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心理辅导论文,团体论文,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版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这些活动许多改编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设计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出发,结合成长的需要,旨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本文就班级团体的特殊性,以及在思想品德课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一简单阐述。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源于上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并把这种理论从个体扩展到了团体。团体心理辅导由心理咨询师根据来访者问题的相似性将来访者组成团体,或来访者自发组织,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问题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把团体看成一个微型的社会,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参与者愿意尝试各种行为,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团体成员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觉察,并获得其他成员在团体中对其觉察的反馈,经由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团体还可以培养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归属感,从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从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延到对整个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治疗,而是为了促进个人的成长,所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人力咨询管理等领域。
二、班级与心理辅导团体的异同
班级与心理辅导团体的性质不同,有其独特的文化或氛围,所以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有很多优势,但相应地也有一些限制条件。
1.人数。
心理辅导团体的成员数一般不超过10人,以8人为宜;而一个中学班级则往往有40-50人。团体的大小会影响团队效能。一个团体如果人员过多,容易造成学生意见分歧或分工不均,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表现机会,沟通也不容易,团体凝聚力很难建立。另外,人多了,分散到每个学生的可用时间就少了,结果讨论和学习只会流于表面,不够深入。而团体内人数太少又会导致每位成员的负担较重,也可能会出现单独表现的情况。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上,如果要应用心理辅导活动,就需要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恰当的分组应该是足以产生多元意见,同时又不会太多人,每个人的说话都会被留意到,都不会被忽略和漠视。基于以上条件,每组人数以6~8人为宜。
2.团队成员的熟悉性。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成员之间本应该是互相不认识的,成员间不能存在任何形式的利益关系,这样成员间才能更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但是班级里的学生是相互认识的,这种熟悉性有利有弊。学生在活动初期省去了彼此熟悉的过程,可以比较快地切入主题,节省时间。
但这种熟悉性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由于同学之间相互认识,彼此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所以无法完全坦诚分享。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之前,会先思考自己所说的东西是否会让其他同学对自己有消极负面的评价,所以很多时候说出的东西都是经过加工和修饰过的,并非他们的真实体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乐音、噪音”这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有让学生站到班级中间,其他学生轮流说出该学生缺点和不足这样的环节。由于学生之间以后还要继续在一起学习生活,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直接指出同学的真实缺点,而是找一些无关紧要的缺点来敷衍。
其次,在班级中有很多小团体,学生之间的交往程度并非完全相同,有几个学生关系特别亲密,经常会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小团体。来自小团体的成员彼此非常熟悉和了解,如果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分组的话,他们就很容易凑到了一组。如果一个小组中,好几个成员都来自同一个小团体,那就会影响团体的互动,甚至排斥非该团体的同学。所以,在分组的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尽量鼓励学生与不熟悉的同学交流、分享。
分组需要慎重考虑班级特性,经过评估后再决定采用高同质性或低同质性的分组方式。高同质性的分组方式指的是将平时关系就比较好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凝聚力强,但也可能造成班上小团体间的对立。低同质性分组方式指的是将平时差异较大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可以使学生重新认识班上的同学,在讨论中也会产生很多不同想法的碰撞,但也可能出现组内学生意见不和,削弱团队竞争力。
进行分组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维持一个学期的固定分组,以培养学生同舟共济、有始有终的良好品质。教师也可以在学期结束前进行评定,使学生更努力参与。适度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可以使学生更喜欢团体心理辅导。
3.团体动力。
