跟班就读,但在学籍上不显示的“技术处理”。实际上,表1中显示的初一学生数应再加上这一数字,方为当时实际的入学新生数。毫无疑问,这些人也在初中三年中流失了。这种情况在当地被称为“隐性辍学”。6届“隐性辍学”学生数为6300人。
表1 样本县1997年~2002年6届初中生入学数字、毕业数统计
注:表中辍学人数一栏括号内数字为样本县该届学生正常转入与转出学生之差。
表2 样本县1997年~2002年6届初中初一新生与小学毕业生人数对照表
表3 样本县P、Z两校在校生数与初一学生数对照表(2002年中考前)
表3显示的学生辍学率基本印证了表1的情况。二者结论是一致的。如果算一笔数字帐的话,6届学生在校的8年(从1994年~2002年)时间里,全县每天都有近4名辍学生流到社会。6届初中生就为该县增添了近万名文盲、半文盲。以上调查表明:在小康地区也存在着较高的辍学率,而且,笔者认为完全有理由将这一情况推及到其他类似地区。因此,农村地区辍学率已经升高到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的地步了。面对汹涌而来的学生辍学之风,我们该怎么做?笔者认为重点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农村初中学生的可能辍学对象及其辍学的基本规律。只有彻底弄清这些问题,才会为下一步挖掘出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奠定基础,也才会为我们防止辍学总结出正确有效的策略。
笔者在样本县用了近两年的时间采用访谈、问卷及“质的研究”(注:有关质的研究的内容参照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等方法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共深入农村乡镇中学35所,访谈校长、教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校生、学生家长等共计530人次,对2名辍学生进行了跟踪访谈。以下是笔者的初步总结。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基本规律
(一)农村初中生辍学从外部呈现出的一些“规律性”的倾向
1.样本县初中辍学生地域分布——县城初中及周边地区较少,乡村初中较多;乡镇所在地初中较少,边远、沿海地区的各校最多
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县县城的E初中在1996年—2001年六年中仅仅流失学生21人,年辍学率不足1%;而与E初中规模相当的农村学校Z初中情况则大相径庭,Z初中六年中,累计辍学学生人数为146人,年均辍学率达到11.25%;而地处边远、沿海的13所初中学校年平均辍学率则为13.36%,情况最为严重,在初中一届学生的3年学习年限中,累计辍学率达到40%以上,其中最严重的G校1997年—2000年初中学生三年累计辍学率则高达52%。
2.样本县农村初中辍学生的年级分布——初一年级较少,初二年级呈高峰状态,初三年级辍学人数相对减缓,但仍居高不下
如果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辍学生数分别用L1、L2和L3表示的话,几乎所有各校的年级辍学人数都呈现出L1<L3≤L2。其中辍学最集中的学期为初二年级的下学期,有的学校的个别班级该学期辍学生数几乎占三年中辍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很多校长和老师都证实,这一学期是初中学生辍学的最高峰期。
3.辍学生性别分布——女生多于男生
综合问卷调查情况,6届学生中辍学生的性别比为男:女=1:1.125。由于样本县从70年代即为全国的计划生育样板县,一孩化率在农村相当高。因此基本不存在“重男轻女”的问题。笔者在研究这个特殊情况时发现:沿海边远各校女生辍学人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学校的女生辍学平均数。而且辍学期都集中在沿海渔民捕捞旺季。原来当地捕捞、海产养殖业非常发达,而海水养殖中的很多辅助性的活儿都适合女孩子们干。所以,每到这个季节,很多女学生都去“帮忙”,而且也有很多人“一去就不再回来”,最终成为辍学生。
4.辍学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学生手中
笔者是受到部分研究中提到的家长有子女是否继续求学的决定权的影响,专门注意这个问题的。在与辍学生的访谈和对教师、家长的调查中,大家一致认为是学生最终决定是否继续留在学校,而不是家长说了算。
5.辍学生离开学校——与家庭经济负担没有直接关系
家长们在调查问卷中无一认为家庭困难导致孩子辍学。实际上他们很少有人对初中生的事“横加干涉”。但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生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愿意上学,不要说有这个经济条件,没有条件想方设法也得保证他上学的费用,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尽管样本县是小康县,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较高,但应该说农民的收入还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加之家庭与家庭之间原来也有贫富差异,所以确有一部分农民相对而言不很富裕,个别的家庭甚至很贫穷。但是,即便不很富裕的家庭负担学生的学杂费应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各校每年对特困生都有免收费用的照顾。因此,一致的看法是,目前的初中收费标准还未成为影响当地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因素。
