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孙英 李学忠 周小平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12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在护理实施两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对其偏瘫肢体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
为了解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有效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进行了相关护理,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共7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41±7.92)岁,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对于有精神病史和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不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入院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9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与用药指导、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康复训练的护理干预,患肢的具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如下:
在患者入院后要对其患肢进行正确的摆放,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正确体位摆放和患肢按摩,同时还可让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床上翻身运动[1]。在患者的病情较为稳定、各项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且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患肢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如手指屈伸、接物、屈曲肘关节等轻微的动作[2]。患者的肢体康复训练可按照“卧位—坐位—立位—站位—行走”这一流程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如翻身、左右移动身躯等卧位训练,站立训练需要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搀扶下进行,为防止其跌倒要做好保护措施,患者从借物支撑站立到自己徒手站立变达到站位训练的目的。当患者独立徒手站立可坚持30分钟时便可进行下一节段的康复训练,鼓励患者进行步行锻炼。训练时间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可逐渐增加。在训练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相关的训练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要有一定的训练时间安排,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情况须立即停止训练。训练周期为两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两周后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两方面内容。其中躯体生活自量表中包括进出厕所、进餐、穿脱衣服、修饰、平地行走以及洗澡等项目,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包括床-轮椅转移、上下楼梯、大便控制与小便控制等指标。按照可以自己完全做、有些困难、需要帮助以及根本没办法完成四个级别进行评级。总分为14~56分,主要统计总分、分量表分以及单项分,分值越高表面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对患者总得分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根据表1可以看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的ADL评分无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s)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发病率较高,且多见于老年人,其诱因是脑部血管组织发生循环障碍。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偏瘫、失语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救治会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且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偏瘫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脑梗患者的偏瘫发生率高达60%[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已显著提高,然而患者在抢救后出现语言障碍、肢体偏瘫等症状的情况仍未得到改善。这种情况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了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更易使患者产生恐惧、抑郁、焦虑和自卑等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中,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科学的康复训练能促进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由此看来,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具体病情指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患肢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等内容,对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玲,谢萍.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31-732,765.
[2]国凤梅.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18):186-187.
[3]陈泽英.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偏瘫的康复护理[C].//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2012:365-365.
[4]周兴美.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的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5,18(02):83-84.
论文作者:田璐 孙英 李学忠 周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两组论文; 脑梗死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