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加大煤矿开采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为确保煤矿开采效率和质量,开采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矿工艺的技术路径和装备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煤矿采矿工艺的技术特点,为今后更好地优化我国煤矿采矿工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艺;技术特点
1.综采工艺的技术途径和装备特点
实现矿井高产高效集中化生产是煤炭井下开采的发展方向。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化的前提是提高采矿工作面的单产。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化。实现一矿一面或一矿二面的高度集中化生产。为了实现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以提高综采工作面的采取强度和采煤机的有效运转率为目的。其技术途径是提高综采工作面配套设备的时间生产能力,增加工作面出煤点,提高综采设备和矿山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工作面配套工序的影响时间。为实现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主要采用单长壁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率和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大能力新型采矿设备,实现长壁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也是今后采煤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其装备的主要特点如下;
(1)设备能力大。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的小时生产能力在1000至1200t以上.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的小时生产能力在500~2000t以上;
(2)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机电一体化。为了适应采煤机快速割煤的要求,采煤机具备自动调高等功能.液压支架采用电液控制,能实现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自动控制;
(3)设备性能好、可靠性高;
(4)工作面采用2300v 以上的供电电压;
(5)实现回采巷道的快速掘进和支护,能满足工作面 快速推进的要求。
2.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采煤工作面已经实现了综采,其生产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采煤机完成煤炭的开采和装载,然后通过输送机运输煤炭。就目前的煤矿开采而言,大多数综合机械化开采具有生产规模大、生产连续性强、产量高、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在采矿设备的设计中,有必要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优化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设计,合理估计和预算矿井储量,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很高的采煤工艺要求。随着综采设备性能和装机功率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综采技术除了扩大应用范围外,工作面长度也有两种变化趋势。首先,在现有的长壁综采模式下,根据工作面设备的能力。不断增加工作面长度和推进长度。二是采用“短工作面”开采的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
2.1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
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是指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煤层机械化开采的工艺.其中开采工作面主要特点有:
(1)煤矿开采工作面短,并且大部分采取的是后退式开采方式:
(2)双滚筒采煤机开采工作面普遍采用中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方式。并且随着开采煤层需要适当的加大采煤机截深以适应开采:
(3)煤矿工作面的机械设备通常倾向于轻型。这些设备在开采前后易于安排和运输,对提高煤矿开采效率也有重要影响。短壁综采技术的应用主要基于两个条件:回采巷道的实际机械化快速掘进和综采工作面上下两端头的快速操作。这种开采技术用于开采缓倾斜中厚和厚煤层的中小型矿井,以及大型矿井中回采块段小、不适宜布置长壁综采工作面开采的煤层。
2.2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
一般来说,增加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和增加采煤机截刀的煤量可以相应地减少工作面斜切和结束作业对生产的影响时间。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并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合理长度。通常,工作面的最大日产量或每吨煤的最低成本是标准。制约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输送机的铺设长度。增加工作面的前进长度是减少工作面移动次数的最有效方法。限制工作面走向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是采矿巷道的掘进和支护、伸缩带式输送机的铺设长度和采场的地质结构。增加采煤机的截割深度可以有效地增加每台采煤机的产量,减少辅助过程如采煤机的端部操作和牵引速度在截割过程中的影响时间,使支撑速度容易与采煤机的速度相匹配,便于组织管理,从而提高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相比,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在延长采煤过程中采煤面长度的同时,必须相应增加单刀采煤量,采煤工作面的各种复杂工序可以降低对煤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煤的产量。提高煤炭生产效率。
(2)根据煤炭的日生产能力,合理确定生产面的长度。一般来说,生产面的地质环境和输送机的长度决定了生产面的长度。合理控制生产面的长度可以减少工作面班次,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增加煤炭产量。
2.3端头作业、工作面装备快速移动
影响采矿工作面生产的主要辅助工序有上、下出口的端头支撑、移载机等。随着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速度和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加快,端头作业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工作面的前端由通常的液压支架(长顶)保护。组织工作面的迅速移动,对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面连续生产时间是有效的,提高工作面的单产性和效率是非常有效的。为了实现综合工作面的迅速移动,先进的移动设备、移动技术、组织管理很重要。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1)工作面设备的运输和撤装采用无轨运输车、拖车和单轨吊等运输设备;
(2)改进采煤系统.缩短设备搬迁距离,减少运输环节。加大巷道断面,使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进行整体搬家;
(3)合理组织搬迁工序,尽可能 组织平行作业。工作面的搬迁工艺包括停采前的顶板维护、撤架的通道支护或掘进,工作面支架的撤装、支架运输、新工作面安装等。
3.有效提高煤矿综采和回采效率的对策
3.1.改革矿井的布置方式
煤炭回收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矿井布局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必须不断改革矿井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综采工作面的回收效率。例如,增加矿井扩能设计,同时充分考虑井田内煤炭的开采顺序、布局和开采方法,以最大化煤炭资源利用率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设计。此外,煤炭企业应加强矿井布局观念的创新。根据相关研究,矿井布局设计采用了不设煤盘的理念,取消了煤盘上下的方式,然后直接在大港两侧布置工作面,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盘之间的保护煤柱,还可以减少巷道中煤柱的损失和需要开发的工作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开采效率。
3.2煤矿综采技术的自动化
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社会,自动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中国的煤矿行业,实现煤矿的自动化开采不仅可以为煤矿企业节约开采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认识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性,增加科学技术的使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监控网络,以保证煤矿的效率。
3.3综采设备的一体化管理
就目前中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模式而言,机电设备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事后的维护和管理上,即在设备出现故障后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为了更好地发展,煤矿企业不仅要重视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还要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平。煤矿行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性能和工作环境,制定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其具体内容包括后期维护、前期维护和状态维护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煤矿机电设备特点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4结束语
在现代工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煤矿企业想 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取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与 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对煤矿综采工艺技术进行 创新。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工业设备 和工艺技术,大胆创新工艺技术,促进自身的健康 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要展.薄煤层煤矿综采装备优化研究[J].中国 煤炭,2011,37(10):71~74.
[2]周雪.煤矿综采工艺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3,16:204.
[3]贾礼祥.煤矿综采工艺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4,6:158+160.
[4]孙万明,等.榆阳煤矿近水平煤层高充填率充填工 艺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4,33(12):23-25.
[5]刘小明.羊场湾煤矿大采高综采工艺设备确定与 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刘少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工作面论文; 煤矿论文; 矿井论文; 长度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煤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