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电力企业正在逐步实行电力自动化系统,这使我国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在所取得的成绩背后,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仍有一些问题,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对策,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些安全控制问题主要存在于电力系统的设备、网络、电源等三方面。本文从这三方面出发,具体阐述这些方面存在的安全控制问题,同给出对策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
引言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变电站系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修复功能越加强大,使得人工从变电站值班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无人值班。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出现则要求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力自动化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业化水平,我国电力系统也跟随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愈加复杂的自动化技术给电力系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安全控制问题。
1 安全控制问题
1.1 设备中的安全控制问题
电力自动化设备可以自行运转,不需要太多人工介入,所以这要求自动化设备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运行状态。但电力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对外在环境有着很高要求,加之某些设备受技术或资金影响,配置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所以全天候运行会使得这些设备长期处于一个超负荷状态,加速了设备老化的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留下了安全隐患。
1.2 网络中的安全控制问题
对于我国现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系统来说,主要分为厂站端和主站端,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送主要依靠模拟或者数字通道。若是厂站端因某些因素而被木马感染,则会直接造成厂站端系统瘫痪。而瘫痪的厂站端无法与主站端进行信息传送,使得主站端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从而产生不良影响。现在我国厂站端和主站端之间的基础通道为TCP/IP,这在满足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厂站端与主站端之间日益增加的信息量传输,同时也增加了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主站端来说,它控制着整个区域的变电站。主站端主要采集区域内变电站实时传送的信息,并且也对区域内变电站进行监督和控制。加之我国现在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所以主站端的地位也就愈加重要,我们必须要重视主站端的安全控制。若是主站端被木马感染,则会对区域内变电站失去监督和控制,这可能会造成区域内电网崩溃,造成损失。为了及时修复主站端、减小损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投入人力让主站端恢复正常运行。若是修复不彻底,则又会使得主站端无法运行,使得电网变得薄弱,极易扩大事故。
1.3 电源中的安全控制问题
支撑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设备的运行需要稳定电源,为防止停电时电力自动化系统瘫痪,我国目前临时电源是UPS。但是部分单位的检查和维修制度不够完善,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时会忽略对UPS,导致不能及时发现UPS的问题,为电力系统埋下了安全隐患。电源接线也是电源安全控制问题中的一个比较重视但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服务器供电采用的是三组电源。三组电源进行供电时,若是其中一组电源掉电,服务器也能在其他两组电源的供给下正常运转。若是两组电源掉电,则服务器可能会因供电不足而自行关闭。但是在对电源进行组装时,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分配板的接线不够重视,所以极易导致接线出错,仅有一组或是两组电源有效。这也会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控制造成威胁,不利于自动化设备地安全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相应的对策
2.1 设计方案
为了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我国一般采用以下设计方案。首先是分布式结构,这种设计方案是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的信号如控制、检测、修复等在单元内处理成数据后,把数据通过模拟通道传送至电力系统中的控制设备。这些单元在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受各自的影响,从而方便对其进行控制。第二个设计方案是为了在不同的电网环境中能适应自动化的要求,所以注重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发展。第三个设计方案是简化电力系统中的接线,这需要电力系统更换传统的继电器,将新型多功能继电器运用在电力系统中。此外,设计人员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设计方案设计时,可以出于方便电力系统操作和使用的目的,适当地加大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并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2.2 注重自动化设备
在我国,电力系统属于高危行业。若是操作失误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极易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了降低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威胁,我们必须要重视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我们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设备的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降低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发生几率,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电力企业领导应加强对设备的重视程度。在引进先进的高质量自动化设备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企业内已有的设备进行检查和养护。若是发现已有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维修;若是设备老化,则要及时更换。
2.3 发展技术
我们要积极将自动化技术融入电力系统中,这样才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基于我国缺乏专业人才的现状,我国很多先进的电力设备均来自外国,这不利于我国自身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虚心接纳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同时也要在本国积极培养人才,大力发展本国的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关键部位,对其安全性、实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具有足够的重视程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安全控制才能得到保证。这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大在设备设计生产中的投入才能实现。因此,首先,要加大投入资金,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使用单位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采购,保证采购设备的质量和实用性满足需要;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审查力度,对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检查应当严格,杜绝不符合质量和使用要求的设备投入使用,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管理工作水平;最后,对于使用中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应当加大维护力度,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检查频率,加大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的运营维护投入。
2.4 完善企业制度
我国电力企业制度还不足够完善,这极易引发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安全。首先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这有利于各部门、各工作人员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能使得各项工作按照制度进行,减少出错几率。其次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这有利于设备的护养,同时也能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降低因设备故障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总之,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生产效率,以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但只有解决安全控制问题,自动化技术才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发挥出最大作用。所以我们要把如何在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当成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利.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7,23(6):7.
[2]朱淋,徐秀英,肖中图.浅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J].科技风,2010,25(4):92.
[3]张晗,张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前景[J].科技传播,2013,30(4):366.
[4]叶葱,赵中山,张登友.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172-173.
论文作者:王芳,李保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主站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电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