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分析论文_蒋广勇

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分析论文_蒋广勇

枣庄市公路管理局 山东枣庄 277800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公路绿化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中的关键环节,并且高速公路的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有保障行车安全的作用,因此在公路工程的应用中较为广泛,本文就主要针对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公路绿化;行车安全;典型影响;措施分析

引言

公路绿化主要是在高速公路的非行车道路上进行的植被的种植等绿化形式,科学的道路绿化可以有效地保证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道路景观,缓解水土流失的情况,减少高速公路的行车噪声,还能保持行车司机的视觉享受。

1.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分析

1.1高速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积极影响

1.1.1丰富道路景观,减少疲劳驾驶

在高速公路上种植绿色植物可以创造强烈的色彩感和艺术效果,增强公路建筑的观赏性。在高速公路的行车中,驾驶员通过长时间的驾驶处于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因此在驾驶过程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导致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公路的绿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视觉的差异,在行驶过程中道路两边的风景不断变化,从而不断地更换驾驶员的视野,减缓驾驶员的疲劳,让他的心情变得愉悦舒适,从而使得生命安全得以保障。

1.1.2诱导交通,保障行车安全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道路前方的景色会不断地更换驾驶员的视野,并且随着景色的变化能传递给驾驶员一些相应的道路行车信息,从而帮助驾驶员判定前方交通行驶状况。另外,在行驶的过程中,成片的道路绿化景象构成一道道优美的风景,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保证驾驶员的心情舒畅,达到诱导公路交通、保障行车安全的目的。

1.1.3提示标志作用

在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重要干线上回通过道路绿化的形式显示地区的变换,醒目的绿化标志可以提示驾驶员所行驶道路的地区,通过这种自然情趣的变化,让驾驶员大致了解自己的行程,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视觉疲劳,还可以利用植物绿化的形式提示驾驶员行车变换的方法。

1.1.4安全警示作用

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都会被涂上一米左右的白色物质,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夜间给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防止驾驶员因天色昏暗而驶离路线,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涂上一层白色物质还可以防止树木被害虫叮咬,起到保护绿色植物的作用。

1.1.5防眩作用

在夜间开车的驾驶员一般都会认为对面车辆的灯光非常眩目,从而挡住自己的视线。因此公路绿化的设计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主要做法是在中央隔离带上种植绿色植物,这样不仅可以阻挡迎面驶来的车上的灯光还可以遮挡辅路上的灯光,达到防眩的目的,降低驾驶员夜间行驶的危险性。

1.1.6加强隧道出入口的视觉效果

众所周知,在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较快,进入隧道时视觉上的光线将会产生较大的差异,而每个人对此的适应时间也不尽相同,据调查结果显示,能够在10s后恢复到正常情况下的人只占总体人数的64%,由此可见,隧道口处明暗的过渡不可忽视,种植适当的绿化植物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视觉适应度。另外,隧道口处栽种绿化植物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高速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消极影响

1.2.1影响防眩效果

公路绿化可分为中央分隔带植物和防眩板植物,相比之下,防眩板的效果更好一些,因为防眩板有着统一的规格,而中央分隔带的植物由于高度参差不齐导致防眩效果较差,致使驾驶人的行车安全问题存在隐患。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种植过程中由于选苗不当,后期生长的植物死亡较多,使植物之间的间隔过大,无法起到遮光作用;第二:在设计绿化植物时位置布局不恰当,致使驾驶员的视角与对面行驶车辆前灯的连线上无法达到最小角度,从而不能达到遮光效果;第三:后期的养护不到位导致植物大量的死亡,植物间隔加倍,防眩效果降低。再由于不同地域的湿度、温度和气候各不相同,适应种植的植物也不尽相同,导致植物段落性的死亡,这也是使防眩效果变差的重要因素。

1.2.2影响行车视线

(1)遮挡交通标志

绿色植物给人以视觉上的美,但它属于生长型植物,如果不定期加以修剪和养护,茂盛的枝芽和枝干将会挡住交通标志或者交通指示牌,致使驾驶员无法正确及时的看清交通标志牌上的内容,从而埋下了交通隐患。

(2)遮挡出入口、转角处的行车视线

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在公路转角和分岔路口处,而导致此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绿化植物。在修建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时,相关部门初期挑选的树苗相对来说都是较小的,对驾驶者的视线没有什么影响,但由于后期疏于管理,视线受阻等这些问题也会逐渐暴露出来。

1.2.3形成错误引导

通常情况下绿化植物都是种植在公路的两侧,但是有的植物就被种植在隔离栅外,道路两边不恰当的绿化会产生感官错觉,从而形成错误的诱导,驾驶员不能只凭借自己的经验,盲目的跟随绿化来驾驶。

1.3道路横向通视效果的影响

良好的道路通行横向通视效果可以满足驾驶员在交通行车过程中的视觉需求,因此在进行绿化带的设计时还应当考虑驾驶员的横向通视和斜前方的视野,但是目前很多的高速公路不能够满足这项要求。道路横向通视效果不好可能会给驾驶员带来心理压迫感,缩小驾驶员的行车视野,影响其对于交通的判断,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性。

2.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优化措施

2.1公路绿化施工要遵循行车安全的要求

保证交通安全是公路绿化的首要前提,其次再是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公路的范围涉及比较广,各个地域的气候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比较偏远的地带可以选择种植当地的树种,由于适应当地的环境,成活率也会比较高,还可以起到防眩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绿化的修剪与养护工作,避免因植物的生长而遮挡住重要的公路警示标志或驾驶员的视野,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2防眩优化

公路绿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眩,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防眩效果,就需要根据公路所处的不同地域来选择事宜的植物进行种植,并且要严格控制植株间的间隔距离以及选择的植株高度,其中株距和株高可以经过严格的计算来确定,避免因绿化设计不恰当而对防眩起到副作用。另外,还要对现场的事实情况进行勘察,据此来确定适宜的植株,从而达到更好的防眩效果。

2.3视野诱导栽植

据调查显示,公路的小半径曲线路段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带,因为此时驾驶员的视线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局限,无法了解前方的路况,致使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公路的这些地方可以采取诱导栽培,以此来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引导驾驶员行驶,但切记不能栽植过高的植物,避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绿化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减少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美化环境,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高速公路的绿化还可以推动公路建设的环保发展,在促进经济上升的同时提高生态建设,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们创造出绿色、美观、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从而让公路事业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殿凡.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5):100-101.

[2]杨少华.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及其评价[J].交通世界 (工程技术),2015(8):135-136.

论文作者:蒋广勇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典型影响分析论文_蒋广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