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伦理断裂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_赫明钰

中国社会伦理断裂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_赫明钰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265500)

摘要: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变化中伦理化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问题的轨道是“社会发展-道德问题-社会问题-伦理性突破”。中国独特的伦理社会结构没有变化,据调查,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社会问题与西方问题和社会资料的征兆相似,但中国的社会没有变化。因为有伦理障碍,伦理社会没有崩溃。在问题症状相似的背后,在家庭伦理中表现出了他们之间的实际差别。个人抑制,非伦理市民社会未能实现,伦理社会的有机体相互联系。现代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不公平的分配、犯罪腐败、信用盛行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伦理缺陷。

关键词:现代社会;伦理断裂;中国境况

1.前言

行政伦理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活动的伦理标准,是规范政府组织和公务员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

道德,就像一个系统,包含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伦理权利义务与法律制度的对应关系是不同的,往往是分离的。在法律规定下的组织或个人的行为履行了它本身的义务的,应当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但是因为道德的属性和道德权利本身更关注精神层面,注重本质,所以它不像物质利益一样有直接型。此外,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的动机主张无私奉献,不要求报酬。因此,履行道德义务的道德主体主要是自律,具有更多的多变性。不仅是因为道德义务与权利的不平等关系,而且还有道德义务具有无回报性和自我约束性,使得大家都感受到了伦理道德对我们的重要影响,可是却通常没有办法理性和正确处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利益冲突问题。

2.现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伦理断裂问题

我们该怎样理解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关于伦理断裂的相关理论表达了打破了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社会规范的道德问题。首先,他们的个人道德问题逐渐积累,导致犯罪、家庭破裂和社会崩溃的发生,信用下降等现象和问题也在发生。这些现象和问题导致了社会成员的质疑秩序、道德崩溃、社会成员的伦理断裂。然而,道德问题不仅反映了社会问题的症状和反映社会伦理和数据的增加,还反映了问题的恶化和反映精神和哲学的一般伦理的划分。这就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伦理道德问题的轨迹,伦理的“断裂论”也成为基本理论的框架。

首先,造成犯罪率、家庭小型化、社会壁垒等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道德规范的有效性遭到破坏。其次,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转变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秩序。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断裂”问题,其本质是伦理道德。在现实中,道德分工很容易通过外部社会问题来表现。因此,从人性、普遍性、现实性和社会问题重构的双重理论出发,探讨并研究出了伦理断裂理论的理论结构。

2.1社会发展中的道德问题

从19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变化对经济繁荣、自由民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社会趋势。个人主义文化占社会规范范畴的大部分,违反不同权威,削弱社会凝聚力。国家对社会规范问题采取公正态度,在宗教和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道德需求中,采取丰富多样化的办法,宽容是基本的美德。这种变化对社会规范有很大的影响。个人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动态、技术发达的经济根本破坏了现有的社会关系结构。一方面需要新的规则,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想要打破规则,寻求自由。

2.2个体性道德问题的普遍性

规范和价值的变化基本上都是个人主义的增加。传统社会的自由选择是受到限制的,有很多联系。人们经常接受到家人之间的压迫联系。现代社会的个人选择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不断发达,因而人们在任何场所、任何范围之间都能相互联系,这种社会风险是在于人们会突然发现自己被社会孤立了。西方国家将测量社会资本的消极指标分为三类:犯罪、家庭和信赖。

犯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犯罪率急剧上升,1963年起犯罪率急剧上升。几乎同时,亚洲以外的先进国家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假如把社会资本定义为集体关系的社会规范,那犯罪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资本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犯罪率正在稳定上升。1980年代中期有所下降,1980年代末急剧上升。这也同时带来了社会信赖下降,国民离散的问题。

家庭。现代化的到来削弱了家庭的重要性。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家庭的剩余功能就是生育后代。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同时适应了社会生活,不过,如果出现断裂和小家庭长期地衰退,最终将会严重影响到家庭的核心生殖功能。

信任。信任是构成社会资本的合作社会规范的主要副产品。信任不是道德品质,而是道德的副产品。在美国,国民对组织的信赖正在衰退,自己所报告的伦理行为水平不如从前。另外,许多国家的团体和团体成员数量增加,对于各种机构信任上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对人们的联系能力带来严重的损害。其他国家和美国差不多,社会共有的价值观逐渐变少,集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3社会性问题的伦理断裂

