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资本积累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着力点论文,新农村论文,财政论文,资本积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是缺乏资本积累
任何产业要得到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依靠资本的不断积累。规模扩大的资本再生产,必须有不断增加的资本追加投入,把资本增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中去,否则,生产规模只能维持原有的简单再生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我国“三农”长期落后,症结就在于缺乏资本积累包括人力资本积累,长期维持和徘徊于没有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难以持续增长。缺乏资本积累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服务于工业,资源投向、财富积累都是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
第一,农业剩余被直接转化为工业资本。各级政府长期实行工业优先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向工业领域,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中源源不断地抽取剩余,为工业建设提供资本积累。据统计,1952~1978年,国家以“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村抽取的建设资金达9494.9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净产值的57.5%,即农业产出的一半以上被抽走;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1994年间,国家以“剪刀差”的形式使得农村再向城市贡献了大约1.5万亿元,平均每年为938亿元,是改革前的5.3倍。由于缺乏农业剩余转化为扩大农业再生产的生产资金,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
第二,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资金,向“三农”直接注入长期不足。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大量农村储蓄资金,另一方面又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农村资金主要流向城市和工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农户储蓄占城乡储蓄的比重为18%,但农业贷款仅占各项贷款总额的5%,占农户储蓄总额的46%。从货币供应总量来看,货币供应量增加了很多,但主要是投向城市,农村占用资金不足10%。从财政投入来看,财政收入翻了几倍,但财政政策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其财政支出也主要是投向城市和工业。1991年,中央财政向“三农”的投入占其支出比为21.3%,而2004年却降到了10.8%。农村经济长期呈现出货币资金供给不足的状态。
第三,农民最有依靠的资产、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生产要素——土地,长期以来被政府低价征用,高价卖出,本来应该归农民所有的财富直接转化为城市的财富,农村和农民受益少。而同时,除了国家征取农用土地变为城镇国有土地外,农民又无法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也很难将土地作为投资资产与他人进行合作,土地资产成了死资产,也没法找到体现和实现其价值的途径,直接限制了农业融资和发展的功能,固然也谈不上资本增值和资本积累。
第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力资本因农民缺少资金投入受到直接限制。农业人力资本匮乏,一方面是因为财政对农村教育欠账较多,统计资料表明,到2004年,财政尚欠农村“普九”资金达500亿元,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民没钱投入教育,虽说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民工虽然拿到了工资,但把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带回了农村,大量劳动创造的财富依然留在了城市。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民与市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比例,1984年是1.84∶1,1994年是2.86∶1,2005年则是3.22∶1,农民收入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民资金积累少,农业人力资本直接受到限制。即使是极少部分农民子女能够受到一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对农业人力资本积累贡献极小,因为这种教育的地点多在城市,农村子女在城市接受这些教育之后,绝大多数留在城市工作,实际上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同时,也因为农村经济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吸引具有高知识存量的人力资本到农村,农村人力资本匮乏。
二、农业资本积累体现为两种能力
资本积累反映到生产过程中,就体现为生产某种特定商品的物质生产能力及保障能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资本积累主要体现为两种能力。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满足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生产的能力,农业及其加工产品与市场需求接轨的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所需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主要以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道路为代表。由于农业资本长期得不到积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水利的总体规模小,供水能力不足,防洪基础设施差。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新机具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滞后,更新困难。同时,实行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后,对农业综合开发重视不够,部分农村交通发展滞后,乡村公路等级低,限制了农村流通市场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太低,直接限制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转变,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
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流通的市场接轨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另一表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要实现它的价值,转化为资金,还需要在流通环节来完成,要转化为市场需求,在信息化社会里,就需要以尽快的速度为市场认知、了解和接受,产品卖不出去,再好的东西也是废品。
二是农民掌握并应用农业生产技能,以及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掌握工业化生产技能,谋求自我发展的能力。决定产业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包括农业种植、养殖、畜牧兽医、林业、农业机械、农业环保等。农业科学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还可以使农业产品多样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满足甚至创造国内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农业产品向农业加工品或工业产品转化,拉长农产品的价值链条,让更多的价值和财富留在农村,提高积累能力。然而,无论技术怎样先进,只有被农民掌握并应用于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财富。农民是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真正主体,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积累是农业资本积累的一个关键环节。经济学家舒尔茨对美国20世纪初到50年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作过系统研究,认为美国农业产值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预言人类社会未来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质量、技能和知识水平,人力资本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农民生产技能的积累可以直接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即农民不断适应并从事科技含量日趋提高、操作程序日趋复杂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现代工业生产的能力,从事这种生产劳动就是复杂劳动。从财富价值创造原理来说,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创造和实现的价值,个人获取的工资收入,个人资本积累,前者都是后者的倍加。无论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进入城市加入产业工人队伍,农民都必须以掌握一定文化和技术为前提。
