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欺骗的认知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机制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3)05-0019-08
引言
对自我欺骗问题的研究至少可追述到Moore(1942,1944)和Wittgenstein(1953)(注:Moore悖论:It is raining,but I do not believe that it is raining.Moor的问题是:“I”如何可能既认为外面在下雨,又认为外面不在下雨。Wittgenstein也讨论了该问题。详细参见:“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ⅡⅩ)和“Remark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471 、478、 501。)。1960年,Demos在文献“Lying To Oneself”中首次完整提出“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问题。由于该问题涉及高级思维过程中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引起了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自我欺骗的认知机制的共同兴趣。被研究的问题有:自我欺骗现实存在性问题(Haight 1980,1985;Martin 1985,1986)、自我欺骗的发生机制问题(Mele 1982,1987,1997)、自我欺骗的意向性问题(Fingarette1969;Davidson 1982,1998;Audi 1985;Barnden 1996)、经典信念逻辑对于刻划自我欺骗的适用性问题(Rorty 1972;da Casta 1990;鞠实儿1993,1995)。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1)理论研究方法,运用心理学或逻辑学概念构造自我欺骗悖论的解释模型。其困难是:认知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如信念、证据等,缺乏合理的定义,结果导致上述模型对自我欺骗现象缺乏解释力。(2)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自我欺骗现象发生的充分条件。其困难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基本假设指导实验设计,实验的效度和信度不足。例如,Sackeim和Gur(1978)、Quattrone和Tversky(1984)曾经设计实验证明经典自我欺骗的事实存在,但受到Mele(1987,1997)的批评(注:Mele认为,Sackeim和Gur的实验设计含有特设性假定,Quattrone和Tversky的实验难免练习效应。)。本文将采用逻辑分析和心理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基本概念分析,分别从理论和事实层面说明自我欺骗的逻辑结构和心理机制,以克服上述研究方法的困难。
1.问题与研究方法
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与人际间欺骗的定义具有相同的形式结构。人际间欺骗的定义是:欺人者(简称Agent)使第三者相信一个与欺人者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推广之,可得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Agent使自己相信一个与自己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Demos 1960)。由于自我欺骗定义是人际间欺骗定义的简单推广,它保留了欺骗的本质属性。
自我欺骗的形式结构可以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B (P) ∧B (-P)
(1)
式中的P表示任意语句,B()是相信算子(believe that);相信算子的空位中填入一个语句得到一个信念语句,称信念内容语句;信念语句B(P)和B()分别读作相信P(believethat P)和相信非P(believe that);类似地,可以定义知道算子,知道语句,知道内容语句和相应的读法。在这里,“∧”是经典合取联结词;故而(1)表明相信P和相信非P同时为真。对(1)作认知解释可得:相信是一种认知状态,相信的对象是语句P所表达的命题(简称命题P);在自我欺骗这种认知状态下,Agent同时相信命题P和命题非P。在不会混淆的场合中,我们用“自我欺骗”同时指称(1)和它的解释。
从逻辑学层面看,在经典信念逻辑系统中,(1)等价于B(P∧)或B(P)∧(P),后两个公式是逻辑矛盾(da Casta 1990);因此,自我欺骗导致逻辑矛盾。从心理学层面看,在传统心理学理论框架下,自我欺骗不可能存在。例如,Mele(1997)认为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无法摆脱以下两个困境:
困境1 自我欺骗的心理状态困境(state puzzle):如果自我欺骗存在,根据定义,Agent相信命题P的心理状态和相信命题非P的心理状态共存,这种矛盾的心智状态不可能存在。该困境质疑自我欺骗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困境2 自我欺骗的心理过程困境(dynamic puzzle):根据定义,自我欺骗和人际间欺骗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是有策略的欺骗行为,而在知道欺骗策略的情况下,Agent不可能实现自我欺骗。该困境质疑自我欺骗的可实现性。
