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六
(四川省广安友谊育才外国语学校 广安 638500)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 无不深思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 如何在新课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 只有结合实际,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和中发觉自己的潜力, 从而激发出学习热情和信心,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益。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 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 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导入, 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 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 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 如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在讲盐酸的性质时, 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l.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 瓶口为什么会出现自雾?2.向盛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器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 观察显示的颜色。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 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以及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这一过程,从教育教学目标上, 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投入, 改变过去单一的注入式教学, 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 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精讲解巧点拨,强化合作探究
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愉快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学习, 使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动活动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引导阶段, 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有意学习的心理过程, 但千万不要认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 将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 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在知识的讲授中, 要重点点拨, 让学生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 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 培养他们的能力。教师若要成为“主导”, 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各课过程中, 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 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目标, 深入挖掘 教材内容, 把教师变为教材的开发者。围绕这一目标, 结合现实 生活中的材料, 使之与所教内容相辅相成, 达到点拨有效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是学生在己有的知识的基础上, 去探寻生活中的有趣知识, 是对己学知识的一种升华, 我们要有意启发学生去动脑、探究, 去动手实 践。比如学习水的污染这二节内容后, 让学生去探究自己生活的家乡水被污染的实际 情况, 了解水污染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去探究解决水污染的实际问题,当地环保 部门提山治理措施, 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水、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
三、巧妙设置疑问,注重思维训练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研究者把课堂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用的提问”;另一类是“有用的提问”, 而区别两者的重要标志, 就是看提问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资源, “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而是开放式的”己成为教育家集中研究的问题, 他们认为:“这是未来不断开发新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模式。”启发式教学校式以发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 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瑰, 教师要尽可能地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陪同, 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 从而使学生在迁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 获取知识。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深入进行教法研究的同时, 还应认真进行学法研究,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要求学生抓好课前预习、听课、消化整理、复习巩固等几个环节, 独立思考, 减少学习的依赖性, 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 对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板块结构, 并找到板块间的联系, 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 将书由“厚”变“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说明高中化学学习特点的变化, 要求学生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处于消极状态, 而应作为学习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前预习, 在课堂中 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加以记亿和理解, 课后及时复习, 将主要内容按一定的结构重新组织起来, 用精练语言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转化升华, 促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如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学案教学,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研究式学习”, 使学生既克服了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 又养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方法,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加强直观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
针对化学的学科特点, 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 ( 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随堂实验、课外小组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等。通过实验将抽象空洞的理论与形象直观的现象联系起来, 以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概括和抽象, 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课改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课本上的内容更易转变成动态化, 宏观化, 生动化、形象化;可以增大教学及课外相关的信息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优化化学试验, 节省时间等。如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金属纳不与水的反应实验中, 过去是纳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 而现在利用投影仪, 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 向盛有滴加盼酥的水中, 加人金属纳, 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 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论文作者:孙武六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启发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