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信息化教学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教学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出视频、动画、VR等多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这些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方式,使师生在信息获取的途径上处于平等地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1-2]
一、应用信息化实施的教学过程
1.上传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课前自学
授课前,教师通过教学资源平台上传与本节课程相关的微课,此类微课是对课程重难点某一知识点的详细讲授,如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等内容。同时以文档的形式上传元器件简介资料,如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的作用、型号、分类等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查阅该资料,对元器件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每堂课都配有任务书上传至资源平台,学生课前下载任务书,了解将要完成的任务,促使学生在教学资源平台上查阅资料,自学理论知识。学生通过交流论坛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对自学内容提出疑问,教师通过学生的互动掌握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情况,同时汇总出学生普遍提出的问题。在评价环节中也有对课前自学情况结果的展示,这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完成自学任务。
2.使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1)旧知复习,游戏通关
由于中职生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不高,如果只是单纯的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陈旧乏味的复习方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也就降低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而且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无法了解各组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只能片面性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摆脱这样的传统局面,本环节采用各小组学生完成闯关小游戏的方式,考查自身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以一种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旧知复习。
(2)情景引入,视频播放
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但是仅仅教师口头叙述,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任务的重点和细节,这样学生就无法完成符合要求的任务,最终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局面。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要完成的是什么样的具体任务呢?在该环节采用播放情景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分析视频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为任务实施做好充足准备。这样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感受自己是企业的一员,让学生时刻以一名职业人规范自身,形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素养。
(3)翻转课堂,论坛展示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基本上都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一般会采用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答案引出知识重点内容,学生再根据教师总结的重点知识记录在笔记上,而后记忆在头脑中。为了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平台上传学习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并利用交流论坛讨论学习,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减少了课上讲解全部理论知识的时间。教师只需要课前汇总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在课上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加深其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实训操作,软件仿真
目前各中职学校以购置实训设备的方式,学生在实训设备上进行操作,从而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初步达到了与行业企业对接的目的。由于实训设备价高易损,为了避免由于接线错误引起的设备损坏,采用flash仿真接线的方式,让学生先完成仿真接线,再进行实训接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进行flash仿真,不仅是完成任务,也展现了娱乐性,这也恰好符合中职学生爱好游戏的特点,为学生完成实训操作奠定了基础。
实训操作是整堂课程中最难把控的环节,每组同学在进行实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任课教师如何能同时观察到各组的问题及完成情况呢?这也是教师在实训课上最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采用在每组实训设备上安装监控系统,教师通过观察各监控设备上传的实时视频图像来掌握各组完成情况,并可以对不规范操作进行截屏,以此给学生展示,提醒各组注意。
(5)评价总结,多元结合
客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该课程的评价共分为三个部分:交流论坛互动答题、仿真软件模拟接线、实训操作教师打分,这三个评价环节综合了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信息化的评价手段,方便了教师准确及时地掌握每个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情况,实现了信息反馈的快、细、准,达到了教师宏观掌控教学进程的效果;学生自身也通过评价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自己今后更加努力学习,也指明了努力方向。[3]
3.深化课堂所学,完成课后拓展任务
课后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平台下载3D仿真光伏电控柜接线图,完成其中元器件间的接线任务。该拓展任务是对课上所学离网光伏发电电路连接的深化,电控柜内的布局也与真实环境相似,做到了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后提交作业的情况,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从中发现问题,为日后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二、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1.闯关游戏设置的娱乐性
中职学生普遍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反而他们更对游戏这类的娱乐项目颇感兴趣,针对此特点,在旧课复习环节采用了闯关游戏的方式,不仅完成了对旧知的检验复习,更激发了学生完成该环节的兴趣,实现了巩固旧知的目的。
2.视频情景引入的合理性
情景引入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因此将学习任务置于故事情节中,这样更具感染力,便于学生分析具体的学习和实训任务,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3.仿真软件使用的科学性
实训设备价高易损,然而学生面对实训设备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为了避免学生因对实训设备不熟悉而造成的损害,将实训设备元器件一一对应的放置于仿真软件中,实现课前预习,课后反复练习的效果,这样科学地使用仿真软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资源平台的贯穿性
教学资源平台是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的依托,也是教师检验学生所学,掌握学生整体情况的依据,同时教学资源平台也是本门课程整个教学资源的汇总区域,因此将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贯穿始末是非常必要的。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课程的实训性较强,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将信息化手段与理论和实训教学很好地融合,从而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比,信息化教学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地教学手段完善了教学设计,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必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敏.《“光伏技术应用”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J].职教通讯,2016,(15):7-9.
[2]李梅红,孔维军.《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下教与学变革的教学策略探究》 [J].中国校外教育,1.
[3]姚钢.《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工业机器人操作》课程中的应用》 [J].时代农机,2017,(01):164-166.
论文作者:刘垚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实训论文; 旧知论文; 教学资源论文; 情况论文; 方式论文; 《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