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滋味儿的“夹生饭”——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夹生饭论文,为例论文,别有滋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名题,在上海教材中被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但在二年级学“列表枚举法”时学生已初步接触过这个问题,有的三年级学生在外面补课时已经会套用“假设法”的解题模式,有的则从家长那里学会了用方程解答.有趣的是,数据较小时,一年级学生用“画图法”也能解决这种问题.这就是四年级学生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现实”——一锅不折不扣的“夹生饭”.
笔者尝试以“课程实施三放三收”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一起来烧烧这锅“夹生饭”.
一、一放一收:呈现“原生态”
1.重心下移:呈现“原生态”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了一只陶瓷储蓄罐,轻轻一摇,里面的硬币哗哗作响.
师:储蓄罐里有2分硬币和5分硬币共8枚,每种硬币各几枚?(PPT呈现)
生:这道题有好几种可能,好象缺少条件.
师:要补上什么条件?
生:要知道储蓄罐里一共有多少钱.
师:好的,现在补上“一共有3角4分钱”,能做吗?
(学生有的沉思,有的动笔写写算算,有的则一脸茫然.)
师:这类问题,早在15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一本叫《孙子算经》的书中就有专门的记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古代数学名题:鸡兔同笼问题.
PPT出示: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2足.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学生似乎被点醒,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若有所悟,有的则依然沉默.)
【设计意图:储蓄罐里的“硬币问题”学生也许陌生,但这只是一个悬念,一个引子;而似曾相识的古代名题对部分学生则是某种点拨与唤醒,能初步激活部分学生的学习经验,找到思考问题的起点.】
2.重心下移:让“差异”成为资源
师:脚为什么比头多呀?
生:因为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
师:鸡和兔的只数都是未知的.想一想,怎么办?有困难的也可以同桌商量商量,再动笔试试看.
巡视发现,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解法.
(1)有的学生通过列表枚举,找到了答案.
(2)也有学生列出了算式:
(22-8×2)÷(4-2)=3(只),8-3=5(只)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假设8只全部是鸡,应该是16条腿,比题目里告诉我们的少了6条,每少2条腿,说明有一只兔被当成了鸡……
(能说得清道理的只是数学上的少数尖子,不少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
师:其实,这道题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也会做,他们用的是“画图的方法”.(PPT动态演示画图的过程.)谁能说说一年级同学是怎么想的?
(原本半懂不懂的学生从直观的画图过程中明白了算理)
生:一年级同学也是先假设8只全部是鸡,画上16条腿,再把多出来的6条腿添给三只鸡,就变成了三只兔.
师: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方法不同,但结果都是5只鸡和3只兔.
生:都用到了假设法.
师: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生:我喜欢“图画法”,比算式好懂,列表比较麻烦.
生:但“图画法”也有麻烦的时候,如果是800只脚呢?还是假设法比较好.
【设计意图:“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国语·郑语》.如同植物的多样性能让杂花生树一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原生态地呈现的各种方法成为一种教育资源,这些方法相互验证,相互启迪,往往能进一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
3.重心下移:聚焦困惑,突破难点
师:明明假设的是鸡,怎么求出来的却是兔呢?
(学生一时难以回答,片刻沉静后,学生从PPT上的画图法中找到了解释)
生:因为,假设全是鸡,少算的6条腿都是“兔腿”.
生:把少算的6条兔腿换回去,就变成了兔子.所以,假设全是鸡,求出来的是兔子.
生:反过来,如果假设全是兔,求出来的是鸡.
【设计意图:为什么明明假设的是鸡,求出来的却是兔子?这历来是不少学生在理解上的一大困惑.所以,贴近学生理解上的这个难点,聚焦并放大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切实突破难点.】
二、二放二收:激活“创生态”
1.关口前移:激活“创生态”
师: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都是我们现代人的解法,我们的老祖宗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PPT出示古人的解法:脚数÷2-头数=兔数,头数-兔数=鸡数.
师:古人的方法对不对呢?大家不妨用古人的方法验证一下上面这道题.
生(兴奋地):对的,对的,也是5只鸡,3只兔.比我们的假设法方便多了.
师:但古人是怎样想的呢?能不能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去问问?(生皆笑)
生:老师,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古人用的是“抬足法”.就是让所有的鸡都抬起一条腿——“金鸡独立”,让所有的兔子都抬起前腿——“玉兔拜月”.这样,腿的总数就除以2.那么,每只鸡都是一条腿,每只兔都有两条腿,这时,脚数比头数多的,就是兔的只数.
师:你的知识很渊博,解释得也很清楚,很精彩.
(古人的解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老师,如果让鸡的两只翅膀着地,把鸡变成4条腿的“怪鸡”,那么(8×4-22)÷(4-2)=5是兔的只数,8-5=3是鸡的只数.
师:你为“假设全是兔”找到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解释.
生:老师,如果只让所有的兔子前腿抬起来,就可以把所有的兔子都变成2条腿的“怪兔”.那么(22-8×2)÷(4-2)=3是鸡的只数,8-3=5是兔的只数.
师:这又是一个很妙的解释.
