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我国大型保险企业的发展--大型保险企业的五大对策_保险市场论文

加入WTO与我国大型保险企业的发展--大型保险企业的五大对策_保险市场论文

入世与中国大型保险企业的发展——大型保险企业的五种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论文,五种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策之一:加大力度调整保险经营战略和策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水平。在我国保险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对外资保险公司加以一定的限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经济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保护性措施将逐步取消,任何把希望寄托在保护政策上的想法都是对自身生存能力的削弱。大型保险企业要根据我国入世后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大力调整经营战略和策略。(1)立足国内保险市场,放眼国际保险市场,以全球保险大市场为经营背景,以全球保险公司为竞争对手,研究本公司二十一世纪的经营战略和策略。(2)改造传统保险产品和经营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国外保险新产品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保险业的科技含量,增强本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3)根据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突出作用,研究开发适合跨国公司需求的、诸如全球统括保单的保险一揽子承保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在生产、销售和服务诸多领域,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4)以险种创新为核心,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变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积极推出适应需求又引导需求的新险种、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同时,要加强具有金融功能的保险产品研究,增强保险产品的金融性,开发和满足消费者保障与投资理财的需求。(5)以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为基础,运用电脑、网络等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进行信息收集、险种设计、费率厘定、风险识别和监督管理等。(6)积极推进保险组织创新,将保险公司由单纯的经济补偿机构发展为包括经济补偿、风险管理、信用投资、帮助理财等功能的综合型金融组织机构。(7)创新营销方式。改革保险公司直销方式,进一步完善保险代理人制度,逐步建立保险经纪人制度,发展银行保险、电话保险和网络保险等保险产品销售方式,建立多功能、多渠道保险销售网络。

对策之二:加快发展保险资全运用业务,提高资全保值与增值能力。与外国公司相比,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面窄,形式单一,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40%,相应的投资业务仅占30%左右,且多数为各项贷款和直接投资。随着“入世”和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将有一定的放松,大型保险公司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资金运用业务的发展,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对策之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适应加入WTO后全面竞争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重建”理论,进一步推进我国大型保险企业的组织创新:1、更新经营观念。保险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力求规模与效益并重,发展与管理并举。在此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稳健经营、效益为先的经营理念,大力开拓、巩固原有阵地,开辟、占领新的市场,扩大在市场上的覆盖面和占有率。2、提高员工素质,推进减员增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领导班子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民主化步伐;要调整部门设置,压缩管理层次,以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提高人均保费收入水平和创利水平,降低管理成本。3、优化资产结构。保险企业股份化和参与融资市场的趋势不可阻挡,因而转变保险企业特别是国有保险企业资产构成、推行股份制改造、壮大中资保险资产实力是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要顺应保险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准备、有步骤地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4、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国家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等部门要给保险企业“松绑”,使保险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从构筑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严格规范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及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要从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入手,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导而非以行政职务为基础的分配制度,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考核分配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和探索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对企业盈余的占有率。5、规范内部管理。要从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入手,实行法人经营管理责任制,制定衔接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和内部核查制度,对各部门、岗位在业务运作过程中严格审批手续,把经营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对策之四:优化业务结构,在核心业务上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调整业务结构并使之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保险企业调整险种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创立名优险种、积极开拓市场的过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技术开发、经营组织、市场开拓、售后服务四个环节,培育一批优质、名牌的特色险种。目前,我国保险企业险种结构的调整重点,应从战略高度着眼,大力发展责任险和信用、保证险业务,积极开拓个人保险领域,不断研发具有保险与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将传统的、成熟的财产险类业务与新兴的责任险类业务、团体保险业务与个人保险业务相结合进行整体发展,既巩固原有阵地,又开发新的业务领域。

对策之五:推动服务和技术创新,建立营销管理新机制。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营销策略及具体措施应包括:一是确立营销观念,建立营销体系。在借鉴国外中介市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个人代理和经纪人两大中介的力量和作用,尽快建立营销管理的新机制,借其之手拓展业务,积极开辟第二战场,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明确市场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本公司与国内现有和“入世”后潜在的竞争对手在竞争策略上的差异性,根据自身的经营优势、现有资本实力、在市场上所处的竞争地位,对现有市场进行细分,选择适合自身特点、有效益的目标市场,开发推广代表本公司形象的新险种、新服务,从而在目标市场上向保户展示鲜明的个性形象并确立自己适当的位置。三是推动服务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未来保险市场的竞争是技术和服务的竞争,特别是以企财险、工程险、责任险、航空险等为主的技术含量高、经营效益好的财产保险业务,更将是各大保险公司竞争的焦点。因此,中国保险企业应抓紧做好服务和技术的更新,深化服务层次,尽早建立全方位、系列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创造新的需求热点。

标签:;  ;  

加入WTO与我国大型保险企业的发展--大型保险企业的五大对策_保险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