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用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伏红梅

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用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伏红梅

(江油川西北石油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对COPD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COP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使用,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OPD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泼尼龙;特布他林;COPD;临床作用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03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and terbutaline in COPD patients.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wenty-nine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rbutalin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 control group Nylon and terbutaline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of patients hospitalization time,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PD on patients is better. The combin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and terbutaline has a better effect, which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re less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Methylprednisolone;Terbutaline; COPD; Clinical effect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的身体和生活均存在较大的影响。COPD发病后患者若不能自主呼吸时一般采用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延长生命。临床上对于COPD的治疗常常采用药物进行控制,本文选取92例COP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92例COP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8月—2017年5月,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6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例,22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9.6±1.9)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8±0.7)年。对照组患者46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例,21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0.8±1.2)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3.5±1.5)年。分析两组的基础资料显示,两组数据分析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

按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片、CT、血气检查判定为COPD,有明显的咳嗽、咳痰、气促加重,痰量增多,痰液为脓性或者黏液脓痰;肺功能为Ⅱ~Ⅲ级,无治疗的禁忌症。

排除标准:排除不能积极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具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近一个月内使用激素,对药物过敏,有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患者除外。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化痰止咳、抗感染、吸氧等治疗,对照组给予2.5g的硫酸特布他林治疗,3次/d。

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特布他林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40~80mg/d甲泼尼龙加入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两组均坚持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COPD的疗效评估原则,将临床诊断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听诊后患者肺啰音消失,痰培养显示炎性因子显著减少或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听诊后肺啰音逐渐减弱,痰培养检查显示痰液中炎性因子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版本计算,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值检验,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值检验,计算后若观察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

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的有23例,占50%,有效的有20例,占43.48%,无效的有3例,占6.52%,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患者显效有19例,占41.30%,有效有16例,占34.78%,无效有11例,占23.9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χ2=5.391,P<0.05)。

2.2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对治疗后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3±1.12)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6.24±0.32)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43±1.35)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7.46±0.28)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12.372,19.459,P<0.05)。

2.3 分析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对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出现乏力的有0例,占0.0%,恶心2例,占4.35%,呕吐1例,占2.17%,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52%,对照组患者出现乏力的有3例,占6.52%,恶心3例,占6.52%,呕吐4例,占8.70%,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7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χ2=4.389,P<0.05)。

3.讨论

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肺功能的恶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由于常常反复发作,因此容易引起心肺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COPD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肺部破坏性疾病,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呼吸不畅,气体交换受阻,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缺氧状态[3]。它的体征主要有:视诊后显示患者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变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常常形成桶状胸。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触诊后发现患者双侧语颤减弱。叩诊后则显示其肺部有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均有所下降。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还有患者会有干啰音或湿罗音。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因较多,较为常见的有吸烟、大气污染、粉尘和化学危害等,有研究显示,吸烟的患者COP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在冬季由于气候干燥患者容易发生支气管系统病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则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肺疾病发病率比污染较轻地区高。长期在化工厂工作的人也容易患COPD。对于COPD的治疗临床常常采用药物进行控制,而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加强运动,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同时通过慢跑、骑车等方式训练的其有效呼吸,从而将其疾病对其身体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对于COPD的治疗常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迁延,使得疾病能够得到快速的治疗;能够阻碍细胞因子的生长,显著增强患者呼吸道平滑肌β2受体的敏感性,从而有效避免了气道的重塑,显著降低其死亡率,使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甲泼尼龙为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它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同时给药后起效速度较快,可以使得气道高反应降低,从而有效控制炎症和水肿的发生,降低气道内分泌物的增加,有效增强β2受体激动剂的临床效果,使得起到的阻力减小,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COPD在早期应用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效果更佳。特布他林能够使得气道内的β2受体激活,对气道平滑肌具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对于气道的痉挛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特布他林还可以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使得气道内的黏膜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有效改善患者的水肿。硫酸特布他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支气管痉挛,有效增强患者的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因此将特布他林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COPD,可以产生较强的协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由于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对其生活和身体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要求给予舒张支气管的药物,同时解痉平喘、抗炎、吸氧等治疗。基于此,在给予甲泼尼龙治疗的同时加入特布他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同时有效抗炎,减少支气管的分泌物,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经本文治疗后显示,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76.09%,且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同时血气指标也有显著的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实施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通气和肺换气。虽然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均年龄较大,因此应指导患者准确、按时服药,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用药过程对其反应进行检测,以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COPD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影响较大,对于COPD给予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美娟.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用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210.

[2]吴防震.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用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4,25(10):43-44.

[3]陈春华.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1943-1944.

[4]焦珍艳,刘树新.纳洛酮、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49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5):132-133.

[5]王林梅.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04):144-145.

论文作者:伏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甲泼尼龙与特布他林联用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分析论文_伏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