6.辍学生离开学校后——游逛于社会或闲居于家
笔者调查到的辍学生都是离开学校在先,上岗做工在后,期间间隔了一段时间。根据在样本县的调查,尽管80%以上的辍学生辍学后在社会游荡或在家闲居的时间有长有短,但绝大多数都不是找好工作后辍学,而是辍学后再在父母的关心下“找事儿干”。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辍学是因为有招工、从军等因素的诱惑,但这样的情况,却只占一小部分。
以上几点显然还不足以概括初中生辍学的全部规律,但却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辍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存在于教育内部。那么学生辍学的根源到底何在?以下是笔者对辍学规律的进一步研究。
(二)辍学生:我的名字叫差生(注:差生的概念本文界定为:学生智力在正常的范围内,但由于各种原因对普通条件下的学习生活不适应,从而导致学业成绩低劣、未达一定标准者。)
1.差生——数量日益增多的群体
一般认为,差生应占学生总数的8%-10%,属于常态分布模型,但是,笔者对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研究分析表明,差生在初中生总数中所占比例几倍于常态分布的模型中的数字。
2001年中考,样本县参考学生数为5737人。样本县所在的省份的中考为全省统一施考,考试科目有数学、语文、英语、综合文科(包括地理、政治两科)、综合理科(包括物理、化学两科)等5个大学科,每个大学科120分,总分为600分。由于考试采取毕业、升学一张试卷施考的方法进行,因此,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同时兼顾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因此,“各科考试试题难度系数均为中等”。考试结果样本县考生达到总分及格线360分的人数为2247人,及格线以下考生人数为3477人,总分不及格率为60.61%。以下是各科成绩的及格率统计: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理科和综合文科的及格率分别是84%、38.62%、49.96%、22.28%和31.38%。除语文成绩还属正常外,其他各科的及格率均未过半。(注:资料来源:样本县教育局教研室《2001年中考成绩分析表》(内部资料)。)从以上统计数字可看出,如果以一致被认可的及格分为基本参数的话,那么无论总分的差生还是各学科的差生郡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综合理科的不及格率竞高达77.72%。需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比例是在以考生实际参考的总数为分母算出的,其不及格率未考虑也无法考虑该届在三个年级流失的1801个辍学生。如果将这些辍学生的数字包括进去,该届初中一年级入学人数为7525人,也就是说经过3年学习,只有2247个学生能达到文化成绩的合格,占总人数的29.86%。笔者认为,根据我们对差生的界定,其余的5278人均属不合格的差生之列,其比例竟高达70%。
对样本县初中教师的访谈也证明了这一点。综合教师们提供的数字,目前农村初中各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上课听不进、作业不会做、考试很少能达到及格成绩。而且由于学风不正,这个数字正呈逐步递增的趋势。
2.一个假设的证实——几乎所有的辍学生都是差生
笔者分析了样本县2001年初中毕业生1998年升入初中一年级时的一份完整资料。这一届学生初中一年级入学时的人数全县共7525人。第一学期末(1999年1月)样本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全县的质量检测,检测采取县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全县学生的成绩都录入了微机。笔者调出了当时全县排名前500名和每校成绩排在最后50名(全县共计1700人)的学生名单,并对两类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是:截止到2001年中考,初一检测时全县总成绩排名在前500的同学无一辍学;而1700名各校的成绩差的同学只有243人坚持到参加中考。也就是说,这些差生有86%沦为辍学生,这些辍学生占该届辍学生总数的81%。当然,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习过程会有所转变,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也不见得能完全反映其“真实实力”。但是,从面上的情况分析,辍学生和差生相关强烈。为了充分证实假设,笔者又从学校的角度考察了样本县农村初中G校98届中的辍学生辍学前的学业成绩状况:G校98届学生3年中累计流失学生52人,其中初中一年级流失学生9人,初中二年级流失29人,初中三年级流失14人。在这52名辍学生中,有29人在上述调查的差生中;在与学校有关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该校各年级辍学学生均属差生。
