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建筑行业有很大影响的科技是BIM技术,BIM技术是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其中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总结,并从工程造价的数据积累、支持不同维度多算对比分析、提升项目造价数据的时效性三方面,论述了BIM技术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引言
当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良好运转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其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信息不对称、信技术标准低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落实度。而应用BIM技术则可以构建完整的工程信息数据模型,估算建筑工程造价,加强造价管理有效性。
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及BIM技术概述
我国在建国初期,才建立了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初期引进前苏联的一套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1957年颁布了《关于编制工业与民用建筑预算的若干规定》,通过不断改进发展,建立了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工程量清单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目前,造价管理处于定额和清单计价并存的模式。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直至竣工验收整个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与管理。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不同的参与方有不用的概预算要求,具体见图1。目前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缺乏类似工程的准确信息以及专业人才,技术经济论证不够准确,项目决策未发挥对工程造价的绝对控制作用。在项目建设其他阶段,参与方众多,建设周期长,造价工作繁杂,不同参与方的造价工作重复,不同阶段的造价信息脱节,造价信息共享困难,造价工作效率低。BIM(BuildingInformationMold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可以将包括建设项目功能要求、构件性能、参数信息等项目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项目参与各方可以共享的一个信息平台,提高建设项目各阶段之间的集成化程度。其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2BIM技术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影响
2.1BIM在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BIM就可以介入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在此阶段,可以实现对工程预算的精准控制。BIM技术的功能较为强大,包括数据处理和模拟等。在决策阶段,BIM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快速的提取相关的造价信息,包括材料、人工成本信息等,以准确的建立起建筑预算模型。
2.2在工程设计的应用要点
近年来,国内有统计数据显示:设计环节约占工程造价总体比例的75%,而工程设计环节应用BIM技术,能快速于数据库中获取工程前期建设数据,有助于实现设计限额的目标,对保证项目施工合理性及科学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BIM技术可视化功能,能及时审查设计期间各种缺陷,预防出现返工的情况,有助于控制总体成本投入。此外,从工程设计角度来看,其环节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及图纸设计等,特别是在BIM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应用于初步设计环节能实现与数据库之间的有效关联,在设计环节中快速准确拆分实物量,有助于提高限额设计的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支持不同维度多算对比分析
在整个BIM技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5D技术的应用已经显得稀松平常,也正是由于该项技术的加入,让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流程得到了全面优化,并将各个工程建设环节有效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数据的全面共享。除此之外,在5D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可以帮助造价管理人员从多维度角度考虑,实现造价管理数据的全面收集,之后将自身建筑工程之中有价值的造价信息筛选出来,实现信息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也是提升造价信息准确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整个来看,5D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整个信息数据的安全程度,实现对造价管理信息的有效跟踪。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人员对nD技术理念进行了全面研究,旨在将主体信息闭塞问题彻底解决,并实现对众多维度的信息和对比。从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角度来说,BIM技术的应用显得极为重要,可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进展,确保建筑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强化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发展。
2.4BIM技术在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
在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需要自行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施工单位需要编制投标文件及投标报价。在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中,一般是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需要根据二维图纸利用算量软件建立三维算量模型,然后再利用计价软件进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施工单位为了核对甲方清单量的准确性,一般也会重新根据二维图纸重新进行算量计价,双方工作重复且花费大量时间。在设计阶段建立的BIM建筑模型也可以统计工程量,但是为实物工程量,不满足现行清单、定额计算规则的要求,目前,想通过设计阶段建立的BIM建筑模型导入算量软件导出符合清单计算规则要求的工程量有两种途径,一是按照算量软件与BIM模型见的模型建立交互规范建立BIM模型,二是通过一定的插件实现BIM模型和算量模型间的转换,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投投标工作效率,也实现了BIM建筑信息模型的一模多用。
2.5在施工环节的应用要点
在工程施工中,比如,资金使用计划、计量工程及变更工程等,均可以合理科学地利用BIM技术。以施工管理过程为例,相关施工单位将计划投资额视为目标值,对比目标值及工程具体发生值查找其总体偏差,分析偏差的发生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全面整合关联成本方面信息,有助于形成多算比稳健,为日后分析偏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效整改具体问题。同时,有机联系无线射频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及时获取波动的造价信息,便于及时审查款项进度。
2.6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要点
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内容就是明确工程项目最终造价。利用BIM数据模型,以及其与工程造价软件的整合应用,动态掌握多元化数据信息。在建筑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型中,结构构件属于工程项目数据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满足数据分析的基本需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分解工程任务量,根据内置构件的计算规则,快速计算工程量,实现“框图出量”。从某种角度来说,固定单价合同与固定总价合同的共同特征都是不需要调整结算环节各类构件的单价。由于工程量变化直接导致工程造价的变更,在应用建筑三维立体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应加入单价分析元素,确定进度款数额。与此同时,还可以生成完整且规范的工程造价资料,从而加强工程进度款结算的时效性与精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于现代化技术,而BIM技术的应用,属于是整个建筑工程发展进步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数据查询操作,进而将主体工作的快捷性和便捷性特点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文娟.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9(03):16+19.
[2]郭晓颖.试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144-145.
论文作者:李贞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技术论文; 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