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人”为中心,实现精神的自我成长——“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新课标论文,自我论文,精神论文,立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强调背诵,强调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把握,注重对文义的平面解读,这些都不错,但还不够。
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有诗意,如何让学生建立起对事物和文字之美的敏锐感受,从而使他们受用终身?
20世纪初,鲁迅先生就提出“立人以立国”的思想,“立人”,“就是要保证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钱理群语)。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文言文教学,更要以“立人”为中心,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从而实现精神的自我成长。
为学生提供一些“浅易”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走进古人丰富而有情趣的生活
1.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才是“浅易”的?
语言形式要“浅易”。最好能选择典范的文言文篇章或语段,词汇主要应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非常用词和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极少运用,如果有,最好能提供恰当的注解;语法结构应以常见的文言句式为主;文言虚词的运用也应以常见而典型的用法为主,冷僻者一般不要出现,如果有,可以对其作恰当的修改,以便于学生理解;语句形式不求整齐,词藻不求华美,也不必强求音节上的和谐(诗词和骈体文除外);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其中穿插有简短的议论、抒情;艰深的典故要少。
内容要生活化、人性化。不必仅侧重于反映帝王将相、忠孝节义等“正史”上的内容,也应该选择一些反映古人日常生活情调的文章,看中国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呈现中国人传统生活中富有人性的一面……希望学生读完以后,有点喜欢做一个中国人”(严凌君《古典的中国——民间人性生活读本》)。这类材料应以古典小品、笔记和诗词为主。即便是古代原典,也应注重选择那些生活气息浓郁的部分,能反映中国人的修养情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性画面,以及作为一个种族在大地上探求人性化生存方式的辛苦努力。
2.选择“浅易”的阅读材料有哪些注意点?
首先,注意所选择的材料涉及的古代文化背景知识要少,否则,会给学生的阅读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散文,除了课内一些经典的讲读文章外,课外还是少选为宜;汉赋、魏晋南北朝的骈文最好不选。
其次,注意与课内学习内容的关联,是教材的自然拓展和延伸。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选择苏轼、苏辙的同题文章《六国论》,让学生倾听历史的回声,评说历史的兴亡。
再次,注意选材的来源和篇幅。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题材大多选自《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新唐书》《宋史》等史籍,以人物传记类的史传文章为主,并尽量贴近和暗合当代社会的热点,紧扣时代脉搏,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性。具体分为两类:一为古代名臣良吏事迹,表现官员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等正直的品行。有时也选用一些有文韬武略的武将的事迹。二为古人相夫教子或事亲至孝等事迹,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但作为平时训练的材料,应力求广泛,注意选择一些生活化、人性化的语段。选文篇幅不要太长,最好千字以内,难度与课文相当,题在课外,理在课内。
向学生介绍一些自主学习的原则、方法,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
(1)字求其训。元代学者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字求其训”的“训”,就是字义解释,它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弄懂每一个字的意思。这是对一篇文章意义建构生成的前提条件。
(2)探求差异。这里谈的主要是“古今异义”。古今词义异同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古今词义基本没变;二是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或已经消亡;三是有同有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文言文教学和训练中应具备历史的观点。宋代的朱熹读《诗经》时觉得有些地方不押韵,就把某字临时改为某音(叫做“叶音”),以求和谐。他不知道周代读音和宋代的读音不同。现代人读唐诗,觉得有些地方不押韵,就改读,他们不知道,改读了,读音也未必正确。
(3)熟读背诵。文言文教学中要强调熟读背诵,这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法。放声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音节美、音韵美、意境美,会增强学生对古代语言的敏感和鉴别力。
(4)归纳整理。归纳整理的核心是将零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制作卡片、编制一览表等。
(5)以简驭繁。就是要抓普遍性、抓根本、抓规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是学习古汉语的一把钥匙。”在教学和训练中,就是要抓住“常”字,抓常见实词的意义,抓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抓常见的固定结构。“常”字抓住了,才能真正做到以简驭繁。
2.自主学习的常见方法:
(1)古文抄读法。就是把要读的文言文找来边抄、边读、边理解、边记忆。东汉的王充、西晋的左思、明代的宋濂都曾经用过抄读法。抄读看似简单,实则手、脑、眼并用。清代学问家李光记说:“凡书目过口,总不如过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中学阶段的一些经典美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抄读,并根据教学目标。制订一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抄读要求。
(2)评点阅读法。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阅读法是以动笔为基本特征,要求学生把读书、思考、动笔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评”,就是评论,“点”,就是圈点。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关键地方以及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用精练的语言略加评议。它形式灵活,可以直接在书上画线、作标记、写评语、作注脚。
(3)依点发散法。就是以一篇文章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散,构建整体的、立体化的知识网络。关于这种学习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在《阅读什么》中曾作过具体的阐述:“诸君在国文教科书中,读到了一篇陶潜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是晋朝人做的,如果诸君觉得和别时代的人所写的情味有些两样,要想知道晋代文的情形,就去翻中国文学史;这时文学史就成为诸君的参考书。这篇文字里所写的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诸君子日因为师友的指教,知道英国有一位名叫马列斯的社会思想家,写过一本《理想乡消息》就成为诸君的参考书。还有,这篇文字的作者叫陶潜,诸君如果想知道他的为人,去翻《晋书·陶潜传》或陶集,这时《晋书》和陶集就成为诸君的参考书。”