从以上专门调查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选择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学业成绩长期居于其他同学之后,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摘掉差生的帽子。在样本县,辍学生主要来源于日益增多的差生群体。
(三)差生走向辍学的基本规律
尽管辍学生平常在校时的表现各有特点,尽管辍学生离校的原因各有不同,但辍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学习成绩较差。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差生就一定会走向辍学之路,这就有必要对容易走向辍学的差生类型及其最易辍学的时机和辍学前的一些征兆进行研究。下面针对笔者调查研究的情况就容易走向辍学的差生类型做一简单归纳。
1.什么类型的差生容易走向辍学之路
(1)“自我意识”有严重偏差的差生
我们在前文中曾提到一条规律,就是差生辍学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来选择和决定的。那么人的行为往往是受个体的“自我意识”最终支配的。差生之所以差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同时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差生又极易走向辍学之路。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差生的表现是他们认为自己成绩很差,不用说像其他同学那样升学,就是混个初中毕业证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他们对于自我前景感到渺茫;在他们眼里只有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同学、成绩好的同学才是有出息的。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所以学习成绩才差;他们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缺乏能力,因此就采取自暴自弃、旷课的方式逃避学校生活,最终走向辍学。这类差生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然后在有严重偏差的自我意识的影响下,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和自卑感导致选择错误的行动。
(2)差生中的“全差生”
“全差生”并非是说该类差生真的一无是处,而是说那些既道德品质有一定问题(比如有偷摸行为等)又智力滞后,同时行为乖张,不易和人相处的一类差生。一般来说,这类差生受到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者居多。我行我素、软硬不吃及惹人讨厌是突出的特点。这类差生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教师对此类学生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放任不管,其中多有嫌弃、鄙视的成份在里边,因而很容易造成其辍学。
(3)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差生
自尊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部分。自尊心表现为学生非常看重自我的价值,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对差生的讽刺挖苦、压制打击、不公正待遇甚至冷落疏远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这种情况在现行的教育实际中是经常发生的。最伤害学生自尊的莫过于对学生的当众体罚和人格的损伤。差生自尊受到伤害常常诱发其逆反心理和反感情绪,而学生的逆反心理又往往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学生自尊心的严重伤害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师及其相关事物的强烈反感,这类差生往往在一念之间终会选择辍学。
(4)具有严重退缩性行为的差生
由于差生在学习上的失败往往伴有焦虑畏惧等情绪,为求得心理的平衡,一些人则采取逃避、退缩等消极行为。这类学生在学业成绩差的同学中非常多见,他们一般不被他人注意,因为他们不去妨碍班级的教学活动,因此人缘很好,教师和同学常常忽略其存在。实际上,这些差生内心因成绩较差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感到压抑和自卑,只不过是他们只是压抑自身不危及他人,多次自我尝试“一鸣惊人”却都以失败告终,造成反复多次的心理挫折,又反复地采取退缩行为。长此以往,自我焦虑增加,自信心丧失。这种消极情绪很快影响到包括差生的学习在内的各项活动,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方面会形成一定障碍,最后导致心理高度自卑、逃避现实,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亲近别人,以严密的防御机制封闭自己,严重起来多采取脱离他人的辍学的行为。
