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内容: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模式论文,内容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09)10-0036-03
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里(Thomas Carlyle)曾说“世界史无非是伟人们的自传”,而这一理论如今不得不面临着挑战。Web1.0时代,门户网站始终控制着互联网的流量,而这一现象,在以博客、搜索为代表的Web2.0时代走到了尽头。根据2009年最新一期的Alexa网站排名数据显示,中国流量最大的网站是百度,其次是腾讯。更有趣的是,在百度的总流量中,百度贴吧以14.5%的份额位居第二;在QQ的总流量中,QQ空间以21.1%的份额位居QQ流量的第一位。[1]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信息资源,以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受到了挑战,而全民创造微内容的时代即将来临。
从上述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伴随微内容的日益盛行,使得基于“微内容”的各种互联网应用也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有很多已经用于商业用途。不过,由于微内容所特有的“离散”特点,海量的微内容不能得以很好地聚合与分类,很多微内容还淹没在信息资源的大海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关于微内容的研究,国内并不多,大多以简要介绍为主,缺乏系统性的阐述。本文通过介绍微内容的概念、特点、应用、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能给大家带来关于微内容的全方位认识。
1 微内容概述
1.1 微内容的概念
微内容,是相对于“宏内容”而言的。所谓的宏内容,是指由传统媒体所制作的内容,由专业人员在专业机构中制作,并通过专门的渠道发布。而由众多个体生产的内容,与海量的宏内容相比,至少在目前要逊色不少,故称作“微内容”。
微内容(Microcontent)最早来自于Jakob Nielsen。[2]出现了Blog之后,微内容也就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学者Cmswiki对微内容给出这样的定义:“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等。”[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则说“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比如,博客中的一篇日志;当当网上的一条读者书评;维基百科中一个条目的修改;Flickr中的一张照片;美味书签中一个收藏的网址;小到一句话,大到几百字,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甚至是网民每一次的“顶一下”和“踩一下”,这些都是微内容。
1.2 微内容的特点
(1)去中心化
大众传播中,信息接收者只能被动接收来自信息源的信息,而在Web2.0环境下,信息接收者也能生产出信息,成为信息源。以前由少数信息生产者控制的、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步转向以大众生产的方式。因此在短时间内便能产生海量的微内容,势必导致去中心化。
(2)社会性
社会性,并非仅仅指的是目前日趋火热的社交网站,社会性是Web2.0服务所具有的普适性的特征。比如像豆瓣上的一条评论,也会显示有多少个回应;一个feed有多少人订阅等等。而支持社会性特征的,离不开微内容的结构化、开放性。XML的广泛应用,可以将微内容很好地进行聚合、迁移和管理,同时,使微内容得到很好的重用。
(3)原创性
这些原创性的内容,过滤了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自己个体的角度来阐述事物。现如今,大量重复的内容充斥互联网,对信息服务提供商(如网站)来说,能够提供原创性的内容无疑是最受访客欢迎的。对某个产品的一条评论,对某篇文章的一个回应等等这些微小的原创内容,通过聚合以及分类,形成了巨大的力量,影响到用户。
(4)微内容可以聚合成海量的内容
先前处于边缘化的信息,诸如个人信息、一条评论等,都淹没在了主流媒体的信息海洋中,而搜索引擎、网络标签tag等的出现,使这些边缘信息得以聚合和重视,凝聚成了巨大的力量,对信息的垄断和独占发起了挑战。同时通过微内容的聚合,形成了强大的“话语场”,话语权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任何微小的信息,都将会被发现和重视,走进公众的视线中,引发舆论的讨论,甚至能影响到行政机构的决策。
(5)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多向互动
用户可以自由地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如目前日趋火热的社会网络SNS。个人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而是作为主体参与到了互联网中,这就为针对事物提出“异见”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人际网络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将原本属于个人的“微内容”放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还原了人类原初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交流方式,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基于诚信的多向互动,反馈即时。这就减少了假消息传播的可能性,使信息更真实可信。[4]
2 微内容的聚合技术
在现实的网络世界中,那些为我们所关注和议论的、已经显露头角的内容,只是巨量、杂芜的网络内容的“冰山一角”,而网络的决定性的价值却在于那些巨量、杂芜、价值意义模糊的“微内容”本身。不理解“微内容”,就无法深刻把握网络的真正价值,而对于“微内容”的有效“聚合—使用”则是网络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5]
(1)搜索引擎
微内容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产生的,不过长期以来,微内容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当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广泛使用以后,微内容的价值才逐渐得以体现。Google等搜索引擎就像一个简单而巨大的聚合器,将犹如无数散沙一般的微内容聚合到一个关键词之下。仅通过一个关键词,便能将聚合在该词下的微内容全部呈现,正是这些搜索引擎的流行,使散落在互联网中各个角落里的微内容得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2)Tag(网络标签)
