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随着我国工业生活用电量急剧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我国的能源优化配置体出现的要求,尤其是对我国建设高效电力系统的要求。正是基于这种发展形势,智能变电站的规划与组建应运而生。
1、智能变电站及继电保护内容阐述
所谓的智能变电站主要是指通过使用先进可靠、集成与环保的智能设备,在变电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的要求下,能够自助实现变电站数据信息的采集、测量、保护、计量以及监测,同时要求该类型变电站能够具备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以及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一般来说,智能变电站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的特点,其对智能电子设备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使用,能够影响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主要是针对智能变电站系统安全建设与运行所提供的保护供电设施。在智能变电站的具体运行中,对于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异常情况,继电保护通过发出报警信号、必要的隔离措施,进而对运行的电力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主要受到智能变电站总体框架、网络通信技术、智能电子设备、电子式互感器以及IEC61850标准等五个要素的影响,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靠。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对继电保护最基本的要求,要求继电保护不发生误动、不拒动。建立分析模型作为当前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必要环节,主要包括模拟法、解析法两种。所谓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加侧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指标的分析,通过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元件、整体系统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要分析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既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又要加强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监控。其中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包含对可修复系统以及不可修复系统的综合分析,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更多的是采用控制的方式进行,以更好地在控制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继电转化。当前通过控制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包括直采直跳、网采直跳、直采网跳三中形式,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提升。由于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电子元件数量较多,因而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对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和引进,导致电力系统的过程层设备更加复杂,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加强对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交换机、智能终端以及同步时钟源等电子元件的日常监测和维护,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具体组成
3.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电子互感器
电子互感器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最核心的构成部分,互感器能够分成老式的互感器以及电子式的互感器,老式的互感器也就是常说的电磁式的互感器,伴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同时的在不断提升,老式的电磁式的互感器并不能在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里使用,所以说,电磁式的互感器将来也会被逐渐的淘汰。目前,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绝大数都是应用的电子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其实就是从电磁式互感器的根本上提高了故障的检测精准性,电子式的互感器里保障装置会逐渐升级,应用电子式的互感器可以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除此之外,电子式的互感器还具有部分经济利益,电子式的互感器的运用能够应用光缆代替电缆,这么做不但可以节省费用而且也能简化绝缘组织,推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器械的提升与发展,一步一步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里二次器械系统的集成,从而使人工智能化尽早的应用于继电保护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合并单元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里组合单元的主要任务就是电子式互感器传送信息之后,会对系统应用的消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合理地结合起来组成指定的数据形式,再根据这些数据形式把采样信息传送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施之中。当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里一定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组合单元,合并单元之后优点也十分明显,不但可以解决电子式互感器和保护装置之中接线繁琐的问题,能够节约一大部分的资源成本。
3.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交换机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里的重要部件叫交换机,拥有交换机的器械能够代替老式的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利用通信通道来完成变电站数据帧之间的转换。
3.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终端
在电网安全运行的过程之中时常会发生许多的问题,而智能终端系统就是对发生的故障进行维护,智能终端系统可以对智能变电站断路的系统的器械进行检查,大部分情况下是检查断路器内部写的机械运转情况、温度、电、磁等状态。智能终端检查的优点十分显著,不但可以精确地完成故障预防,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人工智能化操控。
4、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有效对策
通过提高硬件系统可靠性来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在继电保护系统中,采用信息收集的合并单元占据重要地位,其可靠性对整个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较大。由于在传统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采样环节多是电子式互感器与合并单元的组合。为了增强合并单元信息采集环节的可靠性,需要在每个采样环节加入A/D系统,通过同时输出两个采样值进入到继电保护系统中,进而增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交换机的冗余度与光缆线路的可靠性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依赖于交换机的稳定运行,而光缆线路的安全性也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中,要加强对室外光缆线路的日常监测和维护保养,始终保持光缆线路具备应有的电力传输能力。
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以增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当前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多。为了更好地在这种依赖上实现安全运行,需要提高软件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使用插值算法来代替时钟源,通过对时钟源发出同步对时信息流,将光纤同步到智能电子设备中,以确保智能电子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同时,可以使用软件积分的形式来增强报文信息的可靠性。SV报文作为继电保护系统保护单元的数据报文,能够对整个保护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软件积分,能够对数据采集器以及保护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进行了解,增强保护系统维修的精确性,进而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目标。
保证间隔层中的继电保护工作对继电保护系统来说,技术人员在制定系统的时候利用双重化的配置方法,而且还要针对后备保障系统使用集中制定方法进行规范。后备保障系统的大部分工作是保证后备器材可以正常执行,与此同时也要对处于开关失控状态下的器械给以保障。技术人员通过调整技术,可以符合智能电网这一工作的真实需求,来实现对智能电网达成有效的保障。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正常运行,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成为当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中,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该系统日常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尚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D].2017(06).
[2]何晔,何瑾.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及可靠性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06).
[3]莫峻.基于智能过程总线技术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
[4]丁修玲.基于信息流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模型与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子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