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状元丁士美的成才之路看明朝科举论文

从状元丁士美的成才之路看明朝科举论文

从状元丁士美的成才之路看明朝科举

丁组宏

[摘 要] 丁士美二十八岁时中举,排名第19。其后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第三次会试因为丁忧未能参加。直到明嘉靖三十八年时,终于闯过会试,排名第267。随后在殿试中大魁天下。从丁士美状元身上,可以看出鼎盛时期的明代科举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其一,科举是社会阶层保持流动的合理机制,为底层人改变命运提供了最重要的途径;其二,科举制的核心是公平原则,是人才选拔史上最合理的模式;其三,对于人才个体而言,科举是实现自身才能与价值的大路,是有志者不断奋发的动力;其四,科举的宗旨是举荐全面优秀的实用人才;其五,科举是科学、完善、健全的选才机制。

[关键词] 丁士美;成才之路;明朝科举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延续到清朝末年,跨一千三百余年,其中明朝是鼎盛时期。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状元丁士美的一生,与科举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从他身上,可以完整地看出明朝科举的特征。

丁士美(1521-1577年),字邦彦,号后溪,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今属淮安市)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兼教习庶吉士、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东宫侍班官、经筵日讲官、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曾任会试同考官、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武举会试主考官、会试知贡举官、殿试读卷官、殿试提调官等。丁士美通常是同时担任数个职务。他历事三朝,辅导二帝,曾主持纂修国史、实录及重录《永乐大典》。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恪”,赐祭葬。

同当时多数读书人一样,他的成才之路伴随着科举考试。

徐艺道:“我没事。您忘了,上大学那会儿,我练过跆拳道。”见张仲平开始有点犹豫,徐艺又道:“要不,再等等,我们再打打他的电话。”

明朝乡试分为三场。农历八月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任选一书)、“五经”义四道(任选一经);十二日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十五日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其中首场是关键。明朝陈鎏《皇明历科状元录》卷四中说丁士美“以《易》经登应天己酉乡荐。”可见丁士美“五经”中选考的是《易》经,并且考得特别优秀。

一个家庭,稍远而言一个家族,物质上提升甚至暴富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文化上提升进而成为家风门风,却非易事,需要几代才能形成。当时算中产阶层的丁士美家庭,家传学风深厚。在这样的家庭,学习、上进便是孩子的基本状态。

“公生颖悟不凡,比能言,口授诗书,輙成诵。稍长,通典谟训诰奥义,为文有藻思,补邑庠弟子员。学使及至,每嘉奖异。”许国撰写的《丁公后溪墓志铭》概述了丁士美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可见他天资聪慧,喜欢学习钻研,十几岁就成了秀才。这在每三年每个县只有二十名秀才名额的明代,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乡试在南直隶、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丁士美在留都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在四千五百多名考生中,他考了第十九名,中了举人。这个名次也算不错。

丁士美状元的高祖,名丁锺,元末社会动荡时从江西南昌流落到南直隶淮安府清河县,明朝初期成为秀才;曾祖丁进亦农亦师;祖父丁凤考上秀才进入县学,于是全家从乡下搬到县城;父亲丁儒先学后商,积累了一点家财。

中举时,丁士美二十八周岁,原配夫人周氏四年前去世(年仅25周岁),新夫人李氏刚娶进门不久。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中了举人意味着有了做官资格,以后即使不参加会试也有当学官、知县或幕僚的机会。明朝考上秀才,每月就配给廪米六斗,免除80亩税赋和差徭;举人免税赋则增加到400亩,进士能免2000亩税赋。举人靠补贴可以养活全家,如果当了官,就更轻松愉快了。不过举人做了官就不能继续向上考试了。丁士美完全可以享福过日子了,可是他没有停下学习进取的脚步。

成就任何一番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科考之路的艰辛坎坷更是世人皆知。科考有六道关卡: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根据郭培贵等先生的研究,童生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的通过率一般都在10%上下,越往上考越艰难。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丁士美到北京第一次参加会试,落榜;嘉靖三十二年,第二次参加会试,落榜。

嘉靖三十四年一年里,丁士美第二任妻子李氏(年28岁)、母亲仲氏相继去世,这种变故对任何人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古代丁忧制度规定:父母去世,做官的必须回到老家,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不得行婚嫁之事;士子也不准应考。嘉靖三十五年,丁士美还在为母亲丁忧期间,故而没能第三次参加会试。那两年一定是丁士美一生中最凄惨痛苦的日子。假如不是这样,或许丁士美中状元的时间会提前三年。