(5)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差生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良是学习成绩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类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缺乏长远的学习动机和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这也导致差生学习情绪低落或躲避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学习不能做到认真、自觉、自制,最终会使学业不良加剧。这类学生失学的可能性也很大。
(6)有严重偏激行为的差生
从处理问题的方式看,这类学生对待不公正的方式是与教师处处对抗,行为特点是固执偏激、行为外露、富有攻击性,他们用破罐破摔的行为求得心理不满得以发泄而暂时平衡(实际上也是内心因学习成绩不佳而高度自卑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在学习上无法表现自己,他们就在课堂上借与老师对着干而出风头,调皮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并以此显示自己的力量。这类学生的结局往往是因过分干扰他人触犯众怒而自觉无趣,选择辍学;或者经常性地严重违法乱纪,而不得不选择离校。
2.差生何时辍学
差生作为学校班级里的弱势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差”的特点,在一些外力作用下随时都会以辍学结束自己终身的学习生涯。但是,在差生辍学的“时机”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的,至少存在一定的较为典型的规律。
(1)差生辍学“时机”的规律总结
既然学生辍学以“学业不良”为根源,我们已经探讨了为什么只是一部分差生才选择辍学的原因,从中可以得知,差生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辍学生,距离辍学生却仅有一步之遥。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差生什么时候才迈出这关键的一步。笔者走访了样本县的所有初中,与校长、班主任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下边是摘录归纳的情况(以下各点均根据样本县农村初中校长、主任的原始发言整理):
观点1:“不是所有的差生都马上辍学,他得达到讨人嫌(指被人厌烦)的程度。”
“初中生十四五岁,学习差点也愿意扎堆儿,特别是班里、学校里有一群类似的混混,都说在学校没意思,(他们)回到家也好不到哪儿去,只要能过得去,他才不离开学校呢!但是一旦到了厌学的程度,情况就整个倒了过来,(差生)说走就走,一天不呆。你怎么做工作都无济于事。厌学是什么?厌学其实就是学校厌烦他(们):老师不喜欢,同学不爱,上课跟不上,作业不会做,有的也不用做,考试时唯独他们可以随便抄,因为他们的成绩不计入班里的总分。一句话,班里有他没他都一样,没他反倒更清静。这个情况下,(他们)呆不下去了,才走。”
观点2:“其实有的孩子是给家长来上学的,家长稍一松懈,他就不来了。”
“现在这帮孩子的家长都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小学或初中毕业生,当时他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他们更看重孩子们上学。特别是孩子成绩好,家长往往宁可砸锅卖铁也供着孩子上学。但家长们没有什么教育孩子的知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那是学校老师的事,所以他们平常并不管孩子。如果孩子不愿去上学,他们的处理方式是“不去上学把腿打折了”。于是差生就来学校混日子。可总有一天家长们会了解到“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那是别人家的事儿,自家孩子成不了“龙凤”。不仅如此,差生学习不好爱惹事,学校免不了找到家长,家长就采取极端手段,不打即骂,反倒适得其反。家长也没办法,就又放任自流。时间长了,一松懈,孩子就不来了。”
观点3:“学校压力稍一加大,准有学生不来上学。”
“平常我们都注意这些情况,尽量不使学生们思想产生波动,但你不能不干工作啊。所以我们每布置一项工作,先得嘱咐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但还是不行。每学期收费(杂费或其他费用)学生准有走的;期中期末考试期间总有走的;发成绩单后总有走的;搞搞家访很正常的事,有的学生就认为老师是去告他的状,干脆就不来了;有的老师开周会批评一些现象,有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就对号入座,她好面子,不行就走人。所以学校老师稍一加压力,学生就会出问题。”
观点4:“外来因素诱惑,也免不了有走的。”
“现在外边(城市)工作机会多了,学生的三亲两好的有在外边上班的,就招工过去了。比如去北京什么招待所当服务员,学校不同意就去找学生家长谈,学生家长则理直气壮像是找到了便宜:孩子考学又考不出去,再等到毕业去北京的机会就肯定没了,不如让孩子去闯一闯。实际上,学生怎么走的都有,有的学生正上着初二、初三,刚多大年龄呀,最多十六、七岁,就当兵入伍了,不知怎么就算初中毕业了。”(按规定农村青年应征人伍须满18周岁且初中毕业)
