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内科护理措施研究论文_李秀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肿瘤一科

摘要:目的 探究肝癌的内科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21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15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0%。可见,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肝癌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癌;内科;个体化护理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肝癌的内科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6.7±2.3)岁。症状表现为进行性消瘦、食欲减退,乏力、发热、营养不良、肝区疼痛、黄疸、恶液质,其中3例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引起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血脂。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对症护理,具体如下。

1.2.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变化。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询问有无咽痛、咳嗽、尿痛等不适,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2]。尤其注意有无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癌结节破裂引起的急腹症及出血性休克。

1.2.2生活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和心理压力,尊重病人,有利于缓解疼痛。向病人解释进食的意义,鼓励病人进食,注意口腔护理,促进病人食欲。疼痛剧烈时应暂停进食,有恶心、呕吐时,在服用止吐剂后可进少量食物,增加餐次,提供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肝组织修复[3]。避免摄入高脂、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肝脏负担。如有肝性脑病倾向,应减少蛋白质摄入,以免诱发肝昏迷。

1.2.3用药护理

(1)根据医嘱采取镇痛措施。最新镇痛方式为患者自控镇痛,即应用特制泵,连续性输注止痛药。患者可自行控制,采取间歇性投药。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皮下、椎管内。该方式用药灵活,可克服投药的不及时性,降低患者对止痛药的要求、减少患者对止痛药物的总需要量和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增加患者自我对疼痛控制的能力[4]。

(2)根据医嘱应用抗肿瘤的化学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化疗。

(3)按医嘱服药,忌服损肝药物。

1.2.4心理护理

关心、支持患者,首先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对生活、饮食、治疗、护理的需求,家庭、工作、经济等方面的困难,并尽可能协助解决。做任何检查时应说明其目的、副反应,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避免各种医源性的不良刺激[5]。对其家属应说明病情,取得家属的配合,建立良好的治疗气氛。

1.2.5健康教育

(1)宣传有关肝癌的预防知识,注意饮水卫生及食物卫生。病人应保持乐观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可参加社会性抗癌组织活动,以提高机体抗肿瘤功能。

(2)指导患者全面摄取营养素,增强机体抵抗力,戒烟、酒,减轻对肝的损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

2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2)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是按评分满分100分进行评定,60~80分视为满意,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3结果

3.1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4讨论

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癌高发区人群的HBsAg阳性率高于低发区,肝癌病人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高发有关[6]。近年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病亦有关,均为促癌因素。及早预防,发现肝病及时治疗才是明智之举。一旦发展为肝癌,不仅要采取治疗措施,同时要予以恰当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50例患者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10例,治疗显效率为48%,治疗总有效率为88%,12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9例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对照组中,显效7例,有效9例,治疗显效率为28%,治疗总有效率为64%,7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8例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0%。可见,观察组中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内科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肝癌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能够使患者用适当的措施来减轻疼痛;使患者进食量增加,体重无继续下降;并发症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讨论病情并配合治疗及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凤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99-200.

[2]胡微.原发性肝癌的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8):374-375.

[3]杨伟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内科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5):198-199.

[4]吕静,陈似霞,李佳梅,刘石玉,蒋金利.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慢性癌痛病人镇痛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108-1110.

[5]莫永卫,杨俏兰,高鹏,张刚庆.低龄肝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J].现代医院,2014,14(1):87-89.

[6]朱颖双.原发性肝癌患者内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33):327-328.

论文作者:李秀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肝癌的内科护理措施研究论文_李秀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