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设计院如何把握先机论文_郭维明,刘敏

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设计院如何把握先机论文_郭维明,刘敏

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淮安 223005

摘要:随着全球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国家大力发展BIM协同技术,BIM的理念逐渐被引入到建筑业领域中。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流的大型建筑设计院引领下,全国各个设计公司都在积极主动地了解这项在建筑设计界引起第二次革命的新技术。本文在讲述BIM技术中心思想的同时从设计院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该项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不同应用方向,并为建筑设计院如何走出适合自己的BIM发展道路提供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信息化数据;技术应用;建筑领域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11年,住建部就已将BIM协同技术列为“十二五”中国建筑业重点推广技术,2017年住建部为推进全国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标准建设顺利实施,在《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季度报表》中把BIM技术应用情况单独立项填报,需列明在设计、施工阶段集成应用BIM技术的工程个数,并在全国公示。时至今日,政府将设计文件是否采用BIM技术列入招标文件评分细则当中,并规定国家建设项目均应采用BIM技术等措施,这使得BIM技术的应用不再停留于书面和口头号召阶段,而是彻底和政府的绩效挂钩,这无疑在整个建筑行业中给BIM市场的发展添了一份加速剂。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完善,业主对设计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力成本的增加,设计人员流动频繁,设计门槛降低诸等多问题,建筑设计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这不得不迫使身处设计前沿高地的设计院、咨询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为占领市场新高地做好准备。

二、什么是BIM

主流的认识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理解,维基百科中是这样定义 BIM 的:即建筑信息模型,其中包含地理信息系统、几何学、建筑构件的性质、数量、空间关系等,同时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运用此模型可方便提取各系统、各部分的建材信息,实现以数字化的建筑组件为代表的实际建筑物中各构件。广义的理解中,有人认为BIM技术是一种三维设计理念,一切的三维设计软件都可以成为BIM系统的一部分,这种技术颠覆的是设计师从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的理念的革新,就像当年CAD电脑绘图取代手工绘图板一样;也有人认为BIM技术是一种数据管理的变革,建设者通过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共享,让协同设计融入设计的每个环节,设计不仅仅靠灵感创作,更是对设计全过程数据的精细化管理。

三、BIM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

3.1在协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BIM技术不同于CAD技术的本质在于它可以整合各专业在设计过程中的衔接。过去大型设计院在内部基于CAD软件构建企业级的协同平台,用来弥补在设计过程中信息传递不及时,避免造成重大设计失误,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造成设计流程的冗长。然而BIM建模是基于某一个软件基础上协同设计,例如Autodesk Revit利用软件的中心文件直接就可以做到各专业的协同设计,国内以鲁班为首的建模软件也可以利用云平台在设计初期协同各个专业,,减少了发生错误的概率,不仅提高了设计质量,更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在三维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

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倡导设计师从二维设计思维中解放从而转向三维设计的理念,这是对设计返朴归真的诉求。因为建筑本身是三维的空间,二维的图纸只是在现阶段满足建造流程的必要手段,而不是设计的最终成果。利用BIM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设计初期就将自己置身于设计当中,从三维角度审视自己的设计,同时也可以把设计内容全方位的展示给业主,使非专业的人员也可以充分了解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3.3在绿色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绿色节能设计软件中,往往是施工已经完成,再有专门的团队对现有图纸进行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将优化过后的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再出具相应的变更,是为了绿色设计而设计。然而BIM技术的运用,利用三维软件的互通,利用同一个建筑模型进行日照、光环境、风环境、采暖、节能等各项绿色建筑指标的计算,伴随在前期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真正达到绿色设计。

3.4在管线综合检查中的应用

随着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地下室等等工程设计,随着建设方对成本的精细化管控,传统的图纸交底已经不能发现所有细节的问题。随着BIM技术的应用,简单的碰撞检查、净高分析等交给了电脑计算,不仅解放了设计师,也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

3.5在辅助二维出图中的应用

如果说几年前,很多人可能会认为BIM就是通过Revit软件做一个模型,在评审会上给专家浏览整个项目的动画展示。而今天,各家软件厂商都在推广中提到一个词——“一键出图”。随着BIM技术不断的本土化,在适应国家审图体制的框架下,利用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出图已经不再是技术难题,一键出图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虽然用BIM不是为了出图,但出不了图纸的BIM也无法落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在室内装修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2002年,建设部颁布《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首次明确“全装修房”即“精装修”的概念。近年来政府在土地出让文件中应明确精装修房比例,逐步减少毛坯房占比,让新建住房一次精装修到位普及成为现实。BIM技术已经可以在模型基础上实现一键出施工图,一键出工程量清单,一键出效果图等等,颠覆了传统的装修设计,设计师通过软件可以迅速给业主提供量身定做的多套方案。

3.7在装配式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在北京,到2020年将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政府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将全面使用装配式建筑;在深圳,装配式建筑项目优先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设计-施工(D-B)总承包等项目管理模式,政府出台文件特别指出应当应用建筑信息模(BIM)技术,尤其是在设计、生产和施工阶段的应用。只有基于BIM正向设计的装配式建筑才是真正的装配式建筑。

四、BIM在建筑设计院中的发展前景

BIM技术引入国内建筑业至今,发展速度之快,应用程度之深,以至于二三线城市一批甲级建筑设计院不得不加快脚步建设自己的BIM设计团队。那么究竟在各家跟风发展BIM设计的背后,设计院的投入和产出真的成正比吗?

