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峪村“股份制改革”记述_股改论文

高家峪村“股份制改革”记述_股改论文

挂甲峪村“股改”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改论文,实录论文,挂甲峪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龄股、户籍股、地树股、计划生育股、精神文明股……”如今,北京平谷挂甲峪村民谈起“股”来个个头头是道。依靠农村股份制改革,挂甲峪村大力发展旅游、工业、农林等产业,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600元,人均分红9000元。

背景:昔日穷山村率先“吃螃蟹”

挂甲峪村地处平谷北部深山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京东著名的生态村。20年前,这里曾被称为“荒山秃岭鸟不栖,有女不嫁挂甲峪”。时至今日,挂甲峪发生了巨大变化,“股改”不但为挂甲峪带来了农村资产的快速增值,还引发了生产理念的更新与生产方式的转变。

说起实行农村股份制改革的初衷,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说:“村民最大的资产是地和树,以前承包到户,意味着村民都是个体经营,市场意识弱,形不成合力。”相应的,村集体实力也得不到壮大,只能看着村民致富乏力干着急却使不上劲。

一个手指软弱无力,握紧拳头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挂甲峪决定将地和树全部收归集体管理,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采用公司运营方式,彻底颠覆传承了上千年的农村个体生产方式,成为京郊首批“吃螃蟹”的村之一。

目标:从5000到20000

2001年,挂甲峪的股改方案一经推出,就在这个小山村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有村民提出质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地让别人经营,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有的收入稍好点的村民担心说,股份制可别成了吃“大锅饭”。归根结底最终的焦点是,农村股份制也好,责任制也罢,对村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民的地里要能结出真金白银。

挂甲峪股改的“掌舵人”、股改方案的制订者张朝起说出了股改的目标:五业促发展,人均双万元。2001年挂甲峪人均收入5000多元,按照张朝起的承诺,9年后,也就是2010年前,挂甲峪人均收入要翻两番,年增长率近20%。

张朝起靠什么支撑股改的目标呢?

张朝起说,股改后的收入来源主要分四块:分红、土地租金、工资、民俗接待收入。其中变数最大的是分红,最稳定的是土地租金,每人每年能拿到1000到1200元的租金。

张朝起为挂甲峪村民编制了一个十分美妙的梦,他的股改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赢得了全村百姓赞同。

股改:村民变股东

挂甲峪村成立了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直接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制定村内各项发展规划,聘请专门人才进行经营管理,完全实行企业化运作。监事会负责监督村集体企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与分配方案。

实行农村股份制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挂甲峪村人人变股东,户户可分红。挂甲峪把所有村民的资产集合起来交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成立了天甲旅游公司、天甲工业公司、天甲农林公司、天甲物业公司、天甲建筑公司5个股份公司,安排村民就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形成了规模效益。

村里每年召开一到两次股东大会,通报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公布分红方案。以前开村民代表会,“上座率”不足70%,现在开股东大会,会议室坐得满满的,村民们全都聚精会神,等着披露“重大事项”。张朝起说:“因为人人有股份,集体的发展和效益同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村民哪有不关心的道理?”

分配:挣一块分一块五

农村股份制对挂甲峪村民来说像个魔盒,放进去一个,变出来许多。挂甲峪村集体资产由2001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8亿元。2009年,尽管面临金融危机,挂甲峪村人均纯收入却达到22600元,远远高于全市11986元和全区10870元的平均水平。

挂甲峪村把每年净利润的30%作为发展公积金,其余70%向村民分红。2009年,挂甲峪村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向村民分配280万元,村民人均工资6000元,分红人均达到9000元,分红是工资的1.5倍,也就是说挣一块分一块五。

农村股份制改革让挂甲峪发生了巨大变化。山上山下公路四通八达,长寿山、鹿鸣湖、观景台等景观错落有致,有线电视、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设施进村入户,半山腰依托手机信号塔建有京郊唯一的观光旋转餐厅。村民搬进了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的生态别墅。

秘诀:以股代奖以奖促新

股份合作制不但能让村民按股份参与致富成果的分配,还能促进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

挂甲峪村的发展决策都要通过董事会讨论,重大事项要经过股东大会决策,村民作为股东人人都有知情权和话语权,避免了“一言堂”。同时,股东持股并非一成不变,其构成具有鲜明的新农村特色,包括劳龄股、户籍股、地树股、计划生育股、精神文明股和特殊贡献股。所占比例大致为劳龄股70%,户籍股2%,地树股5%,计划生育股5%,精神文明股5%,特殊贡献股13%。

看起来复杂,其实体现了一个原则,就是股份在按村民原有资产(户籍股、地树股)分配的基础上,以股代奖,以奖促新,鼓励村民在本村服务就业,这也是劳龄股占比重最大的原因。

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晓玲说,计划生育股和精神文明股直接推动了乡风文明,哪家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门前乱堆乱放,哪家的计划生育股和精神文明股就没有了,年底也得不到相应分红。实行计划生育股和精神文明股奖励,挂甲峪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特殊贡献股则是为吸纳外来人才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村民设置的。60多岁的那铁伦来自遥远的黑龙江,擅长于项目创意与策划,如今他落户在挂甲峪,迅速为村里建立了旅游、房地产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库”,成为村里的“智囊”。2010年初,老那领到了15万元的特殊贡献分红。

联系电话:010-85815522转2655

标签:;  ;  ;  ;  ;  

高家峪村“股份制改革”记述_股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