一个心理辅导团体的动力来自于团体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真诚的沟通与分享,以及良好人际交往的氛围。班级心理活动的动力与心理辅导团体的动力类似,主要来自于班级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在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把共同建设集体、培养合作精神列为单独的一章,足见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要促进班级团结、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最重要的是树立明确的班级共同目标。学生认同班级的共同目标的话,就会努力融入集体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只有大家都希望这个班级整洁有秩序,彼此相亲相爱,并以学习为重,才会同心协力,爱护这个团体,并在团体中得到成长。
所以,在开展班级心理活动的初期,要确定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需要通过民主的过程,让所有学生讨论决定,并让他们参与到决策、执行和监督中来。而选择目标时,尽量使用“同学之间友好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正面、积极的语句,避免使用“不打架、不骂人”这类消极的词汇。
三、进行团体心理活动的注意事项
除了上面提到的,因为团体心理活动与心理咨询间存在差异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外,在学校里,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明确界定班级心理活动的性质。
团体心理活动的授课形式、评价方式比较特殊,既不同于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和主题班会也有区别。所以,在进行活动前,就要卸下学生的思想包袱,明确地告诉他们,在活动中不需要背东西,也没有考试,只要全心全意投入就可以了。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体会和感受,也就是情绪上的变化,而不是去记住什么道理。
在团体心理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活动的组织管理者、知心朋友的角色,与其他课程中的教师相比,不具有权威性。在进行活动时,教师甚至可以参与其中,可以随机选取一名学生作为领导和组织者。
2.客观环境。
团体心理辅导理想的活动场所,应具有自由、舒适、安全、没有不必要的骚扰、宽敞、空气流通、气温适当的气氛。一般的教室都能满足这些条件。教室的桌椅可以活动,能够摆成任何形状,这样灵活性就很大,方便分组活动中学生的交流。
安排课堂环境是班级心理活动的良好开端,桌子如何安排、每个学生的座位如何安排等等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般来说,在进行分组活动和讨论时,最好把桌子撤到一边,用椅子围成小的讨论圈,圆圈要正,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的全身,这样可以避免沟通的“死角”。在活动的过程中,还要保持交通区的宽敞,避免小组之间挤在一起,另外还要确保活动需要的材料或设备容易取到。
班级团体活动里包括很多肢体运动,有时气氛会非常活跃,所以在教室进行活动时一定要控制住局势,以免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如果教室空间不足,有些活动可以在操场上进行,但要规定活动范围,小组内部不能松散;另外,几乎所有包含肢体运动的活动都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讨论和分享感受,所以周围不能有太大的干扰,这样学生才能专注于自身体验。
3.合作与竞争。
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气氛会影响团队的绩效,合作型团队的绩效比竞争型团队的绩效要好得多。由于存在考试成绩的压力,一些学生之间会产生竞争关系,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团体心理活动要创造的是一种真诚、开放、信任的无竞争气氛,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能卸下戒备,与别人合作,安全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实现个人成长。
在团体心理活动中,经常会进行一些分组活动,有些可能需要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赛。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竞赛应该与辅导活动单元内容有关,不能纯粹为了比赛而比赛。分组活动竞赛本身是方法而不是目的,进行各种活动前应先说明活动目的,使学生了解活动本质。过多的游戏和比赛,会使学生过度强调胜利,忽略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和目的。
另外,如果学生在某次团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的竞争过于激烈,教师就应该在下几次活动中以非竞争的活动方式,加以缓解。
4.时间的控制。
由于人数所限,班级心理活动需要把全班分成很多小组。有的小组里的成员都比较活跃或各执己见;而有的小组里的成员则不健谈,或很容易达成一致。这样,各小组活动的时间可能就有很大差异,有的组很早就结束,有的组则会无限制地讨论下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讨论前事先跟学生约定好时间,固定讨论10分钟或15分钟,最好把每个人大概的发言时间都定好,这样可以防止有的学生一直发表意见而占用大部分讨论时间。
班级心理活动可以穿插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在课上抽出20或30分钟来进行活动,也可以整节课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心理活动。但不管怎样,一般每次时限最好不要超过1课时,青少年会因为耐力不足无法集中精力,过长的活动时间只会事倍功半。
5.建立长效机制。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塑造并非一两次团体心理活动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团体心理活动中体验到一种温暖、安全的氛围,可以自由分享,朝积极方向成长。然而一旦离开了这种环境,这种良性的思想和行为就可能受到扼制,表现不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完全依赖有限的几节思想品德课程或几次团体心理活动,而必须渗透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班主任、家长、思想品德课教师及其各科任教师都应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