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探究论文_黄德昌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探究论文_黄德昌

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黑龙江 宾县 150431

摘 要: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快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速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当地的相关政府与企业,建立完善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研究体系,将林业发展融入到城市建设发展中,同时在林业发展规划过程中不断探索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与发展对策。本文以此将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拆分,并总结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对策

近年来,自然环境的恶化使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即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成为保障生态资源稳定、降低自然灾害发生概率的有效措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符合区域发展的对策与方案,从而使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为林业系统的发展与规划做好铺垫。

一、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需要与区域的环境城市规划相辅相成,但在多数的地区,往往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进行单一划分,难以将其融入到城市规划范围内,如此不仅增加了城市方面的维护成本,同时不利于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导致其失去了部分原有的基本功能,严重拖慢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速度。

2.树种比例失调, 树种单一

树种比例失调问题较为严重,在我国多个地区普遍存在着,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不够及时,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导致树种数量逐年下降,部分树种的生长环境受到威胁,过少的树种比例导致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土地结构的稳定性随之降低,进一步使森林系统的虫害概率迅速提升,让林业系统难以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3.耕作方式不合理

耕作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由来已久,在退耕还林的大背景下,仍有乱砍乱伐及除林开荒的现象出现,导致现有林业资源迅速丧失,林区的区域范围不断缩小,从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给周边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区域的社会价值,同时使该地区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增加了疾病的发生几率,成为威胁区域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隐患。

4.区域偏僻,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人员少

部分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区域过于偏僻,不适于林业的稳定发展,导致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进一步致使相关技术人员与科技人员数量的急剧下降,更多的相关技术人员,不愿到过于偏僻的区域发展,使区域的林业系统发展完善程度较差,进而成为林业系统发展的绊脚石。

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策略途径

1.建设策略

(1)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依据各地区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形成区域最佳工程格局。

(2)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兴林,是振兴我国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组织实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提高质量意识,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采用生态经济综合技术指标,指导工程实施并验收,考核工程建设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根据《森林法》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精神,按照“商品有价,服务收费”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一个全国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并尽快实施。应该认识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属于生态服务费,而决不是一种行政收费。征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一是依靠森林生态效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收入的项目。二是由于开发建设使森林遭到破坏和生态效益丧失的开矿、采油等,征收费用于恢复植被,补偿生态效益损失。征收办法可采取在利用森林生态效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现收费的基础上附加;也可与经营单位对现收费比例分成或每年划出一定数额,还可采用其他一些适合当地情况、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税收或国民收入再分配等)。

2.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途径

(1)加强宣传,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

宣传林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宣传林业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造林绿化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存千秋的伟大事业,使全社会上下一致,齐心协力,自觉投身到这一工程建设中去。

(2)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要成立有各方各有关部门组成的统一协调指挥机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起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把造林绿化纳入干部岗位实绩考评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奖惩制度。

(3)落实资金政策

资金是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首要因素,所以在资金的落实方面,首先要将原有的资金管理与测算体制进行改革,使其符合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完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资金的补给系统,一旦出现资金的使用缺口,相关的地方政府与企业要及时的对资金的空缺进行弥补,以确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稳定运行,最后要建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基金,进而避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因资金不足而停止,促使其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进度。

(4)强化技术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问题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标准较低,在进行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时,需要参照国际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能够符合各个地区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需要。在工程建设现场,要加强技术的监督与管理,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均要在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项的建设工作,进而让工程建设环环相扣,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体的生态林业工程质量。

(5)实行依法治林

依法治林需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滥砍滥发与毁林开荒方面问题,不仅要严格的追究其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同时也要加强刑事责任的处罚力度,使其在林业资源保护方面形成一种有利的约束。而后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问题,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流程进行,避免违规操作与随意操作的行为,对病虫害的防治要进行规范化防治处理,对存在问题的病虫害处理工作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如遇屡教不改的情况,应追究其多方面的法律责任。最后是森林防火方面问题,要严格的执行森林防火标准,时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将森林防火列为林业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在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中,要建立完备的检验制度,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若出现相关的违规行为,需要及时的制止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处罚力度要大,进而使法律能够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确保林业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提高林业发展水平,促进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在此期间,有关部门及企业及技术人员参考相关的国际成功案例,从中汲取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进而为我国林业系统的未来化与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邢贵江.分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

论文作者:黄德昌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探究论文_黄德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