观点5:“如果差生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他的选择很可能是辍学。”
如果说,差生在一般的情况下还能勉强到校的话,若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结果就不一样了。比如,家里的亲人得了重病,或家庭经济遭受了突然的损失;或差生在学校、在社会上惹了祸,或与老师、同学发生了较大的冲突,还有其他一些我们看起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等都会促使差生很快地选择离校。差生辍学,家长、老师都不会觉得可惜,因此这种情况很多。所以差生的辍学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偶然性,因此,差生的预防难度相当大。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点事儿,更不知道他会因为什么事情选择辍学。总之,只要是学习成绩差,你就得格外小心,任意的一件事都可能导致他离开学校。
当然循着校长们的思路,笔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论是当差生学业成绩差到一定程度,比如以前的功课基本不会,现在老师讲的内容根本听不懂,能听懂的一些学科也懒得去想,对上学的未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不爱学习、不想学习,逃避学习、逃避学校,任何因素、甚至偶然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差生逃离“苦海”的借口。差生在学校几乎没有什么生存空间。有的差生为了发泄,就以对抗老师、干扰同学为手段。时间长了,老师对他们失去信心,同学们也讨厌他们。因为差生毕竟影响了他人;即便他们上课不捣乱,不影响他人,成绩上不去同样会受到轻视。加之,为了上“质量”,各校学生的在校时间几乎都倾斜于中考学科的准备上,差生有特长也没有时间去展示和发展。因为“成绩不好就什么也不是”(辍学生语),因为没有人关心,没有共同活动,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所以他们称上学为“进苦海”不过分,寻机脱离苦海也就成了相当一部分差生的最大快乐与最终选择。尽管这种快乐只是逃离之时有限的快乐,但与受罪相比较,他们的选择恐怕也可以理解了。
尽管差生离开学校的“时机”选择有很大的偶然性,但笔者与班主任老师在交流中也总结出了差生变成辍学生的五个关键期:各年级新学期的开学期、收费期(尤其是不合理的收费)、期中、期末考试期(含公布成绩)、初中二年级分化期(第二学期尤为严重)、初三年级的提前离校期(容易发生集体辍学)。
正如前边提到,学生厌学了,任何借口都可以成为其辍学的理由,但以上各个环节和时期差生辍学的人数会更集中些,比例也会更高些。
(2)差生辍学前的典型征兆
尽管我们也讨论了导致差生辍学的外界原因,有时这些外界因素甚至起着导火索的作用,但学生辍学最终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所以当他(她)下决心走向辍学时,总会有些征兆出现。这些现象的共同之处就是学生离校前表现“反常”,即“一反常态”。根据在农村初中的调查,学生辍学前的反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逃学频率增加
差生由于厌学,有时为了显示其敢于反抗教师,偶尔的逃学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但如果某一差生在单位时间内逃学频率增加,每次逃学的时间加长,则是学生即将辍学的典型先兆。平常学生逃学常常变换手法:有的对家长和老师两方撒谎,结果往往是“两头不见人”;也有的只欺瞒一方,一般情况下另一方自然也被蒙在鼓里;还有的则经常谎称身体不舒服,以逃避学校。发展到后期当学生下定决心不再去学校时,就会“公然”地、经常地不去上学。
(2)学生情绪异常
学生在离校以前的一段的时间内,会表现出较严重的情绪异常症状。这种症状又多常见于女同学身上。有的学生表现为对周围的一切麻木不仁,长时间沉浸于某种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则表现为喜怒无常,或者其表现与情景不相符合;还有的处于高度的焦急不安中。
(3)学生行动怪异
学生辍学前主要与自己所在的“小团伙”的成员之间活动频繁,行动较往常更加隐蔽、怪异。有的向其他同学赠送礼品,有的甚至请客告别。
(4)攻击行为明显
有的差生在离校前对一切皆表现出“无所畏惧”;有的则处于“报复心理”,谋划对教师和同学的报复行动,发泄私愤后再永远离开学校;还有的对学校的要求更加“不屑一顾”,在同学老师面前表现得无理而富有挑衅性。
教师如果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常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而掌握这些差生离校前的征兆对于做好预防工作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总之,在小康农村地区初中还存有较高的辍学率,而学生辍学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分析研究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在防止学生辍学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