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血液透析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对比患者心理状态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9.3±4.1)分、(47.7±4.7)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护理;尿毒症;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208-01
前言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尿毒症患者常需要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其可为患者延续生命[1]。但是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心理压力大,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忧郁等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对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心理护理,才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消除不良情绪。本文选取86例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6例,开展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共43例患者,男26例,女17例,病程0.5~7年,平均病程(6.9±3.1)年;对照组共43例患者,男25例,女18例,病程0.7~8年,平均病程(6.7±3.3)岁。所有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试验告知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存在可比性,P>0.05.(1)纳入标准:临床已经确诊为尿毒症;需开展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伤患者。(2)排除标准:知情不配合;服用过抗抑郁药物;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健康饮食,规范患者日常作息。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加强对患者信息的掌握。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调档,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患者当前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掌握,了解患者的患病心理。并及时将疾病相关信息及治疗情况告知给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消极救治情绪。第二,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可通过交谈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和亲属疑虑问题。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告知,并联合患者家属通过开展护理工作。使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及家庭的温暖,消除不良情绪。第三,根据患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可通过播放电视节目、轻音乐等方式使患者心绪平和,消除暴躁等心理问题。及时对患者存在的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消除,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教会患者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加与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提高护理效果。第四,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低量优质蛋白饮食,禁止烟酒。保证日常休息,定期开展锻炼。
1.3 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组间心理情况(SAS评分、SDS评分)差异评价结果。(1)SAS评分标准[2]:依照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结果。量表由20题组成,5分/题。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2)SDS评分标准[3]:依照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结果。量表由20题组成,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数据,所有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对比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可代替患者肾功能,帮助患者维持生命。但是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疾病本身、插管和造瘘的不适及透析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且易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故此需要采用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救治信心[4]。
针对性心理护理是针对性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结合,其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效果更加显著。常规护理强调的是为患者提供必备的护理,更关注于患者的身体机能。而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开展,可从患者心理问题出发,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本次通过四个步骤,完成了针对性心理护理工作。采用调档和近距离接触患者,有助于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以便于更好的为患者制定心理恢复计划。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使家属密切配合护理工作。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可通过心理护理的细节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健康生活习惯护理,可与血液透析相辅相成,提升血液净化效果。采用以上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心理护理的效果。故此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中应用,可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巧玲.心理护理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271-272.
[2]曲兵.心理护理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215-216.
[3]李蕊,戴巍,韩翠玲.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2):219-219.
[4]欧玉珍.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77-79.
论文作者:董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患者论文; 尿毒症论文; 血液论文; 心理论文; 性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