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的目标自主与绝望感:社会支持与性别的作用_社会支持论文

大学毕业生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社会支持与性别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支持论文,大学毕业生论文,自主性论文,性别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B844 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5.04.09

       1 引言

       大学毕业生正处在成人初显期,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需要做出一系列重大个人决策。这要求个体重新建立个人目标,以此来应对当前的生活和规划未来(Nurmi,2004)。个人目标与对未来的预期密切相关(Shulman & Nurmi,2010)。无望感(hopelessness)是一种对未来失望甚至绝望的悲观预期(Beck,Weissman,Lester,& Trexler,1974),是抑郁的核心认知成份(Haatainen et al.,2004)。无望感对青年人危害很大,会导致更多的攻击行为(Bolland,2003),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Polanco-Roman & Miranda,2013),甚至产生自杀意念(Brown et al.,2005)。以往有研究考察了个人目标数量和清晰性与无望感的关系(Vincent,Boddana,& MacLeod,2004)。然而,比起是否有明确的目标,目标的内容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本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毕业生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以及性别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个人目标自主性(personal goal autonomy)指的是个体的目标出于自己的意愿和自由选择(如兴趣、个人信念等)的程度(Sheldon & Elliot,1999)。自我决定理论对个人目标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动机来源将个人目标分为四种类型:外在目标,指人们追求该目标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由外部因素所控制;内摄(introjected)目标,指的是为了避免内疚感或焦虑感而设定某个目标或采取某种行为;认同目标,指的是接受了外界的目标,将其视为个人重要的目标,并整合这些目标使其成为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内在目标,指的是个体追求该目标完全出于内部兴趣,与外部奖励无关(Deci& Ryan,2000)。外在和内摄目标并非完全出自个人意愿,而是受到环境或者个人情感因素所控制,个体的行为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因此称之为受控目标。认同和内在目标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个体在行为上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故称为自主目标(Sheldon,& Elliot,1999)。自主和受控并非是完全相反、相互对立的维度,而是可以通过类似一维的连续体将其联系起来(Deci & Ryan,2000)。目标自主性反映了个人目标在这个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代表着个体在某行为情境中体验到的相对自主的程度。

       对于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目前尚缺少直接的实证研究资料。有研究者考察了个人目标的数量及清晰性与无望感的关系,结果表明,无望感高的个体并不缺乏目标,但是他们往往认为目标难以实现,并且很少为实现目标而制订计划和付出努力(Vincent,Boddana,& MacLeod,2004)。这一现象被称为“痛苦的追求”(painful engaging,MacLeod,& Conway,2007)。由此可见,仅仅有目标,哪怕是具体明确的目标,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仍然是不够的,只有建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减少对未来的无望感(Hadley & MacLeod,2010)。自我决定理论对于目标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论述,提出相对于受控目标,自主的目标能够促进个人发展、提升心理健康(Ng et al.,2012;Deci & Ryan,2000)。例如,有研究发现,自主性高的人更少感到抑郁(Boyle,2005);对大学生毕业一年后的追踪研究表明,实现受控目标并不会使人感到幸福,而实现自主目标能够减少消极情绪和躯体症状(Niemieca,Ryan,& Deci,2009)。虽然没有研究直接考察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但是从现有资料关于个人目标与无望感的分析,以及有关目标自主性与心理健康的实证数据中,可以推测,个人目标自主性与未来的无望感存在联系。具体地说,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出于环境或他人的压力,个体缺乏动力去实现该目标,则会产生无望感。相反,如果目标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或价值信念,个体愿意付出努力,个体才会感受到希望。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尝试为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提供实证研究证据。

       追求目标既是个人奋斗的过程也受人际环境影响。本研究在考察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时,也考虑了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尤其是亲密的关系所提供的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Cohen,Gottlieb,& Underwood,2000)。社会支持缓冲器模型理论认为,社会支持通过调节其他因素对身心状况的影响来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Cohen & Wills,1985)。例如,社会支持能够缓冲压力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Nezlek,Kowalski,Leary,Blevins,& Holgate,1997),当存在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时,压力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会减弱。由此推测,当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时,大四毕业生的无望感较低,此时目标自主性对于降低无望感的作用减弱。相反,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时,目标自主性对降低无望感的作用更强。也就是说,社会支持能够缓冲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之间的关系。因此,社会支持对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也是本研究关注的内容之一。

