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课堂教学实录论文_张晓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P106-108。

教学背景:本单元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然后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植树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据木头、架电线杆等,因此,学习这部份内容有重要意义。

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践与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与自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植树问题的情趣;通过实践探索建构数学模型的科学认知态度;感受植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手指游戏:学生张开五指,观看那是手指与手指的间隔,找出手指与间隔的规律:手指数=间隔数+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植树节”在哪一天吗?关于植树你们知道什么?

生:植树的时候,两棵树之间有一个间隔,每个间隔之间的长度一般都相等。除了是美观外,也是有利于树的生长

(PPT出示图1)这样植树就很美观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间隔吗?在我们这个教室里有间隔吗?知道什么是间隔,那么间隔长度大家都知道了,有的间隔会长一些,有的会短一些。

师:其实植树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板书)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大胆猜想,引发冲突

(1)(PPT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让学生读题,获取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认为哪些词很关键?

生:“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还有“一边”这个词我觉得很关键。

师:“一边”是什么意思?(PPT出示)

“每隔5米栽一棵”什么意思?(PPT出示)

“两端要栽”什么意思?(PPT出示)

生:“一边”的意思就是马路是由两边的,我们只研究其中的一边。

生:“每隔5m栽一棵”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m。

生:“两端要栽”就是马路的开始和结尾都要栽树。

(2)猜一猜,想一想

师:根据刚刚了解的信息,你能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吗?

生:20棵。

生:21棵。

……

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呢?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图案来表示树,每隔5米栽一棵,每隔5米栽一棵,照这样栽下去是不是很麻烦?

师:为什么很麻烦?

生:因为100里面有20个5米,太多了。

师:也就是说100米在这道题中显得数据有点大,因此画图时会比较麻烦。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一些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可以先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研究。

(2)教师演示,直观感知。

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边演示边说明。

师:我们选取100米中的20米来研究,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说树的间隔是5米。(并一棵一棵栽上去)

师:大家看一看,我们把这段路平均分成了几段?也就是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

生: 20米长的一条路,间隔长度是5米,间隔数是4个,可以栽5棵数。

师总结说:从路的第一端开始栽,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第20棵树对应第20个间隔,这时完成栽树任务了吗?路的最后一端还要栽一棵,原来比间隔数多出的这1棵数是这样来的。

(5)即时巩固,强化规律。

师:同学们都明白了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7个间隔种几棵树?20个间隔种几棵树?9棵数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

3.运用规律,验证例1

师:回到例1,在100米的小路上一边栽树(两端要栽),到底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刚刚你猜对了吗?猜20的同学,只是算出了什么数?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还要注意末尾还要栽一棵,要在间隔数的基础上再加上1。

师:同学们,我们根据刚刚的规律我们尝试列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主要让学生弄清楚:

100÷5=20是什么意思?(20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用20+1=21?

板书:间隔数:100÷5=20(个)

棵数:20+1=21(棵)

三、反向体验,深化认识

师生双边活动,即可将求间隔数概括为公式:间隔数=路距÷间距 ,据此得:路距=间距×间隔数;间距=路距÷间隔数

也可将求棵数概括为公式:棵数=间隔数+1,据此得:间隔数=棵数-1。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师:同学们,学完了植树问题,我们就来看看你会不会用,有信心吗?

1.试一试第1题。(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 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1km。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

师:这道题没有植树啊,那能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解决吗?

生:这道题,我们可以把车站看成一棵树,求车站数其实就是求棵数,这时就可以用到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了。

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是只与植树问题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和植树问题相似,比如装路灯,电线杆等。

2.试一试第2题。(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师:这道题又把植树变成成么啦?(生:安装路灯)求路灯数就是求棵数,这道题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两旁”是什么意思?)

生:两旁就是要在算出一边的基础上还要乘二,不能像例1一样只算一边的树。

3.试一试第3题。(园林工人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m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师:这道题终于是植树问题了。它求什么?你怎么知道求全长?但是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知道棵数和间隔长度,求路的全长。

师:那能求吗?为什么用36减1?

生:先求间隔数,再用间隔数乘间隔长度,就等于全长。

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略)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为此,课前笔者选择学生的小手为载体,让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据此,笔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猜测——探索——归纳——应用”和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3.另外借助情境与图形帮助学生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并引导学生画图模拟实际栽树,并演示画图栽树的过程,且把例题的数据改小再复原,不仅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而且让学生深刻理解植树模型。

4.对两个公式进行顺向与逆向的变换,不仅揭示其应用方向,而且对公式应用进行情境变式,这就对植树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小学 519000)

论文作者:张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课堂教学实录论文_张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