考官原本选出的第一名并非丁士美,但嘉靖帝看了以后并不满意。当看到丁士美卷子,眼睛立刻一亮,因为丁士美在开头就提出了“君臣交儆”“人臣自靖”的总论点。丁士美的策论直陈谏言,切中时弊,紧扣策问所指,深虑皇帝所虑,既高屋建瓴,又具体可行,戳到了朝政痛点,说到了皇帝心里,很好地回答了皇帝的策问,给出了治国治官的良策。嘉靖帝因而充分肯定,擢丁士美为状元。

在此之前,有大臣弹劾严嵩,都被嘉靖帝弹压处分。此时开始,嘉靖帝限制严嵩权力,并重用徐介、高拱、张居正等人,大力革除弊政。三年后,严嵩被勒令退休。嘉靖帝去世前一年(1566年),杀了严嵩儿子严世蕃。至1567年1月嘉靖帝去世时,明朝政局乱势已被扭转,各方面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为随后的“隆庆新政”“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掌翰林院事时,兼教习庶吉士,也就是庶吉士的老师。庶吉士是翰林院里的基层官员,是从二甲、三甲的进士中选拔出的年轻而才华出众者。

从表3看出,黔糯优11的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实粒数的偏相关系数为负值,与有效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偏相关系数为正值。说明,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变化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配套措施来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粒数,协调二者数值乘积达到理想值,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开春二月,丁士美的第四次会试(己未科)机会来了。他第三次赶到北京。科举制度规定:三试下第的举人,不能再参加会试。如果这次丁士美再落榜,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就完全不是后人知道的这样了。经过三场考试,终于榜上有名。此时距离中举已经十年了,丁士美从28岁的青年变成了38岁的中年。这次他排名第267名。这个排名在随后参加殿试的303人中是靠后的。

殿试项目只有一个了,就是写策论。皇帝亲自出题。那次殿试,嘉靖皇帝的策问是:“朕恭承上天明命,君此华夷,亦既有年矣!夙夜持敬,不敢怠恣,一念在民,欲人人得所。夫何与我共理者,彼各一心,皆未见以我心而是体百务。惟欺君以欺天,害民亦害物,彼尝言之者后尽背而弃之。夫大学之道,专以用人理财为急。用得其人,政自治理,财得宜用自足。吁,人之不我用,而代理之责,岂独我能耶?兹欲闻人得用、财得理,以至治美刑平、华尊夷遁久安之计。何道可臻?尔多士其言之,必尽所怀焉!”(《明世宗实录》卷之四百七十)

嘉靖皇帝(明世宗)并非昏庸无能的皇帝。他在位四十五年,是明代实际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早期英明苛察,整顿朝纲,形成了内阁制度;宽以治民,减轻赋役;改革科举制度,对外抗击倭寇……重振了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有史家批评他后期二十多年不上朝,练道修玄,忽智忽愚,导致首辅严嵩专国二十年,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局势动荡。但实际上,他始终牢牢掌控着朝政大权,晚年更扳倒严嵩,使国家再次走上正轨。嘉靖时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得到极大发展,南倭北虏受到抗击,《永乐大典》重录,优秀小说戏曲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

嘉靖三十八年,接近明世宗执政晚期。从这道殿试考题可以看出,明世宗很清楚朝政渐趋腐朽的局面,他对朝廷官员已是极其失望。指出他们不与自己同心协力,不守承诺,欺君害民。字里行间透露着不满甚至愤怒,他已深恶痛绝,忍无可忍,于是急切征求治国之道,急切需要治国新人。这样的策问,显然不是考官大臣事先代笔,而完全是明世宗直抒胸臆。可见他还是有“治美刑平、华尊夷遁”抱负的皇帝。他要在执政晚年对朝政进行整治,只可惜还没有好办法。

丁士美的策论用了三千多字阐述自己的观点。整篇文章观点鲜明,思考深入,语言精到,一气呵成。针对策问,他提出“去三浮,汰三盈,审三计”的方略。“三浮”是指:官浮于冗员、禄浮于冗食、用浮于冗费;“三盈”是指:赏盈于太滥、俗盈于太侈、利盈于太趋;“三计”指:有不终岁之计为下也,有数岁之计为中也,有万世之计乃为上也。

其二,科举制的核心是公平原则,是人才选拔史上最合理的模式。

殿试后考官审卷,并排列出名次,将成绩名单和前十名卷子一起呈给皇帝审阅。《皇明历科状元录》记载了丁士美被擢为状元的原因:先是卷进呈,其第一已有所拟,皇上览之弗当意。览及士美卷,见其策起云:“帝王之致治也,必君臣交儆而后可以底德业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后可以尽代理之责。”深惬帝衷,用玉管笔朱圈“君臣交儆”“人臣自靖”八字,置于卷首。