       有关目标自主性及其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现有研究结果存在争议。一些研究发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有研究发现,不仅男生目标自主性显著高于女生,而且在预测生活满意度时,男生目标自主性的预测效果比对女生更强(Nota,Soresi,Ferrari,& Wehmeyer,2011)。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自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Guérin,Bales,Sweet,&Fortier,2012),目标自主性与生活满意的关系也不受性别因素调节(Ferssizidis et al.,2010)。由此可见,对于目标自主性及其影响的性别差异有待进一步检验。关于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还没有见到直接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目标自主性对于男生和女生是否具有同样的意义,考察性别对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综上,本研究关注处在重要生活转折时期的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无望感,以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希望考察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目标自主性能够负向预测无望感。第二,社会支持能够调节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第三,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受到性别因素调节,对于男生,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更为密切,目标自主性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意义不同。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11年11月底到12月初完成。选取北京某“211工程”大四学生200人,完成个人目标自主性、社会支持和无望感调查。有效被试192人,平均年龄21.6±0.93岁,其中男生80人。被试来自金融、会计、保险、社会学、英语、数学等20个专业,涵盖了该校一半以上的专业,既包含具有就业优势的热门学科,也有就业方面不具优势的非热门学科,具有较好的专业代表性。该校就业情况总体较好,本调查年度该校就业率为97.56%。

       在收集数据时,被试中有75人已经确定了毕业去向(保送研究生、工作签约或者得到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117人去向未确定。

       2.2 研究工具

       1.目标自主性测量:采用特殊目标测量法(Emmons,1986),被试自由列举近期的四项个人目标,然后以李克特5点量表的形式对每一个目标的四种动机来源分别进行评价,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该方法在目标自主性研究中被广泛使用(Sheldon & Elliot,1999;Sheldon & Kasser,2001)。本研究中将评价目标动机来源的四个题目翻译成中文,请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华人心理学家进行了仔细的校对。四种动机来源包括:外在目标,“追求这一目标是因为别人希望我这样做或者环境使我不得不这样做”;内摄目标,“追求这一目标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会觉得惭愧、内疚或者焦虑”;认同目标,“追求这一目标是因为我认为这一目标的确重要”;内在目标,“追求这一目标是因为它能带给我激情和愉悦感”。目标自主性的测量是一个半开放式问卷,每个维度下面只有一个题目,评四个不同的目标,以四个目标评价的平均分作为维度得分。在运用特殊目标测量法的研究中,通常是根据理论确定内容效度,并不单独计算结构效度(Sheldon & Elliot,1999;杨慧芳,郭永玉,2008)。本研究中,被试在所列出的四个目标上,动机来源的一致性较高,α系数在0.69~0.80之间。

       2.社会支持:采用Ziment等编制黄丽等修订的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该量表含12个自评项目,测定个体领悟到来自家庭、朋友和其他重要他人的支持程度,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记分,高分代表高社会支持。该量表在国内外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作为单一维度量表使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研究中α系数为0.92。

       3.无望感:采用辛自强等(2006)修订的中文版Beck无望感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eck et al.,1974),测量个体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或消极态度。该量表共20个题目,要求被试做出是否回答。其中11个题目是关于未来的悲观陈述,例如“我的未来一片黑暗”,回答“是”计1分;另外9个题目是关于未来的乐观陈述,例如“我有足够的把握,将来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回答“否”计1分。最后用所有题目总分表示无望感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对未来的无望感越强烈,在本研究中α系数为0.86。根据原作者的观点,在该量表上得0~3分,代表被试的无望感在正常范围,4~8分是轻度无望感,9~14分为中度无望感,14分以上为重度无望感。

       2.3 研究程序

       在大学校园里通过广告招募毕业生被试,采用单独施测的方式进行调查。完成整份问卷大约需要20分钟,填写问卷可以得到价值5元的小礼物。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被试的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重点从程序方面进行控制,具体包括:(1)选用信效度较高的成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2)对不同问卷的指导语、计分方式等进行适当变换。本研究中目标自主性测量为半开放问卷,由被试首先填写个人目标,然后进行评价,被试的参与感较强。社会支持为李克特5点量表,而无望感要求被试做是否回答,并且无望感问卷中有接近一半的反向计分题。这些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共同方法偏差。(3)采用匿名方式进行测查,保护被试的隐私,确保被试真实作答。此外,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了检验(周浩,龙立荣,2004),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14个,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8.92%,小于40%的临界标准,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分析