作为社会问题,断裂精神的本质具有伦理性和道德性。在现实中,伦理断裂可以通过外部社会问题很容易了解。

家庭的小型化带来了伦理差异。出生率的下跌会使亲属关系变得更加脆弱。另外,家庭更小了,这肯定会造成家庭伦理上的差距。促进移民的公共政策会弥补人口不足,虽然可以做到这点,但还存在移民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和国家中的人民抵抗的社会问题。另外,国家的家庭伦理规范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核心家庭的减少将影响犯罪。核心家庭的数量减少将增加社会底层的人口数量,犯罪率的上涨最终将导致社会贷款的减少。通过福利政府的干预,政府可以缓解贫困家庭的贫困,虽然可以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但资金投入巨大并会导致道德危机。人们对犯罪的理解能力也会影响团结。鉴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安全收益和损失,共同事业往往变得困难起来。城市社会的社会秩序混乱会影响到社会成员,这有着重大的影响,社区价值观开始急剧下降,区域伦理的破坏将使其面临崩溃。

3.中国的“伦理断裂”现象

伦理的社会结构没有根本的变化,中国社会也没有发生像西方国家那样的伦理破坏。结论充分理解了中国伦理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即家庭伦理有效地控制了原子个体的出现,没有社会伦理的市民社会不能成为现实,伦理社会中的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共通。总的来说,社会受到影响,但并未崩溃。

3.1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个人主义和外国文化的扩张以及传统文化的崩溃是影响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最大原因。

犯罪。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犯罪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但变化的幅度并不是很大。从改革开放开始,刑事立案率连续每年持续增长,在1981年达到最大值。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犯罪率大幅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这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88年~1991年;1992年~1997年;1998年至21世纪初期。(1)1988年起,刑事立案率持续大幅度上升,并1991年突破记录。(2)1992年刑事立案率开始下降,之后一直到1997年趋势一直保持平稳和稳定。根本原因就是在1992年公安部门修订了盗窃案刑事立案标准。所以,在这段时间犯罪率的下降并不代表社会治安能力提高,社会秩序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1998年刑事立案率又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从1997年的14件/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16件/万人。

家庭。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面临的问题与欧洲和美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大体相同。社会中单身人士及无孩家庭逐渐增多。人们结婚的时间晚,婚后双方感情破裂快,结婚率低,离婚率逐年增长。但也并没有出现像1965年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离婚率急速增多的现象。核心家庭比较稳定,未婚的生育率很低。

信任。个人不信任积累的个人经验到一定程度,会变成“社会化的”,对道德的个人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陷入不信任,最后导致集体不信任。在2008年的一项的调查中,49%的人表示虽然网络技术增加了人们之间沟通的效率,但是人们之间的真实的情感减少了。37%的人还认为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了,但面对面交流情感的机会却变少了。该项调查还显示,有60%的人认为现在的交流比过去更缺少了感情的味道,人们之间的交流有的是冰冷的,是机械化的,是自私化的,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对社会现象变得更加冷漠,缺少热心。到2018年,人们的想法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缺乏信任,双方之间仍有隔阂,缺乏信任的人,知心或热心朋友较少,担心自己会受到欺骗,缺乏安全感。

3.2家庭伦理有效遏制原子式个人的产生

首先,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和血缘伦理。根据2017年的调查,个人生活最根本的重要性是家庭伦理关系和血缘关系。其次,家庭、父母、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是大多数人遵循的道德伦理。小家庭和的稳定性都有很强的心理意志和文化背景。从这个观点来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并没有动摇中国人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大家庭和小家庭的维护,具有深厚的社会和广阔的心理基础,人们大都感受到家庭生活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幸福。同时,在中国,家族伦理的直接性很强,它存在在伦理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也意味着社会和国家没有分离,它们之间仍保持密切的联系。

第二,从古至今,中华文明的基本结构中存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家与国,即国与家结合。各种集体的社会参与水平在提高,特别是由于共同或特别的兴趣和爱好成立起来的各种小组织。在网络的便利下,他们提供丰富的规则和价值观。大多数大组织的权威正在减弱,相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组织的重要性正在增加。