根据以上分析,在自我欺骗的定义中,自欺者同时相信两个矛盾命题,在逻辑学和心理学的经典理论框架里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相信一个与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或同时相信命题P和命题非P,被称为自我欺骗悖论。自我欺骗悖论直接起因于由经典信念逻辑从自我欺骗的定义引出的逻辑矛盾;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自我欺骗何以可能,即自我欺骗的存在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可能进一步研究自我欺骗的性质。
本文试图通过消除自我欺骗悖论的途径解决自我欺骗的存在性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自我欺骗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首先,澄清“相信”这一自我欺骗悖论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其次,在文献(鞠实儿1993,1995;周清,鞠实儿1999)的基础上描述一种基于证据的信念理论,给出信念语句为真的形式条件。再次,根据上述理论,给出自我欺骗发生的充分条件;在逻辑层面上,证明自我欺骗可无矛盾地实现,消除自我欺骗悖论。最后,利用上述逻辑分析的结果设计心理学实验,用实验表明自我欺骗的可实现性,并揭示其心理机制。需要说明的是:“自我欺骗”一词在日常语言中被广泛运用,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对自我欺骗的研究涉及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宗教学等领域,本文仅从认知的角度3研究信念语句,解决自我欺骗问题,为综合情感、语用等因素研究这一问题提供基础。
2.自我欺骗的逻辑结构
下面将给出信念语句为真或具有某信念的定性条件。按照Cohen(1989)的信念理论,Agent相信一个命题或具有一个信念可定义为:
定义1 Agent相信某命题,当且仅当Agent倾向于认为该命题为真(各种信念定义的比较可参见鞠实儿(1995))。
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Agent才可能倾向于认为一个命题为真。在自然科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否可信以为真的常用方法是所谓假说—演绎方法。具体操作程序是:给出被检验假说和辅助条件,从中推出可检验的结论,利用实验检验这些结论;如果结果表明有一个可检验结论为假,被检验假说被判定为假;如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这些结论均为真,可相信被检验假说为真;而表达这些检验结果的语句就被认为是判定假说真值的证据。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对于一个一般性假说而言,一个假的可检验后承可否定它;即使所有已知的证据支持它,使得我们完全相信这一假说,我们仍然无法排除该假说最终被证伪的可能性;因此,支持一个一般性假说的证据总是不完备的。当然,对于一个本身就是可检验的单称假说而言,对它的直接检验便可断定它的真假;因此,支持它的证据集也可以是完备的。以下,我们将根据上述科学方法,引入基于假说—演绎模型的证据概念。
定义2 如果一个语句的演绎后承为真,则该后承支持该语句。
定义3 如果一个语句的演绎后承为假,则该后承反驳该语句。
定义4 每一个支持或反驳某语句的语句称为该语句的证据,证据集合为(该语句的)证据集。
定义5 既不支持也不反驳某语句的语句被称为对于该语句不相关的语句,简称不相关语句。
定义6 一个语句的证据集相对于该语句是完备的,如果该证据集中包括反驳该语句的证据或该语句本身;否则它相对于该语句不完备。
定理1 某语句的证据集是不完备的,当且仅当它不能判定该语句的真值,但它的所有成员都支持该语句。
证明 根据定义6得。证毕
显然,当P的证据集完备时,我们掌握了判断P的真值所必须的全部理由,故或知道P真或知道P假。因此,根据定义1和定理1,相信P的条件必须基于不完备证据集,即由既不能证明P也不能反驳P、但支持P的语句构成的集合。
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否P的任何一个不完备证据集都能成为相信P的条件,是否需要对它做出某些限制。本文仅从认知意义的角度考察包括证据和命题的逻辑关系,研究信念的形成问题;因此,如有必要,只对不完备证据集作认知方面的限制。本文在假说—演绎法的框架内定义证据支持概念,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同时,在此框架内只有满足定义2的语句才对信念内容语句提供支持,而不完备证据集中只包含这类语句;所以,没有必要对其中的成员的认知性质作限制。因此,惟一的可能是对证据集的大小提出某种要求。由于逻辑等价的命题可以合理的被看做是同一证据,所以,这里所说的证据集的大小应该被理解为在逻辑等价关系下的等价类的集合的大小,即,由逻辑等价关系对原证据集取商集所得到的集合的大小。Agent的认知能力有时空界限,在任一时刻Agent具有的证据集的大小的上限应该是:包括Agent在这一时刻所能获取的所有证据。由于这一上限是Agent的认知能力决定的,因此无法超越。同时,如果证据集的规模未能达到该上限,Agent可能由于忽略已有的证据,对语句的真值做出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判断。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给出知道和相信一个命题的条件:
条件1 如果Agent关于P的证据集是完备的且它的成员均支持P,那么Agent知道P。