       3.1 目标自主性、社会支持及无望感的描述统计

       被试目标的四种动机类型得分如表1所示。以目标动机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目标的四种动机类型得分差异显著[F(1,191)=188.87,p<0.001,

=0.50]。事后检验表明,被试的认同目标>内在目标>内摄目标>外在目标,两两比较所有p值小于0.001。

       Ryan和Connel(1989)提出可以将目标的四种动机来源整合成一个相对自主指数RAI(Relative Autonomy Index,RAI),用以衡量个体在某种行为情境中体验到的相对自主程度。具体计算方法为:RAI=外在目标*(-2)+内摄目标*(-1)+认同目标*(+1)+内在目标*(+2)。当RAI是负数时,绝对值越大说明所代表的动机类型越受控;而RAI是正数时,绝对值越大说明所代表的动机类型越自主。由于RAI更清晰地反映出个体行为动机的相对自主程度,因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Niemieca,Lynchb,Vansteenkiste,Deci,& Ryan,2006)。RAI总分在-15~15之间,分值越高代表被试的目标自主性越强。本研究中,采用RAI分数作为衡量目标自主性的指标,得分均值为4.07。

      

       本研究中,无望感得分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9,平均分为4.01。重度无望者有4人占2.1%,中度无望者23人占12.0%,轻度无望者50人占26.0%。累计有40.1%的大四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望感。

       大学毕业生目标自主性、社会支持和无望感的关系如表1所示。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支持都与无望感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同时,目标自主性越高,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越高。

       进一步分析性别和毕业去向是否确定对目标自主性、社会支持和无望感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目标自主性和无望感上差异不显著,在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生比男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去向确定的大学生目标自主性略高(差异达到边缘显著),无望感更低,并且感受到更多社会支持。

      

       3.2 目标自主性、社会支持和性别预测无望感的回归分析

       考虑到学生本人当时去向是否确定对无望感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个变量不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回归分析中作为控制变量。回归方程中所有连续变量转化为标准分。毕业去向是否确定和性别转换为虚拟变量,1分别代表毕业去向确定和男生。

       以无望感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每一步变量均采用enter法进入),第一步进入方程的是被试年龄、性别及毕业去向是否确定,第二步进入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支持,第三步进入目标自主性与社会支持以及目标自主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项。进行回归分析时,对自变量进行了共线性诊断,结果表明共线性的容忍度(Tolerance)均大于0.20,VIF均小于5,说明不存在共线性。

       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去向是否确定的影响之后,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支持对无望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目标自主性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目标自主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t=-2.24,p=0.03),解释率为3%。回归方程的总体解释率为28%。结果详见表3。

      

       3.3 性别的调节作用

       参照Aiken和West(1991)的统计方法,分别检验对于男生和女生,目标自主性预测无望感的简单斜率。结果表明,对于男生,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simple slope:β=-0.44,t=-2.78,p=0.006),对于女生,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预测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simple slope:β=-0.15,t=-1.71,p=0.089)。因此,跟女生相比,目标自主性对男生的作用更大。

      

       图1 男生和女生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

       4 讨论

       4.1 大四毕业生的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

       本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人初显期的大四毕业生有40.1%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望感,其中14.1%达到中度或重度无望。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大体一致(辛自强等,2006;Haatainen et al.,2004)。中度或重度无望感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美国一项针对18~25岁青年的研究发现,感受到更多累积压力的青年有更高的无望感,产生更强的自杀意念(Polanco-Roman & Miranda,2013)。感受到无望的青少年,更少抑制出轨的冲动,表现出更多外显问题行为(Stoddard et al.,2011)。另一方面,无望感低、对未来有积极预期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更高,抑郁症状更少(Mak,Ng,& Wong,2011)。本研究还发现,就业问题的确是大四毕业生无望感的影响因素,就业去向确定的同学无望感明显低于去向未定者。因此,在这一特殊的转折时期,帮助学生形成对未来的积极预期,避免无望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标自主性是有效缓解无望感的保护因素。在本研究中,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个体的目标自主性越高,其无望感越低。这与本研究的预期一致,也符合以往研究结果。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追求并实现自主目标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促进心理健康与幸福,而对于受控目标的追求则会导致心理问题(Ryan,Sheldon,Kasser,& Deci,1996)。追求内在的自主的目标与抑郁、焦虑负相关,并且与自尊、自我实现等积极心理状态正相关(Kasser & Ryan,1993;Kasser & Ryan,1996),并且这一结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是适用的(Ryan et al.,1999)。

