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水利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极大促进了水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防渗堵漏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防渗堵漏技术的要求相对高,防水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施工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并且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耐久性。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渗水的原因,同时介绍了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的方法及施工管理,希望能够给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渗堵漏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特点;渗水原因;方法;管理
一、水利工程建设渗水的原因
1.穿墙管引起的渗水
渗水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不管是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还是水利项目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很多水利工程都具有非常强的特殊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水管或者电管等,并且和主体工程相互连接,如果连接位置焊接的不够严密,就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形成渗水现象,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没有得到充分、密实的振捣,就会形成蜂窝麻面或者孔洞,这样也非常容易发生渗水的现象。
2.施工缝引起的渗水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会把大面积的混凝土分成几个小的区域进行施工,然而这样做的弊端就是每个区域之间的连接都非常容易出现缝隙,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的防水能力,从而导致渗水现象。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模板支撑的不够牢固,并且没有充分密实,将会出现跑浆现象,从而出现蜂窝麻面的情况,最终导致施工缝出现渗水的情况。
3.外界因素造成的变形缝渗水
水利工程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施工周期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的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里面包括因为外部环境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产生变形缝的情况。而通常变形缝处的止水带是不够牢固的,容易造成因为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而出现蜂窝麻面或者大孔洞的情况,进而引发渗水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水利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板基面的周围基坑降水不能达到规范水平,进而产生大面积渗水情况,而且这个时候的排水能力是非常差的,如果这个时候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比如下雨天停电等,就会致使基坑的水位不断上涨,进而淹没垫层,此时水工人员就会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在无法达到灌注混凝土的条件下强行带水施工,再加上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最终将致使混凝土强度继续降低,增大缝隙。
二、简述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施工的方法
1.孔洞漏水的防渗堵漏施工
(1)下管堵漏法
水利工程中渗水情况是极其普遍的,同时也是困扰着施工人员以及后期正常运行的核心问题,所以,针对渗水现象要提出合理的防渗堵漏的方法,进而为促进水利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施工方面的支持。孔洞漏水在水利施工中非常普遍的,对于其防渗堵漏方式,可以使用下管堵漏法进行解决。下管堵漏法适用于水压比较大且漏水孔洞比较大的渗水情况,在开展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事先对漏水处的坚硬程度进行科学的检验,并按照孔洞的大小和深度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直接堵塞法
针对水压不大的漏水情况,可以采用直接堵塞法。因为在水压较小的时候,漏水的水位比较低,同时漏水孔洞也不是很大,这个时候采用直接堵塞法是最为简单可行的方法,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而且还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处理简单的孔洞漏水情况时才能够采用直接堵塞法,如果漏水的孔洞比较大,直接堵塞法就不管用了,这个时候就要结合孔洞漏水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渗堵漏方式进行解决。
2.裂缝漏水的直接堵塞法
直接堵塞法应用于堵塞水压较小的裂缝渗漏水。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沿裂缝剔成八字形边坡沟槽将其表明清洗干净。用搓成条形的水泥胶浆迅速填入沟槽里面,并挤压密实,使之与槽壁紧密结合。对于较长的裂缝,可以进行分段堵塞。在堵塞完毕之后,要严格检查是否仍渗漏,如果没有,则用素灰和砂浆把沟槽扫成毛面,并在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做好防水层工作。
三、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措施
1.确定漏水原因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质量的好坏,而且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处理水利工程渗水的时候,要在采取防渗堵漏施工之前确定漏水的位置,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漏水问题进行准确处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漏水的源头包括很多方面,漏水的部位或者水源间距也存在多种不同情况,因此在解决漏水之前必须要找准水源,如果只是堵塞表面的漏水位置,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发生漏水的情况。
2.“注堵结合”与“刚柔结合”的综合
注堵结合就是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中,首先要注浆,注浆环节完成之后再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综合治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密实度和强度。而刚柔结合是指在使用防水材料的过程中,将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达到防渗堵漏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实施方式对于建筑物的结构缝不会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保证原有的伸缩功能不受影响,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的预期效果。
3.堵水过程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在开展水利工程防渗堵漏过程中,要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做到堵水过程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以此在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中存在的渗漏水问题。如果在防渗堵漏过程中没有根据计划实施,盲目地开展施工,就会导致水无法排出,进而对其他薄弱位置造成影响,扩大渗漏水面积,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麻烦。除此之外,没有计划、目的的堵水也将使工程内部的水压超标,从而给水利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进入21世纪,我国的国民经济日渐增长,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应该学会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问题。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常常出现漏水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利项目的建设质量。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对渗水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水利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保证水利建设项目可以顺利、安全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程鹏飞,方珊珊.试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宋伟杰,宋兵,马艳荣.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3]范满兰,黄丽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防渗堵漏施工要点与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论文作者:马长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孔洞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情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