条件2 如果P的不完备证据集由Agent在某一时刻所能获取的所有证据组成,那么Agent在该时刻相信P。
根据定义1和定理1,条件2可以解释为:尽管Agent在某一时刻所能获取的证据不充分,如果它们都支持P,那么Agent倾向于认为P真。在这里,作为客观逻辑关系的概念,“证据”与“支持”得到了严格的刻画。但是,分别作为主观的能力和状态的概念“所能取得”和“倾向于认为P真”则是需要给予进一步说明的。“所能取得”一词完全在认知意义上被理解,意指在正常环境下依据认知者的能力能够得到。作这样的理解是必要的,否则Agent会由于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证据而对是否相信某命题犹豫不决。“倾向于认为P真”涉及到如“易碎”这类趋向性词项。通常借用一个虚拟条件句对它们进行解释。例如,“易碎”可解释为,如果掉到地上就会破碎。但是,与“易碎”这类关于物理性质的词项不同,由于心理倾向不可观察,不同的Agents对相应的词项会有不同的理解。“倾向于认为P真”可解释为:如果P为真,则不足为怪;或如果P为假,则令人惊讶(参见Shack1e(1953)的潜在惊奇理论);或者,尽管P假是逻辑可能的,但还是视P为真。
下面,我们证明一个与自我欺骗的逻辑结构有关的定理。
定理2 如果Agent具有支持P的不完备证据集,并且有支持的不完备证据集,且没有反驳P或者尽驳的证据,那么Agent同时相信P和,B(P)和B()同时成立。
证明 从条件2直接可证。证毕
根据定理2,自我欺骗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gent的信息不完全性,它表现为某时刻相对于某一命题的证据集E的不完备性;只有在此条件下,两个矛盾的命题才可能同时得到已有证据的支持;从而Agent同时相信两个矛盾命题,出现自我欺骗行为。而在证据完备的条件下,根据条件1我们或证明P或证明,两者不可能同时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自我欺骗的发生过程是一个基于证据的信念运算过程,经典自我欺骗可以在逻辑层面上没有矛盾地实现,定理2说明了自我欺骗发生的条件和机制。以下将对上述自我欺骗理论作心理学实验检验。
3.实验和解释
上述分析从逻辑学角度给出经典自我欺骗的逻辑结构,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经典自我欺骗的发生是逻辑可能的。但是,逻辑可能事件不一定事实可能。因此,紧接着的问题就是:经典自我欺骗事实可能吗?下面将用心理学实验方法,检验自我欺骗的现实可实现性。
从条件1和条件2及其解释出发,我们可以合理地说明直观意义下知道与相信的关系。事实上,由于条件1的前件包含条件2的前件,因此,知道P者必相信P。同时,根据Agent获取证据的能力,还可以说明为什么不同的Agent对同一个命题会有知道、相信或不相信等不同的命题态度。但是,条件2毕竟将客观逻辑关系与主观的命题态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通过对经典“知道”概念的逻辑分析建立起来的,“知道”的定义也仅仅是认识论分析的结果。因此,我们将对条件1和条件2作心理学实验检验。本文通过条件2和定理2说明自我欺骗现象,因此要考察自我欺骗的现实可实现性问题,还需要对定理2作心理学实验。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的实验目的是:
(1)检验条件1:如果Agent关于P的证据集是完备的且它的成员均支持P,那么agent知道P。
(2)检验条件2:如果P的不完备证据集由Agent在某一时刻所能获取的所有证据组成,那么Agent在该时刻相信P。
(3)检验定理2:如果Agent具有支持P的不完备证据集,并且有支持的不完备证据集,且没有反驳P或者反驳的证据,那么Agent同时相信P和,B(P)和B()同时成立。
实验设计思路:为了有效控制关于某语句所表达的命题的证据集的完备性和不完备性特征,并避免不同被试的知识背景的干扰,我们采用图形认知实验方法。根据上文的理论,我们将被试判断静物图内容的心理过程描述为一个收集、运算证据的过程,判断的结果是对某内容语句的断定。条件1和条件2为Agent判断静物图提供了依据。图片本身是关于某物的证据集,若图片提供关于某物的完备证据集,则Agent知道“这是关于某物的图”;若图片提供关于某物的不完备证据集,则Agent相信“这是关于某物的图”。因此,在图片上区分完备证据集和不完备证据集的条件成为实验设计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由于即使是一张真实照片也难以表达一个内容语句的完备证据集,我们把一张能基本表达某事物主要特征的图,称为关于该事物的语句的完备证据集,如普通静物图。相应地,我们把一张只能表达某事物的部分主要特征的图,称为关于该事物的语句的不完备证据集,如两可图(三可图)。一张两可图(或三可图)是关于两个(或三个)不相容语句,语句P和Q(和语句R)的不完备证据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实验中区分“知道P”和“相信P”。我们预测,被试“知道P”和“相信P”的差别表现在排除干扰的能力上。我们将考察任务设计为看图做选择题的形式,若被试“知道P”,则表现为排除无关选项,选出表达图片的正确语句且准确率很高;若被试“相信P”,则表现为能基本排除无关选项,选出表达图片的正确语句,但是准确率与前者有显著差别。
鉴于以上分析,实验一通过对照组实验考察条件1和条件2,实验二为定理2提供实验支持。
3.1预备实验
目的:挑选出能准确表达两个图形特征的两可图以制作实验材料。(参见附录)
3.2实验一
目的:对照组实验,检验条件1和条件2。对于每幅静物图,如果被试成功选出正确答案,那么实验结果支持条件1;对于每幅两可图,如果被试成功选语句P或语句Q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选不相关语句的百分比,那么实验结果支持条件2。
