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数量和工程规模不断增加,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量也明显提升。在此情况下,必须采用科学的审核方法,针对工程特点,突出审核工作重点,充分考虑核算效益和分配利益等问题。通过有效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确保造价预算能够充分执行,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浪费现象。同时通过造价预结算审核,杜绝偷工减料等行为,为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报价方式单一
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殊性,会涉及到各种零散工程,导致出现了不同的工程报价方式。然而为了减少工作任务量,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往往会单一采用议价方式,议价方式应用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发生虚价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后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环节的正常进行。
1.2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中,原材料采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造价管理环节,关系到该工程项目最终的总造价高低。因此,企业财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严格把控原材料价格审核[1]。然而,实际情况中存在员工为了个人利益,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原材料虚假报价,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篡改,这样无疑会损害到相关单位部门的利益,也无法充分保障施工材料的高质量。导致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
2.1招标文件和合同协议的审核工作
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程范围,应先按照合同或招标文件对工程的施工范围进行明确,如划分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施工的界面、降水费用是否存在于桩基施工等,避免施工单位出现重复上报的现象。
2.2工程量审核工作
工程预算是以计算建筑工程具体工程量为基础的,对工程量进行计算耗时耗力,工作量非常大,计算准确性与否与工程预算准确性有直接关系。通常来讲,工程量可以存有少量规定范围内的误差,审核工程量也要根据图纸和计算规则做好复核工作,按照具体工程情况作适当调整。
2.3费用审核工作
费用审核工作一方面是审核定额套用应先审核套用金额,检查项目内容与名称是否和施工图纸一致。同时要审核定额换算,确保换算方法与换算内容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审核费用计取也十分重要,工程取费要按照施工地区造价管理有关部门的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相关文件进行确定,还要注意费率计算的准确与否,如果出现总价下浮与费率下浮工程应检查相关项目同比下浮的情况。
3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措施
3.1遵循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各项工程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对造价预结算情况进行审核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科学高效的基本原则。通过积极转变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理念,提高对审核工作的重视度,为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工程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应站在工程建设的全局角度,对造价预结算审核进行审慎对待,端正工作态度,夯实业务技能,高效的完成预结算审核任务,确保审核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正在向集成化工作模式转变,为适应规模更大、内容更复杂的造价审核工作,审核人员首先应统一思想,全面了解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应积极提高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够根据工程建设特点,选择合适的审核方法,在保证审核质量的同时,缩短工作周期,及时反映出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往的工程造价审核主要是作为一种事后管理手段,相比于工程实际建设活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应树立提前化管理思想,从工程立项和招投标阶段开始,就做好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准备。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的反思,从而促进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水平的不断提高。
3.2提高造价预结算审核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复杂性较高,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而且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过程。在审核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发挥专业审核人员的作用,加强造价审核人才队伍建设,为造价审核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造价管理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进行预结算审核时,也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工具,提高审核工作效率。这也对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的造价审核知识技能,还要对工程建设活动有足够的了解,能够熟练进行各种信息化操作。同时,造价审核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够与开展造价管理的相关部门人员及时开展沟通,获取一手信息。因此,各单位必须加强造价审核人员培养,不断补充高端专业人才,同时为现有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提供资源和渠道。通过做好岗位培训工作,制定长效培训计划,并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手段,促使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得到持续提升。
3.3改进审核机制和工作方法
在具体的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过程中,审核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熟练掌握造价预结算审核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各种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同时应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在提高造价审核工作重视度的基础上,采用绩效管理措施,建立配套的建成制度,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造价审核人员进行奖励或惩罚。在奖惩分明的工作环境下,充分激发造价审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同时,为了吸引和留住造价审核人才,还应充分考虑造价审核人员的职业发展,将绩效管理制度与其职位晋升制度捆绑起来,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职位晋升的依据。在信息化工作模式下,则应利用网络关口记录审核过程和审核人员信息,为绩效考核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3.4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工作效率与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有密切联系。在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与设计、施工等不同部门联系,从相应部门获取资料。同时,造价审核人员也需要进入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在与现场施工人员的沟通过程中,了解施工详细情况,并通过在现场收集图片或录像等材料,分析工程任务的完成情况。为提高部门间的沟通效率,也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下,开通部门间的沟通窗口,确保重要信息数据的及时传递。在此基础上,制定造价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审核工作发现的问题,预测工程造价发展趋势,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占有地位,通过对其具体内容及审核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为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变工作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并加强对造价审核人员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造价审核任务,为工程项目的资金安全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家琴.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69.
[2]赵巧珍.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8(32):190~191.
论文作者:姚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造价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