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典型特征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种特征与现代化生产联系起来,就是农民能够通过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广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实现农业资本积累。如果加入到城市产业工人队伍中,就能够通过掌握工业生产技能,适应机器大工业生产,获取倍加的工资收入,实现个人资本积累。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投入水平。要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财政支持农村教育必须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财力保障,一手抓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财力保障。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农村义务教育,还包括农民的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把农民适应复杂劳动的能力和自我积累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农民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主动致富。
三、财政促进农业资本积累的具体途径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资本积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在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谋求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市场配置资源打好基础。
(一)围绕“能力积累”的关键领域,加大财政直接投入力度
第一,改善基础设施,如建设水渠、水库、乡村公路等;加大农业设施购置补贴力度,购买农业用收割机、拖拉机、抽水机等,形成农业的物质资本;加大资金补贴规模,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扩散深加工技术,强化农业技术资本;推进农产品市场网络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积累农业流通资本,更多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转化沉淀在农村的财富,加速农业资本积累。
第二,加大农村技术培训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培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是一种产业化教育,教育机构需要向受教育者收取较高费用保证其利润率,农民作为受益对象是投资者,是教育成本的承担者,但是农民收入低,没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动力。国家财政应该分担这种教育支出,为农村家庭节约大量的生产资金,将这笔资金直接用于农村生产将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收益,这种现实的收益又将有助于提高农民家庭对教育的支出,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支持的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是向农业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供补贴,补贴对象可以是培训接受者,也可以是培训机构。
第三,财政应加大农村流通市场建设力度,促进市场组织能力的积累。农村流通市场主要依托目前的供销合作社以及各种专业组织,目前这些专业组织一是缺乏城市商品流通的信息系统,流通效率十分有限;二是农村消费力和产品供应布点分散,单位产品的流通成本高,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低的情况不适应,要么是农村流通组织经营困难,要么是农民利益受到转移损害。政府财政要承担农村流通市场和农村物质流通信息网络的投资建设职能,还要加大力度支持对诸如供销社等类似的农村流通组织和物质配送组织的网点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让农民能买到物有所值的生产生活资料,能卖出自己的产品,更好更快地实现产品的价值,得到资金。
(二)重点是培育财政资金放大效应的机制
财政的直接投入有其局限性。首先,据估计,完成新农村建设,解决历史欠账,所需资金总数为7万亿元,财政的投入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其次,财政本身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工业反哺农业,在中国,30%的城市人口要支持70%的农村人口,而在美国,97%的城市人口支持3%的农业人口,相对而言,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难度比较大。再次,财政直接投入效率不高,农村县、乡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不足,上级拨下来的财政支农资金被挪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财政真正投入到农业中的资金要大打折扣,束缚农业资本积累的快速形成。完成农业资本积累,仅依靠财政资金是达不到目的的。所以,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培育形成一种机制,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资金,或通过农村存量资产的盘活与调整,变资产为资金,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
第一,建立对农村或城市金融机构提供支农信贷风险担保和利息补贴机制,提高农业收益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的目的是追逐收益率,无论是信贷资金、资本市场资金,还是个人投资资金,都要追求资金的收益率。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投资利润率低,支农资金收益率很低,而且资金分散,管理成本高,风险大,是一个受资本歧视的产业领域,金融资金介入的积极性不高,所以财政要承担支农资金的风险和效益补偿,使其平均收益率看齐于或高于工业或第三产业投资的收益率。这些机制主要有:一是建立健全补贴机制,对农业信贷资金给予风险和效益补贴,或予以税收减免,提高支农信贷的收益率;二是建立健全担保机制,各级财政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或软贷款,建立支农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资金提供风险担保,或者对商业保险或担保机构提供风险补贴。最重要的是,财政要对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机构予以特殊的补助支持。农业金融支持主要应由农民自己入股的合作金融组织即农民入股的、共同管理的、带有一定互助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来完成。财政要从减免农村金融机构税费,提供支农优惠利率补贴以及农村金融管理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这类金融机构的积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资金的集中、担保、贷款等事宜。
第二,财政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降低流转成本,促进土地资产向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转化。土地资产是当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一种资产,是有价格的,可以用来交易,也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体现和实现它的价值。既然是一种有价资产,就可以通过抵押或转让所有权进行产业融资。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农村土地是死资产,不能利用其进行融资。土地资产不能流动,也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直接限制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无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率。因此,可以考虑财政注资或注资控股专事农村土地资产转让的经济组织或合作机构,通过这些经济组织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产权抵押、出租、入股和转让,以体现或实现土地资产的价值,形成相应的资金流,并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转化为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财政还可以对产权抵押、出租、入股和转让等行为减免税费,降低流转成本,提高周转率。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土地财政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三农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