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优秀高考物理试题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点评论文,优秀论文,物理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高考结束后,物理教师专业发展论坛(qq群号282275532,网站www.wljspx.net)开展了优秀高考物理试题网络评议活动,评议的试题包括全国卷和各省市共15份理科综合试卷或物理试卷。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老师的积极支持,大家广泛参与,选出了今年高考的优秀试题。现根据网络评议的情况整理如下: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积极引导中学物理教学 例1:山东卷第14题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的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A.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变大,变大 D.变小,变小 点评:高考物理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实践与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力的培养不等于知识的传授,却又与之密不可分。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正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因此高考物理始终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 本题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修秋千”为题材,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共点力的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实现上述考查目标的同时,本题对中学物理的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学好物理不是通过做过多过难的习题来实现的,而应重在理解。物理的教学应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在扎实的“物”的基础上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秉持试题所体现的这些课程理念。 二、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体现物理的学科价值;注重物理方法的考查,体现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的魅力 例2:新课标Ⅰ卷第19题 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点评: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与其他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天文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物理学的发展为天文学提供了解释天文现象和规律的基础,反过来,天文学又为物理学的重要发现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室。历史上,行星运动规律的观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很好地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也面临这一些共同的前沿问题,如相互作用的统一与极早期宇宙、宇宙学常数与暗能量问题、引力波的产生与探测等。本题以行星冲日为背景,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天文现象,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凸显了物理的学科价值,有利于引导考生认识物理学科的广泛应用,激发考生的学习兴趣。 解答此题,考生可以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或计算出各地外行星的周期,再根据准确算出各行星的冲日周期,并据此选出正确答案,但此方法计算量极大。从选项的设置来看,本题的命题立意不在于此。试题更侧重对物理方法的考查,解决本题时应该从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入手,定性判断出各地外行星的周期关系,然后半定量地算出各行星的冲日周期的关系,这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解决此问题。从试题的区分功能来看,这样的试题设计能很好地将那些具有扎实的物理知识、较强的物理能力和一定的物理直觉和洞察力的考生同一般考生区别开来。 三、合理设置选项,发挥题型优点;勇于开拓创新,挖掘题型功能 例3:北京卷第19题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点评:根据考生平时易犯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选项,对考生有目的地进行干扰,可以使选择题的考查目标更加明确,从而鉴别出真正能力较强的考生。本题很好地发挥了选择题的这个优点,三个由物理学中的“正确观点”构成的错误选项对那些在学习中只重视记住结论而忽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的考生有着很强的干扰性。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斜面粗糙程度逐渐减小,小球上升高度逐渐接近O点等高位置”得出结论“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是课程标准对“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本题正是着眼于考查这些较高层次的能力。选择题通常被认为只适合考查简单的知识和低层次的能力,而高考试题的命题者却勇于开拓和创新,通过合理选择题材,精心设置选项,深入发掘选择题的题型功能,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的教学经验、学科水平和命题水平。 四、合理选用题型,注重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设置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4:北京卷第24题 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的U型导线框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直导线MN在于其垂直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导线框上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速度v与恒力F的方向相同:导线MN始终与导线框形成闭合电路。已知导线MN电阻为R,其长度l恰好等于平行轨道间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忽略摩擦阻力和导线框的电阻。 (1)通过公式推导验证:△t时间内,F对导线MN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W′,也等于导线MN中产生的焦耳热Q; (2)若导线MN的质量m=8.0g,长度L=0.10m,感应电流I=1.0A,假设一个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计算导线MN中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下表中列出一些你可能会用到的数据); (3)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即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剩余部分)的碰撞。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给出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求出导线MN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平均作用力f的表达式。 点评: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注意推导是非常重要的。推导过程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推导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通过推导,可以加深考生对导出的结论的理解,明确所得结论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理解物理定律、定理、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本题第(1)小题要求考生证明的结论“F对导线MN所做的功W等于电路获得的电能W′,也等于导线MN中产生的焦耳热Q”,考生基本都知道,也能用它去求解习题,但多数学生对此结论的理解是不深刻的。题海战术让学生习惯于孤立地去记住每一个物理定律、定理和基本概念,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会觉得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物理越学越难,这对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学科是极不利的。瞄准高考,追求一步到位,让学生一开始就啃难题,而忽略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是应试教育的常见弊端。本题注重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走出这种误区,突出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对简单问题或熟知结论的分析,应该重视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的剖析。这些分析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机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高考的功能首先是选拔,但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得高考对中学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指挥棒”作用。本题第(3)小题要求考生应用所学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解决新问题“求金属离子对自由电子的平均作用力”,解决此问题的过程实际也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考生需要经历假设(猜想一个合理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模型)、分析与论证(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求解平均作用力)、评估(评估所假设的模型和论证结果的科学性)等过程。开放性的试题设计使得那些习惯于模范例题、套用典型习题的典型解法的考生无从下手,只有那些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考生才能解决此问题。这样的试题有利于考生显示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旧题材,新视角,培养问题意识;破权威,立典范,弘扬质疑精神. 例5:江苏卷第11题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题11-2图所示。 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 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 (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 点评:情境材料是试题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是考生表现其知识结构或判断能力的环境,恰当的选材有利于考试功能的实现。情境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考试的测量目标以及试题欲测量的行为目标,且与考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相适应。本题选材于教材,考生熟悉的情境材料有利于排除干扰因素,提高考试结果的信度。在熟悉的情境材料下,试题并非单纯考查记忆内容,而是通过新颖的设问角度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胡克定律等)和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能力、评估能力等)。可以说,优秀的试题设计使得本题能很好地实现试题的预设功能。此外,本题也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一些身边的看似平常的物理现象和看似简单的物理结论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试题给我们的启发,也是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题的另一亮点在于试题中的质疑是针对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提出的。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精神。此外,试题从发现问题(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读数不相同)、猜想与假设(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和评估等过程,展示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范例。这既有利于考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结果,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中,在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并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深刻领会科学探究的本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求,也能让学生在高考的选拔中脱颖而出。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评介_物理论文
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评介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