被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50人,组1(男12,女13),组2(男12,女13)。
材料:材料1和材料2。
任务:在计算机上依次显示20幅图,要求被试看图,根据每幅图下的选项做选择题时间不限。
结果:表1和表2分别列出两组被试对静物图做出正确选择的情况。
结果表明,对于每一幅静物图的平均反应正确率都在90%以上(见表1);50名被试中,答对十幅静物图的有31人,占62%,答对九幅以上的有47人,占94%(见表2)。因此,可认为条件1得到实验结果支持。
表3和表4分别列出对每个两可图(图2、6、7、10、11、13、16、17、19和20,其中图6是三可图),组1被试选择语句P和组2被试选择语句Q的比例以及卡方检验结果。
表3 组1被试选择句P的比例及卡方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对于所有两可图,虽然被试判断两可图的准确率均低于静物图,但是,组1被试选语句P和组2被试选语句Q的百分比都显著大于选不相关语句的百分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于三可图(图6),组1被试选语句P的百分比与选不相关语句的百分比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选语句P选项的被试占样本的64%,超过了机率水平(50%);而组2被试选语句Q的百分比都显著大于选不相关语句的百分比,且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可认为条件2得到实验结果支持。
3.3实验二
目的:考察定理2,如果被试对两可图选“C两者都是”(三可图选“D三者都是”)的百分比显著高于选语句P或语句Q(或语句R)的百分比,那么证明被试把该图形作为支持两个不相容命题的证据,从而相信两个不相容的命题。
被试: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50人(男26,女24),均未参加过实验一。
材料:材料3。
任务:在计算机上依次显示20幅图,要求被试看图做选择题,时间不限。
结果:表5列出被试对两可图选C(三可图选D)的比例以及卡方检验结果。被试选C(或D)的百分比都高于选语句P或语句Q的百分比,且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可认为定理2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
表5 被试对两可图(或三可图)选择C(或D)的比例及卡方检验结果
*表示p<0.05;**表示p<0.01。
3.4解释和说明
实验一结果支持条件1和条件2。现在考虑实验二的结果如何为定理2提供支持,即被试同时相信两个不相容语句与被试同时相信两个矛盾语句之间的关系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些具体分析。根据文献(Ju Shier,1999),一个语句的否定可表达为与该语句不相容的所有语句的析取。设S={P1,…Pn}为所有与P不相容的语句的集合,故有:=P1∨P2∨…∨Pn。对于两可图,根据它提供的证据,排除了P2,…Pn为真的可能;在此条件下,为真当且仅当1为真。因此,确定B(),只要考虑证据与1的关系即可。上述结论可推广至三可图情形。鉴于以上分析,实验二结果(见表5)支持被试同时相信两个不相容语句,该实验为定理2提供实验证据。
综上所述,本系列实验为条件1、条件2和定理2提供了实验支持,说明本文给出的知道一个知道语句或相信一个信念语句的条件不仅是认识论和逻辑分析的结果,而且还得到科学实验的支持。实验结果为经典自我欺骗可以无矛盾地实现提供了实验证明。
结论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和心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为经典自我欺骗提供合理解释。一方面,我们从逻辑学角度出发,运用概念分析和演绎推理方法给出一种基于证据的信念理论,说明自我欺骗的逻辑结构,解决自我欺骗悖论,指出自我欺骗的发生是逻辑可能的;另一方面,我们从心理实验角度出发,通过设计并实施两可图认知实验证明了根据本文给出的自我欺骗逻辑结构及自我欺骗发生的充分条件,指出它是基于证据的信念运算结果,克服了Mele(1997)提出的两个自我欺骗困境。因此,从证据—信念角度看,自我欺骗可以没有矛盾地实现。
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自我欺骗问题的解决,更在于对认知领域研究方法的探讨,本文以自我欺骗问题为例,展示了逻辑分析和心理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优势,认为该方法可能是研究认知问题的一种新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
附录
材料1 以语句P和一不相关语句组成A、B两选项配在每幅两可图(或三可图)下;以对静物图的准确描述和一不相关语句组成A、B两选项配在每幅静物图下。
材料2 以语句Q和一不相关语句组成A、B两选项配在每幅两可图(或三可图)下;以对静物图的准确描述和一不相关语句组成A、B两选项配在每幅静物图下。
材料3 以语句P、语句Q和“两者都是”组成A、B、C三选项配在每幅两可图下;以语句P、Q、R和“三者都是”组成A、B、C和D四选项配在三可图目标图下;以对静物图的准确描述、一不相关语句和“两者都是”组成A、B、C三选项配在每幅静物图下。
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与个人资料无关的图形认知实验。请看图做单项选择题,每幅图下都有A、B两个选项(问卷3为“多个选择”),在你认为与该图内容吻合的选项上打“○”。做完一题后请按‘空格’键,计算机将显示下一幅图。不得不选,凭第一感觉真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