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宇

浅谈生态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宇

汝南县水利局河道管理所 河南驻马店 463300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愈来愈严重。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严重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掌握好水文水利、河流特性、生物种群关系等在河道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工程应用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在进行水利等工程的设计和修建时,越来越注重其生态效益,旨在通过工程建设修复改善我国当前的一些生态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河道治理工作,逐步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引入了生态水利。本文将从河道生态水利的现状和河道治理的相关工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1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的优势

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都比较简单,河道周围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都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使河道治理工程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在河道治理工程当中应用生态水利治理手段,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生态水利措施,来满足现代化的河道治理工程对于生态化的严格要求。在生态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生态水利技术最主要的优势就是该种建设方法是从河道四周的环境、地形、地貌以及水生物等着手,然后科学地建立河道生态系统,进而保障河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良好稳定性。除此之外,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生态水利措施不仅能够保护水生物所生存的环境,而且也可给河道周围的鸟类提供繁衍、栖息的场所。

以生态水利为基础的河道治理工程,还能够有效处理河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有效提升河道水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河道水体中真菌和细菌的主要食物就是有机物,有机物经过氧化污染环境并分解成无机物,然后河道中的藻类会将其吸收,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水体内好氧生物的生长。通过不断的循环,河道水域中的污染物就能得到有效的处理,进而降低河道水体的污染程度,保障河道水域以及河道周围生物的健康生长。

2 建设生态河堤

2.1 河道水边线的设置

也就是河道正常的水位线及河岸的交线,在将以往直线或者是平行线骈弃之后组合而成的水边线的具体模式,同时把水边线及河道轴线以及宽度控制线等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决定河道的平面状态,以能够带给人自然的感觉。

2.2 对于河道中心线位置的布置

由于考虑到河流形状和水流动力以及周边环境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具体展示了河道的综合形态,当然对于其在宽度的设置则需要对河道的过流能力进行计算,基于河道宽度控制线牵肘于规划及投资,其没有或者不具备比较大的可变性以及自由度,因而,对其宽度的控制线又可以和河道轴线进行组合搭配成平行直线,如此便可以使得河道布置的可变空间得以进一步得到增大。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在河道的两侧还要设置浅水区域,其一是为了给人们以河面变宽的直观性感受,另外就是使得延河道造景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这样做就能够有效的使得河滩以及河湾及湿地等案线景观给人以自然的美感。

2.3 对于合适的护岸材料进行选择

并且结合河道区域附近的自然条件进行材料的选择,尽可能的使其与河道的整体空间有效融为一体,并且要注重护岸表面形态的多样化 :

2.3.1 一些天然的材料,譬如像粘土、沙砾以及卵石等等,这些一般比较适用于流速比较小的平原河道,亦或是不具备高要求的防冲能力的洪水位以上的护岸,在天然材料的使用则可以结合植草和柳条编制等等,以使得防冲的性能得到提高。

2.3.2 干叠及叠砌以及抛(堆)块石,可以为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2.3.3 浆砌块石,也称其为条石,这种块石一般比较适用于山溪性河道的防洪防冲整治工程,具体采用内嵌植物的框格,并且将其都是设置于洪水位以上的位置。

2.4河道横断面的设计

在河道的整体设计上,梯形的横立式改造同样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其具有多层面的改造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河道的水量逐步减少时,各个堤坝之间的水体就会发生一定性的变化。从设计体系上而言,堤岸一般采用硬质的河床让堤坝能够得到整体性的加固。同时,采用栅格墙体,让河道在整体的分布上更为均匀。

2.5河道横面的设计

在河道的横断面设计上,需要对其河堤的下游变化进行河床的断面层设计。硬质河床会根据河堤的面水变化进行河道的断层的控制。同时,在河堤的上游还要做好挡水墙。这样,河堤的稳定性才能更强。

3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水利措施

3.1 提高河道形态的空间异质性

河道的空间异质性能够提高河道内物种的生存环境质量,从而使河道内生物群落得到多样性的发展。例如,洛河的橡胶坝工程虽然使河道内水面变宽,回水长度变长,但以往的鸟类踪迹却难以寻觅。由此看来,这类工程建设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以往会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平衡。后来人们又在洛河河面的岛上种植柳树、灌木丛、草坪等植被,生态环境有所发展,鸟类又重新回归。

3.2 生态护坡

进行生态护坡,应当对河道两侧及周边的地质地貌、土壤情况、植被类型及覆盖情况等进行预先调查研究,确立好科学合理的河道内生态护理方案后再进行河道治理施工。这样才能根据其具体情况种植适合护坡区域的相应植物,确保河道两岸及周边的植物进入到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如将河道划分为常露区、变化区及常淹区 3 个区域,根据这些区域水位特征进行不同类别植物的种植,耐旱植物在常露区种植,干旱和水淹植物在变化区种植,而水生植物在常淹区种植。

3.3 改变河道断面形式

河道除了具有排涝泄洪、美化环境的功能,还可以将它变成一个供人们游乐休息的空间,使其更具自然风情。以洛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原来两岸大堤是简单整齐的断面形式,是用混凝土浆砌石的迎水坡,如今不再采用这种护砌方式,而是按照洛河河岸的具体地形走势,在河道两岸种植草皮等植物。另外,堤顶防汛交通也不再采用大型车辆通行道,转而改建成河道两岸的堤外滨河路,增设优美的人行便道,以供人们休闲、娱乐,为人们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是河道建设的成功范例。

3.4 为河道内动植物创造舒适的环境,恢复水体自净功能

建立人工湿地、人工投放水生生物,帮助水体自然修复洁净。湿地及水生动植物能够通过其自身转化、分解的方式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水生动植物还能使得河道内的水环境资源更加丰富,湖面微澜、绿意点点、鱼儿竞游、鸟类翔集的生态环境十分美观。此外,为进一步的美化河面景观可通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河内栽种水生花草植被等。

3.5 构建河道内的水生植被及水生动物种群

在河道内种植菹草、黑藻、伊乐藻、金鱼草等沉水植物,及睡莲等浮叶植物,利用这些植被能够将河道内的氮、磷、钾等营养物吸收转化起来,降低水体内氮、磷、钾及相关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而抑制浮游植物的过多生长,提升水体自身的供氧能力及自净能力。此外河道水体中水生动物种群逐渐减少,浮游生物、腐烂物质、微生物大量聚集增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不佳。可通过适当增多水生动物的方式改变现状,如人工投放鲫鱼、鲢鱼等,增加这类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从而提高它们对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的消费力,以此达到净化水体、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结束语:总的来讲,河道治理工程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治理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治理措施,来对水质及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修复工作。在进行治理工作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才能充分保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治理工作进行前,一定要对河道生态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达到改善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俊和.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22(03):75-76.

[2]姜治成,白洁娜.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19):86-87.

[3]高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227-228.

论文作者: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浅谈生态水利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