       4.2 性别对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大四毕业生的目标自主性和无望感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验证了一些现有文献的发现(Guérin et al.,2012;辛自强等,2006)。然而二者的关系受到性别因素调节。对于男生,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影响更大。一些研究指出,男生和女生对于自主性的需求有所不同,男生更注重个人的内在成长(Nota et al.,2011),而女生更在意跟周围人的社会联系(Taylor et al.,2000)。这可以由男女生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的差异来解释。自我建构是指个体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Markus等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独立型和依存型。独立型自我建构强调每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依存型自我建构强调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主要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为基础(Markus & Kitayama,1991)。男生有更强的独立自我,而女生有更强的依存自我(Cross & Morris,2003)。独立自我与个人自主有显著正相关(刘艳,邹泓,2012),对于独立自我建构较强的个体,个人自主的意义重大,对个体情绪和社会适应关系的影响也更为显著(刘艳,2011)。综上,男生具有更高的独立自我建构,更重视个人自主。因此,对于男生,个人自主对适应的影响更大,在缺乏支持性环境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而女生更重视社会连接,社会支持对其无望感的影响更重要。

       4.3 社会支持的作用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在本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在本研究的回归分析中,目标自主性、社会支持和性别预测无望感的三阶交互作用达到了边缘显著水平,三阶交互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7(p=0.061)。进而,分别考察男生和女生的目标自主性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对无望感的预测。结果发现,对于男生,目标自主性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0(p=0.057);对于女生只有社会支持的主效应。由于边缘显著的结果不够稳定,本研究并没有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结果来报告。但是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这一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检验。以往的研究中,对于社会支持是否起调节作用也有不同的看法(官菊梅,王贝,陆昌勤,2011)。Lakey和Orehek(2011)提出了关系调节理论(Relational Regulation Theory)主张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直接效应。他们认为,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所起的作用并非减缓压力,而是直接帮助个体调节情绪、认识和行为。社会支持能够降低无望感,存在直接作用,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支持,以往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辛自强等,2006;Stoddard et al.,2011)。`同时,社会支持不存在调节作用,这进一步表明了目标自主性的重要性。无论社会支持高低,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并不能代替目标自主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目标自主性仍然能够有效降低无望感。

       4.4 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的方向

       本研究考察了处于重要生活转折期的大四学生在毕业前夕的无望感,发现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支持能够缓解无望感,并且跟女生相比,目标自主性对男生的影响更大。这一结果为大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看法和感受与其自身发展和未来的社会适应密切相关。约有四成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望感,这种无望感发展下去将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消除无望感,建立希望,应该成为大学生毕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男生,在涉及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活动中,需要格外鼓励其发展个人的内在兴趣,或者促使其形成对个人目标的内在认同,个人自主能够有效缓解无望感。而对于女生,帮助其获得社会支持更为重要。让大学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和希望离开校园,是促进其顺利渡过这一生活转折时期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揭示了个人目标自主性对无望感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和性别的作用,然而,毕业之后个体无望感的变化,及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支持的持续影响,还没有清晰的结论。未来研究可以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更长时间的追踪,评估目标自主性和社会支持的长期影响。另外,本研究样本量有限,被试同质性较高,未来研究可以考察处于生活转折期的不同群体,例如大一新生、青年军人、新入职员工等,进一步确认目标自主与无望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性别的作用。

       5 结论

       (1)毕业去向未定的学生无望感显著高于毕业去向确定者。

       (2)大四毕业生的目标自主性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对未来的无望感。

       (3)社会支持对于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社会支持对无望感的直接作用显著,社会支持越高,其无望感越低。

       (4)目标自主性与无望感的关系受性别因素调节。对于男生,拥有自主目标能够显著降低无望感,对于女生,目标自主性的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目标自主性对于男生无望感的影响比对女生更大。

标签:;  ;  ;  ;  ;  

大学毕业生的目标自主与绝望感:社会支持与性别的作用_社会支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