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区方坪小学 广安 638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再推崇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而是提倡把游戏活动引进小学语文课堂,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灵气、个性。教学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增进师生互动,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因而这种教学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
【关键词】:教学游戏,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应用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所得出的结论。我认为把教学游戏引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是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学游戏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渗透在课堂内容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在游戏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控制运用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资料,表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愿望,轻松愉快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游戏种类很多,有学者根据游戏目的将教学游戏分为互动游戏、模拟类游戏、情景游戏和角色扮演。 [1]不过我认为这些概念性的名称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过于深奥,难以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的教学游戏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通俗、简单、易于操作,比如:抽卡片、看图讲故事、“拍苍蝇”、模拟购物、猜谜语等等。这些轻松、活泼的教学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还可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有利于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教学游戏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学段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桑新民教授说:“游戏天地可能是孩子们生长的最好环境。游戏里面有很多这种东西。所以我们要是能把这种东西拿来,放到我们教育里面,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协作、学习的规范、学习的能力都可能自然地培养起来。”[2]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等方面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例如教《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请学生猜几则关于星星的谜语,学生猜出了谜底很开心,对学习本课有关果实的知识充满了兴趣。在课中教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采用游戏的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听看看,变为主动地说说做做。其次,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竞赛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效率要比平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兴趣的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使他们忘记事物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竞赛中去。比如语文课上开展“背诵课文竞赛”、“书写竞赛”、等等。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将每个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教学游戏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记忆,由于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因此容易记住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而对于语文课本中一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在“乐学”中记忆,并且保持持久的记忆力,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新颖的方法,比如教学游戏的使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与模仿使儿童身体活动的图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得到确认,这种图式作为一种形象,在内化的同时,形成有关符号并萌发出表象的思考。”[3]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之直接的传授知识教学和作业教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需要学生们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动物王国植树竞赛的游戏,让学生参与进来直接感受到只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只有通过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从而理解“合作的重要性”这个抽象的概念并且能牢记在心中。
由此可见,教学游戏能够把小学语文课文中一些抽象的、理性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让学生在直接、形象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思维的认知能力。
三、教学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注意的继续,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首要渠道,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得以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思维,没有观察也就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佳时段,就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的中小学阶段。
在教学游戏中有许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机会,例如“摘苹果”的教学游戏,在复习所学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颗大树,上面挂满苹果,每个苹果上写有一个生字,有的书写正确,有的书写错误,学生通过找对正确的生字、读对字音,并能用这个字说一句话才能摘掉这个苹果。这样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操作,做到了手、口、眼、脑的协调统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游戏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思维是指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特定事物及属性的标识过程,是概念及理论模式的形成过程,它在人类意识形成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教学游戏的应用使学生由直观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个小伙伴》这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自主编写剧本,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剧本制作精美的头饰和道具,然后分小组进行表演。设计这样的教学游戏,通过让学生编写剧本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拓展思维;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道具,不仅刺激学生去主动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和想象力;通过角色表演,学生创造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角色,搭建了一个自我发展的舞台,并通过走进角色进行交流,在角色创造中体验了情感,发挥了想象,培养了学习创造性思维,教学游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下着雪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游戏能增进师生互动,加强生生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意义的教师形象,他有自己的意识、情感、态度、文化素养和学科素养;学生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个体而讲,他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有上课的基本状态。因而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并且要与学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游戏教学正好可以帮助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教学游戏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双方在共同创造的游戏氛围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加深师生间的情感共鸣,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其次,一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游戏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游戏的任务。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不再是以纯粹的个体出现,而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出现,因而他们直接的交流也会不断的加强。形成了这种观念以后,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就会相互鼓励,共同加油,完成目标。由此看来,教学游戏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生互动,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
总之,教学游戏是低年级语文课堂快乐的催化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游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师游戏化教学能力还不是很足,应试教育课程内容的繁重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游戏教学的实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在游戏设置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想方设法地优化教学结构,使游戏有效地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论文作者:王有琴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游戏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互动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思维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