(4)出入阅读法。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南宋的陈善在《扪虱新语》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里的“入”,就是深入阅读;“出”,就是实践应用。“入”,就是能钻进去;“出”,就是能走出来。“入”是手段,“出”是目的。出入读书法,就是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在学习古代典籍中要讲究实际应用,并且要学得灵活。
运用“体验”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一条审美体验的路径
“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强调经历和参与。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倾听、开口、动手,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教学角度看,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就是要把间接经验整合、转化为直接经验,成为自我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验”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味”和“悟”。
其实,古人在读写活动中非常强调对“味”的追求。“味”除了用来指称语文材料的丰富意蕴和审美特征以外,还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读写活动中对语言材料的一种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含英咀华”“咬文嚼字”“玩味”“品味”等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被使用。文言文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的品味,是一件十分有意味的事。如《赤壁赋》第三小节中,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句,句中的“哀”,就很值得玩味,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是解释成“哀叹”,还是解释成“感叹”,抑或解释成“悲哀”?让学生结合语境,结合苏轼的人生遭际以及在本文中的心境,仔细玩味,不难发现应该解释为“哀叹”。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悲哀和无奈,又有对曹操、周喻曾建立旷世伟业,如今却灰飞烟灭的感慨。
古人云:“悟,心解也。”(《文选》中《游西池》诗,李善注引)“悟”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和审美心理活动,是在凝神观照的心理状态中,通过“咀嚼”和细心“辨味”出现的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心领神会的独特体验,是一种“顿悟”。文言文教学中的“悟”,离不开教师巧妙的设疑,“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清·唐彪《读书作文谱》)。如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可对文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句设疑,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圣贤总是寂寞,只有(像曹植一样)善于饮酒的人才能青史留名?学生通过仔细咀嚼,结合李白的其他诗歌和人生遭际,联系全文情感基调,会发现作者不过是一种安慰: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其主张都不能被采纳、都不被重用,何况像我李白这样的人呢?还发现作者也是在自比自况:曹植喜欢喝酒,诗文名垂青史,我李白也会像曹植一样。经过这样的“悟”,学生对李白这首诗豪放外表下的悲伤内核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引导“质疑”“探究”,养成质疑和探究的习惯,培养合作和创新的精神
1.在课堂教学中,养成质疑和探究的习惯:
高中语文第二册《滕王阁序》中,有“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句,教材注释为“桂树和木兰建成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即”译为“随着”。我要求学生阅读有关介绍滕王阁的资料,学生了解到滕王阁周围并无山冈,因而怀疑注解有误,认为应译为“像”比较好。我于是要求学生去查找另外的一些版本,发现有的版本写作“列冈峦之体势”,“列”译为“像”,经过讨论,学生认为“像”说得通,因而认为教材所用的版本不当。
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人认为陶渊明很“爽”,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归去来兮辞》的情感基调,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作者复杂的情感?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分组。第一组要求把陶渊明放在魏晋时代的大背景下,审视作者人生的轨迹,探究作者的心情;第二组要求把陶渊明放在魏晋文化的大背景下,审视作者的思想轨迹,探究作者的心情。第三组从“人”的角度,审视陶渊明的心灵与个性,探究作者特立独行的人生追求。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文章复杂的情感有了新的认识。
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合作和创新的精神:
在学习文言文时,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与现在迥异的文化现象、古人交际和生活的情况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迫切要求了解未知世界,解析文字、文化、文学背后的“斯芬克斯”之谜,希望获得对汉语言文字所创建的人文世界、科学世界的直接体验。
因此,在学习掌握教材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开展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由文本的平面解读向深层挖掘的研究性学习。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原著,进而写出反映个人感悟类的文章;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求学生研究“《史记》中保留下来的成语及特点”,进而开展“如何正确使用成语”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殽之战》《鸿门宴》,组织学生演出课本剧,并写出扮演角色的感悟和心得;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展“走近苏轼”的专题学习(从苏轼的仕宦经历及作品看其思想的复杂性、苏轼无奈的旷达、苏轼词风豪放的成因等方面展开讨论)。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写出了很多有独特见解的小论文。话题涉及面广,如“道教长期存在的原因”“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从汉语特点看古典实词中隐喻高度发达的原因”“《西厢记》中‘大团圆’的历史成因”“《石头记》对古典戏剧的继承应用和发展”“明清小品文中的人性色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