4.1对外在投标市场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范围更广更透明,另一方面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空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导致建筑设计市场给了大大小小的设计公司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县城办公楼建筑方案设计投标现场会聚集数十家大型甲级设计院。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出台的招标文件中将BIM技术纳入评标范围,这对于设计院增加技术竞争力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在技术领域占领制高点,才能占有市场一席之地。

4.2对内提高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院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市场瞬息万变,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唯一不变的确实设计质量。无论是过去CAD时代的第一次变革,极大的推进了设计产能,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是当今BIM浪潮下的改革,都是为了推动更优质的设计服务所应运而生的。BIM技术使设计师从二维设计转向三维设计,极大的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碰缺,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节约建筑材料和成本等等一系类的应用都是为了强化设计院本身的设计能力。所以,运用BIM技术从长远来看也是设计院必须要掌握的资本。

4.3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的协同管理理念

从国内现阶段BIM技术在设计院使用现状来看,最早接触并使用BIM技术的企业往往是最早开始实行CAD二维协同平台的大型设计院。他们已经尝到了数据管理理念的甜头,对不同项目,不同地点,不同设计师利用协同平台,可以在同一时间沟通图纸问题。而BIM技术带来颠覆性改革就是它能够打破专业间的壁垒,甚至在模型足够精细、所包涵的数据足够全面的情况下,可以真正做到贯穿建筑建造的全生命周期。

五、建筑设计院如何利用BIM

5.1找准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BIM可以做很多事,作为建筑设计院本身要结合实际,找到合适的BIM应用点才能事半功倍,这往往与设计院业务来源和市场要求分不开。设计院初期运用BIM技术,需要找准着力点,在某项领域中将BIM技术运用到行业首屈一指,才是合适的发展道路,路才可以越走越宽。例如某设计院依托本地市场,以施工图设计为主要业务,BIM技术作为提升各专业设计图纸的质量可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利用一线施工图设计师建立一个全专业的BIM团队,服务公司各个项目,极大的提升原有土建部门的设计图纸质量,为企业在本地区域范围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再例如,政府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传统设计方法已经达不到单体装配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院集中力量发展基于BIM设计的装配式设计,提前占领设计高地,抢占市场先机。

5.2企业领导发展BIM决心不动摇

当下在任何一家招聘网站上都可以看到设计院在招聘设计师,其中BIM设计师的年收入往往要高于同专业同工作经验的其他岗位。设计院愿意花重金投入是设计院发展BIM的前提条件。团队建设初期,人才的流失是对团队最致命的打击,从设计一线培养BIM设计师,逐步改变设计师们的理念,需要团队领袖坚定的支持。如果只是一味跟风,短时间招聘几个BIM设计师组成设计小组进行BIM辅助设计工作甚至是辅助投标工作,这样的BIM只能是假BIM,必然是不能长久的。

5.3实时掌握技术发展方向灵活运用技术

BIM是一项新技术,除了在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有较快发展外,其它很多地方才开始起步,市场还没有形成。设计院发展BIM技术,培养BIM技术人才,需要多走出去了解行业新动态,与应用BIM技术相对成熟的设计院交流学习,与国内各类软件研发机构合作,实时掌握新的技术,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后来者居上。

六、小结

《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六千多字的篇幅中有9处提到BIM,可以说2011年算是中国BIM的元年。2017年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一年也将是BIM技术在中国建筑业的奇点之年。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有幸经历着这一次伟大变革,必定要在其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亚斌.BIM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实现[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9).

[2]张德海、韩进宇、赵海南.BIM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建筑协同设计[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6).

[3]祝连波, 田云峰. 我国建筑业BIM研究文献综述[J]. 建筑设计管理2014, (2): 33-37.

[4]吴吉明.BIM的本土化机遇与应对策略[A]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及房地产企业中协调国际会议2010:30-32.

[5]李林鹏.BIM技术在工程各管理环节的应用实践 [J]建筑施工2016,38(9):1286-1288.

[6]龚越,方俊.基于BIM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精益协同发展[J]施工技术2016(18):38-42.

论文作者:郭维明,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BI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设计院如何把握先机论文_郭维明,刘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