第三,社会信赖度高,在现在的中国,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信赖度都很高,63%的受访者表示在重大的公共事件中,政府出台的政策和采取的一系列办法基本上是可靠的,比网络上流通的信息更可靠。

总的来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似乎普遍存在着诸多“差距”,但是站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公共政策的实施结果的角度上,对断裂最终形成的影响机制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并没有真正形成断裂。

3.3“无伦理”的市民社会并没有成为现实

第一,西方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断变化的特征。在中国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具有建设性的。我国目前的现代性和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观念很强,传统是我们文化人的主要基础。现在的传统道德观念也是判断个人行为的重要基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逻辑规范和伦理制度,而不是没有伦理的市民社会。

第二,中国社会不是市民社会,而是伦理社会。然而,由于中国家庭原则并没有分解到个人的地步,伦理社会与国家和民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中国传统的伦理社会中,个人整个融入在家和国的整体中,个人受到各种伦理道德体系的制约。家和国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依然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当前挑战:伦理断裂发生的诱发性问题

中国的伦理社会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崩溃。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伦理道德断裂的问题。例如出现了分配不公、公务员腐败、信贷流动率不高、缺乏民族精神等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中国现代社会也将受到现代伦理道德问题的影响。我们要根据伦理社会的伦理道德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合理对策。

4.1分配不公和道德腐败

行政人员的腐败使国家权力成为少数人的私利,严重影响了它所蕴含的伦理的公众性,在不公平分配中直接去除了财产的伦理性。当这两个问题恶化到一定程度时,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精神信仰就会发生动摇和倾覆。政府官员的腐败和不公正的分配必然给一些人带来一些道德后果。事实上,他们被社会的伦理和国家的伦理所抛弃,他们被忽视了甚至遭遇了生存困境的命运,进而产生了对社会的反抗力量。

4.2信用的盛行

合同、分工和合作都依赖于信任和信用。人类文明通过建立信任和信用的基础才达到今天的地位。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契约中的伦理,作为伦理的设计,或作为由人为保护个人自私所作的贤明契约,意味着道德性。契约的困境在于纯粹的动机和行为不能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并且它不能有效地解释纯粹的动机和行为。

4.3国家意识形态的伦理亏空

伦理安全是理论上最基本的安全,更是中国社会是最重要、最普遍的安全。道德安全的中心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政府官员的伦理道德地位直接关系到政府的伦理特征。干部伦理地位的满足程度是政府伦理性质的象征。根据2018年关于政府干部的工作作为情况的一项调查,49%的人表示目前的大部分干部能够勤政,是有所作为的,但工作成果并不算太突出。19%的人认为部分干部玩忽职守,工作敷衍。对党员干部道德状况的评价更令人担忧。36%的人表示对于党员和普通人看不出二者有什么区别,22%的人认为党员干部普遍存在道德问题。另外有20-30%的人表示不满意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平和整体道德地位。

如果没有伦理公正,就没有国民对政府的信赖。如果没有信赖,就不能培养爱国政治情感。政府缺乏信用,导致国家意识形态的伦理不足。“公信力”是大众对政府的公共权力在伦理道德方面上的信任程度。根据国民对国家政策的评价,从2018年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表示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治国战略对社会产生了肯定的影响,在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占了51%。生活中还有有19%的人说他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人们认为这是没有效果的。28%的人认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决定的时候,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行动。有10%的人认为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自己和部分有地位的人的利益而制定的政策。政府必须尽快加强公信力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西斯·福山.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唐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1.

[2]胡联合,胡鞍钢,徐绍刚.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6).

[3]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6,(6).

[4]吴晓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辩证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1-25.

[5]樊浩.伦理病灶的癌变[J].道德与文明,2010,(6).

[6]石新中.信用与人类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5).

[7][波]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1.

[8]甘绍平.论契约主义伦理学[J].哲学研究,2010,(3).

作者简介:赫明钰(1995.08-),女,黑龙江省大庆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伦理。

论文作者:赫明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中国社会伦理断裂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_赫明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