Tag数字资源系统中,用户运用自由词汇,以个人化、社会化标签自由标注(Free Tagging)信息、协同分类的方法,称之为通俗分类法,即Folksonomy,这个词由信息构建专家Thomas Vander Wal在2004年首次提出。[6]信息的创建者可以为每篇资讯添加一个或者多个Tag(标签)。事实上,将信息以Tag标注,是一种元数据的建立过程,元数据建立以后,与其他用户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也会增多。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网络微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为增加。
(3)RSS
大体上而言,RSS主要有两种解释: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易的聚合);Rich Site Summary(丰富的站点摘要)。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发布一个RSS文件之后,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可以直接被其他网站调用,并且由于这些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用。RSS的出现,对互联网内容的浏览方式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微内容的开发与利用
微内容以其独有的特点在互联网中大展身手。各类基于微内容构建的网站以及基于微内容的商业模式也是层出不穷。目前主要有以下四大类型的应用:
(1)分享网站
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重复内容,使信息的可用性大大降低,而对原创性内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微内容的原创性,使得分享类的网站大受欢迎。用户对某一产品发表自己的使用心得,或者为某一产品(服务)打分,这些微内容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心理,而不受媒体以及主流意识框架的影响,经过聚合之后,能够对这一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评价,对其他人有着非常好的参考价值。分享类的网站发展非常迅速,比如大众点评网、豆瓣等,都已经成为网民们耳熟能详的网站。而微内容的应用,也被众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借鉴,在亚马逊、当当、京东商城等B2C网站上,几乎每一个商品的介绍页面上,都有用户对该商品的简单评论,有的还有评分。假如某些商品的口碑较差,销量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见,微内容聚集起来所形成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的。
(2)贴吧
贴吧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互联网应用。与传统的论坛不同,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创建一个贴吧,而自己便成为这个贴吧的吧主。贴吧上的信息多以口语为主,比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哪个体育场举行”。传统的检索,可能需要利用检索式“2010 and广州亚运会and开幕式and体育场”来检索,费时费力。而由海量的接近人类自然语言所聚合起来的信息,使得信息检索更为快捷、有效。
(3)Wiki
与博客所崇尚的个人创造内容不同,Wiki则强调多人的协作。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探讨。Wiki,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创造微内容中来,同时,会让每一个细小的点参与,所展现的是群体对微内容的贡献。Wiki的发展非常快,世界上最大的Wiki站点是Wikipedia(中文译为维基百科),2007年9月9日,英文版的维基百科发布了它的第200万个条目。维基百科全书共有250种语言,各种版本的维基百科合起来超过800万个条目,远远超出了诞生于1768年的《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
(4)博客
博客是目前最大的个人微内容生产地与展示地,它提供了一种简易的傻瓜化的个人信息发布技术和发布平台,让任何人书写和摘取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流传。根据2009年1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在中国2.98亿网民中,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亿人。[7]博客诞生于互联网门户最鼎盛的时代,但其却走出了一条与门户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鼓励创造个人微内容,并着力经营这些内容。博客是第一个将目光由抄贴传统媒介原创性内容转向依靠网络力量自生产,从而拉开Web2.0的大幕,并以实践成功提供了对互联网价值重构的诸多思考。[8]
(5)微内容与科学研究
微内容不仅广泛应用于商业网站上,同时在科学研究中,众多的微内容聚合也是不容小视。以图书情报为例,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图情博客圈”“竹帛斋主”“图林老姜”等,一个主题下会聚集很多的评论,一条条的评论聚合起来之后,能够让我们对该话题有一个非常全面的理解。同样,如果主题是关于某一个研究项目的,而这些微内容的聚合对该研究项目是大有裨益的。
4 结语
微内容,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不断发展,并日趋体现出其作为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潜在价值。不过,由于互联网上存在这些数不清的微内容,不可避免地将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只是海量微内容中的一小部分。由于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微内容不能得以共享、聚合与利用。一方面,内容提供商(ICP)应该采用公共的标准来发布共享的数据,如输出符合标准的XML。另一方面,提供内容聚合的机构也应统一标准。这样,内容提供商可以将共享的信息提供给众多的聚合机构,同时聚合机构也能获得海量的微内容,从而将这些微内容发布、共享以及利用。
虽然目前的“宏内容”要比“微内容”显得强势,然而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源于观念的引导,而观念则源自现实需要和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洞察。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参与时代”“去中心化”以及“个人门户时代”正在或即将成为网络时代不可逆转的主题。每个普通人都掌握着信息生产工具,他们是网站内容建设的参与者和生产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他们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甚至决定着网络媒体的未来。[9]微内容时代的来临,信息服务模式也不得不做出变化,无论是信息的生产还是传播或控制,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