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以内涵深刻、意境深远等特点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其情操,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古诗词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才能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才能更好的继承、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一、鼓励诵读,体会古诗词中独特的美
古诗词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感人的情怀,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传统文化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生活经历都较为有限,对于诗歌中丰富的情感不能理解的十分到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大量诵读古诗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诵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一个好途径,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各方面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通过眼、口、脑等器官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达到最佳的诵读状态,将诗歌的节奏以及韵律充分展现出来,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增强了他们的语言修养。例如,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先请学生初读古诗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以及它们的相关特色,学生根据要求在诵读的同时找到了寒山、石径、车、霜叶等具体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假期登山时发生的一些有趣经历以及看到的美丽景色,结合自己的理解配合背景音乐展开诵读,因为在最初的诵读环节大家都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第二次诵读中很快找到了停顿以及需要重读的位置,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在诵读中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对古诗词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只用自己的语言为学生创造古诗的意境美,但是,有时候教师的干巴巴的语言并不能引起学生对古诗美的感悟,甚至让学生们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一让学生位教师在讲授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讲到动情之处,教室里随之响起了一首歌《送别》,学生与教师静静地聆听,哀婉的音乐以及为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心与不舍交融在一起,学生们深受感动。古诗词中虽然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意境,然而由于诗歌的篇幅往往较为精巧、用语也精炼、严谨,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久而久之也就逐渐丧失了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学生现阶段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特点,将多媒体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将当堂课的古诗词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动画效果与全面的图像展现样式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使他们能够在快乐的心境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乐趣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的庐山瀑布盛景,视频中的庐山瀑布从半空飞泻而下,砸落在石壁突出的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声响,溅出的水花形成了大片的喷雾,又好似一团乳白色的轻烟薄云,学生看了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很快就会进入学习状态,流连忘返,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问学生:这样壮丽的景色,同学们可以用多少字将它的美描述出来呢,然而我们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只用几句话就将瀑布的壮观、雄伟奇丽的景色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呢?学生对于本诗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出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全面引导,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
古诗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养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内在的熏陶与感染,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思维的发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己所用。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诗词意象,细细品悟意象构成的诗词意境,则可逐步发掘出诗词所蕴含的内涵与主旨,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价值与活力。古诗中有着丰富的体裁与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诗歌主题与内容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促进其知识的吸收与灵活掌握。例如,学生学习了《咏柳》一课之后,可以针对古诗的内容展开相应的探讨,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为什么喜欢。除此之外,还可以以此为依托开展写作活动,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有的学生把柳树拟人化,联想成一位婷婷玉立的姑娘,站在河边梳理自己的秀发,有的将柳树当作春的使者,唤春天早日到来,还有的模仿作者的写作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植物也编写了一首诗……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古诗不仅要做到会背诵、能理解,更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灵活地加以运用,使他们既能透彻的了解诗歌的内涵,还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性思维,促进了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国学知识越来越受重视,新教材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小学生还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多接触古诗词,通过大声朗读、交流分享体会诗歌中蕴藏的语言美、意境美,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活动,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宏真 . 吟之诵之入境入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J]. 甘肃教育 ,2018(19):104.
[2]施芳芳 . 小学语文中有效实施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J].基础教育论坛 ,2018(31):15-16.
[3]夏陈玲.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6.
[4]刘玮. 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指导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谢树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古诗论文; 小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庐山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