【设计意图:古人的“抬足法”犹如催化剂,催生出两翅着地的“怪鸡”和前肢举着的“怪兔”.学生的思维一旦被充分激活,任何奇思妙想都不会是一种意外.】
2.关口前移: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师:你们见过把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吗?
生:没有.(笑)
师:即便是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直接数一下各自的头不就行了嘛,谁还会趴下去数脚呢?(生皆笑着摇头)那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呢?换句话说,“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学生皆若有所思)
师:不仅我们中国人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日本人也研究这个问题,在日本叫“龟鹤同游问题”.
PPT出示:龟鹤同游,数头40,数脚112.龟鹤各几只?
问:“龟鹤同游”与“鸡兔同笼”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龟相当于4只脚的兔子,鹤相当于2只脚的鸡.
师:也就是说“鸡兔同笼问题”不一定只指鸡和兔.那你们能不能给它重新取个名字?
生:可以叫“鸭兔同笼问题”.
生:可以叫“鹅羊同笼问题”.
师:可以改成“兔狗同笼问题”问题吗?
生:不可以,因为,兔狗都是4条腿.
生:“鸡兔同笼问题”不一定是指鸡和兔,而是指这一类问题.
师:哪一类问题呢?
生:指分别有2条腿和4条腿的动物,知道共有几只头和几条脚,求两种动物各几只.
师:你们能解一下日本的“鸡兔同笼问题”吗?
一部分学生的列式为:(112-40×2)÷(4-2)=16(只)……(兔),40-16=24(只)……(鸡);但多数学生用的是古人提出的方法:112÷2-40=16(只)……(兔),40-16=24(只)……(鸡).
【设计意图:教者适时引入日本的“龟鹤同游”问题,并引导学生给“鸡兔同笼问题”重新取名字,进而追问,可否改成“兔狗同笼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触及“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实质.】
三、三放三收:建构一般性方法模型
1.重心上移:学生在哪里
师:现在,我们可以来解决前面“储蓄罐”里的硬币问题了——储蓄罐中有2分和5分的两种硬币共8枚,一共3角4分.两种硬币各几枚?
部分学生用的是假设法,多数学生都直接套用古人的模式:34÷2-8=9;但马上发现:5分硬币竟然比两种硬币的总数8枚还要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师:古人的方法怎么就不灵了呢?
生:因为每只兔与鸡腿数是两倍关系,而5分与2分却不是两倍关系.
师:看来,古人的解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简单地套用,还是“假设法”更加管用.
教师呈现学生所使用的假设法:
假设全是2分硬币.
(34-8×2)÷(5-2)=6(枚)……5分
8-6=2(枚)……2分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假设法,但他们似乎更青睐古人的解法.通过“储蓄罐里硬币”问题的变式训练,让学生突破古人解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假设法”才具有更大的普遍适用性,使学生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2.重心上移:建构一般性的“数学模型”
师: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生:它代表的是一类数学问题.
生:这类问题都是有两个未知量.
师:从解题方法上来看,有什么相同点?
生:它们都用了假设法.
师:为什么都用了假设法呢?或者说,用假设法好在哪里?
生:原来鸡和兔的只数都不知道,没法求,而假设全是某一种动物以后,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师:(作若有所思状)噢,通过假设,两个未知量转化成一个未知量了,化难为易,不错不错!
板书:两个未知量一个未知量
【设计意图:围绕“‘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屡屡发问,又屡屡只问不答,可谓是“一咏三叹”.不经意的点拨,适时的追问,让学生一次次跳出那只有形的“笼子”,超越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上升为一种更具有普适性的思想方法与策略——转化,从而建构起解决这类问题的更具有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因为,数学是一门关于“模式”的科学,探究的是解决某类问题的“通则通法”.】
【综述】
在当今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以往有些所谓的“知识”正在逐步演变为“信息”,甚至是“常识”;因此,老师们觉得现在越来越难以“搭准学生的脉”.这直接导致了当下课堂教学中的“夹生饭”现象,使得课堂上单向度的“师授生受”关系越来越难以为继,也让习惯于围绕教案上课,习惯于课程实施“线性思维”的老师们,感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受到挑战.这不仅考验着老师们的实践智慧,甚至拷问着我们曾经得心应手的某些教学模式.
首先,课堂教学中的“夹生饭”现象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活中的数学”的题中之意,这种活生生的“大数学课程”,需要我们具有相应的“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观,教学观”,虽然有时候是一种“被更新”.
其次,我们要调适某些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孩子们都是带着他们已有的、参差不齐的、甚至是片面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来学习的.对此,无法回避,更不应“提防”.尊重和正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对于学生已经有所了解的东西,不应该“装聋作哑”或“视而不见”,而是要悉心揣摩并“用活用足”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具体进程的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解也动态地处于不同层次,因此,我们要适时提醒并追问自己:学生在哪里?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三放三收”,即“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和“重心上移”,牢牢搭准学生的“脉”,在不断的“放”与“收”的调适中让课堂教学的重心始终贴近学生的实际.
再则,在教学决策上,要从“给予型”走向“生成型”教学,本不是一种单向度的“告诉”或“给予”.因此,在课堂上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散打”;师法自然,顺势而为,使知识的生成过程“生命化”.这样的数学教学,虽然是“夹生饭”,同样能烧得有滋有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