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论文_刘亚楠,王鹏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中学教师 刘亚楠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中学教师 王 鹏

课标要求及分析:

《合并同类项》与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一、数与代数(一)数与式4(2)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本节课与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有关。有一项内容。

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习水平为掌握、理解。学习内容是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学情分析:

优势: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

劣势: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教材分析中指出:“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课标要求“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预设时间8分钟)

(一)游戏引入,形成概念

1.问题:捐款结束,班干部要留下来清点班级捐款总数,假如你是班干部,面对这一堆不同面值的钱你如何数?

2.总结: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

【点评:引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注意联系生活,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思考: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3.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点评: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二)强化概念,注重方法

思考: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1)a与b ;(2)2ab与2ab;(3)3abc与-2acb;(4)-2,4

注意:(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 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

(3)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点评: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活动二、自主探索,引出法则(预设时间12分钟)

1.实际问题:园林部门准备在市区江堤上修建三块长方形的绿化带,它们的宽都是1.5米,长分别是 38.5米、34.2米、27.3米,那么这些绿化带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米?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8.5 a + 34.2a + 27.3a = (38.5+34.2+27.3) a =100a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点评: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

3.例题: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解:

3、益智游戏:

你会玩下面的两个数字游戏吗?游戏步骤:任写一个两位数,交换十位和个位数,得到一个新两位数,求这两个两位数的和。做完后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如果成立,如何说明呢?你能自编一个数学游戏吗?这个游戏有什么特点?与同伴一起玩这个游戏。

【点评:小组共练互批,及时纠错,共同提高,小组讨论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

活动四、梳理课堂、归纳总结(预设时间2分钟)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总体点评:

本节课利用师生共同讨论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运用实际例子,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数学的乐趣。利用多媒体给出情境、图片、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思考问题中对于符号问题容易出现误差,因此对符号问题生动化,活泼化,不只是局限于它是数学符号,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教师的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好地保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注重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但不能忽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论文作者:刘亚楠,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论文_刘亚楠,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