厌氧批次实验的接种污泥来自于半连续实验反应器,半连续实验用于普通小球藻厌氧消化的实验研究。对于半连续实验,其接种污泥来自于实验室稳定运行的中温厌氧反应器,此中温厌氧反应器用于市政污泥的厌氧消化研究。

通过丁士美状元策论可以看出:丁士美是身在书房,心怀天下的大才,与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形成鲜明对照。相对于混乱腐朽的朝廷风气,丁士美就像一股清泉。可以说,嘉靖帝不仅发现擢定了一个状元,更是得到了晚年整治朝政的一剂良方,获得了再塑政德的信心。

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都有规范的动作要领,体育老师在动作示范时,大多要借助体育器材进行精准演示,老师凭借优秀的专业水平让学生直观地观看自己标准的动作示范,然后进行模仿练习,对于一些动作快难度大的体育项目,为确保演示出动作的力量,速度和幅度来,体育老师可选择轻便的示范器械来代替实操器械,让自己的示范演示一气呵成。

中举后物质条件改善了,两次会试名落孙山,又遭遇亲人过世……换别人很可能就偃旗息鼓马放南山了,可是,“公益激励自奋曰:农不以荒岁而废葘畬,士之学何独不然?”(《丁公后溪墓志铭》)也就是说:丁士美更加自我奋发,他激励自己说:种田人不因为那年灾荒就不耕种了,读书人的学习怎么能不这样呢?“下惟发奋,专所业。其于经旨,往往得之言外。”(《丁公后溪墓志铭》)

科举考试是国家盛事,三年出一的状元定然是皇帝极其器重的人。嘉靖晚年阶段,由于丁士美资历尚浅,没得到大的重用。但他的才能、观点、人品等,都受到皇帝的赏识。尤其是作为隆庆、万历两任皇帝的侍读学士、经筵官、日讲官,丁士美对这两位皇帝的影响,皇帝对他谏言策略的采纳,不言自明。两任皇帝对他的重用,就说明了这点。所以说,嘉靖晚年革除弊政、隆万两代大改革,以致形成历史认可的“隆万盛世”“万历中兴”的局面,都有着丁士美的作用。而此前嘉靖三十八年丁士美状元策,无疑是契机之一。

丁士美中状元后,到他去世的十八年里,他的工作经常与科举有关。

他曾两次担任全国科举会试同考试官,两次担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还担任过一次武举考试官、一次会试主考官、一次殿试读卷官、一次殿试提调官。

至少,这总是真的,他一面想,一面又翻过身,以便瞧见先前给幻象遮住的现实世界。可是,远处仍旧是一片光辉的大海,那条船仍然清晰可见。难道这是真的吗?他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毕竟想出来了。他一直在向北偏东走,他已经离开狄斯分水岭,走到了铜矿谷。这条流得很慢的宽广的河就是铜矿河。那片光辉的大海是北冰洋。那条船是一艘捕鲸船,本来应该驶往麦肯齐河口,可是偏了东,太偏东了,目前停泊在加冕湾里。他记起了很久以前他看到的那张赫德森湾公司的地图,现在,对他来说,这完全是清清楚楚,入情入理的。

他曾任国子监祭酒,即国子监主管官员。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国家大学。既负责全国教育尤其是科举的管理工作,也直接负责培养高级人才。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出的监生及外国留学生在这个最高学府学习。

他曾任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礼部,负责国家的典礼、教育、外交事务,其中包括管理科举考试。

这十八年,丁士美为明朝科举制度的运行、完善和提升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丁士美状元身上,可以看出明代科举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其一,科举是社会阶层保持流动的合理机制,为底层人士改变命运提供了最重要途径。

如果社会阶层固化,上层人总是上层人,底层人很少有机会成为上层人,那意味着这个社会缺乏活力,更酝酿着危机。科举以考试成绩取士,单以个人的才能为标准选拔人才,英雄不问出处,才能出众者自然升高社会地位与阶层,于是大量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士进入统治阶层,扩展了官吏代表的社会层次,表现出政治环境的宽松性及合理性,实现了社会的纵向流动,促进了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丁士美的家庭逐步提升,成为书香门第,主要路径就是几代人读书求学,包括参加科举考试。这为丁士美走得更远奠定了基础。而丁士美能够成为三朝重臣、两代帝师,更是由于科举制把他从一个小县城推上了社会顶层。

马克思在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思考中,曾明确指出在特定的的历史环境下俄国等落后民族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并“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的可能性。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社会形态,而不是资本的发展阶段。所以,对于落后民族来说,无论以何种路径进入世界历史,都无法回避资本以及如何处理与资本的关系这一现实问题。

试验组生猪出栏总体重为3 302 kg,成活头数为29头,头均增重为103.48 kg;对照组生猪出栏总体重为2 843 kg,成活头数为27头,头均增重为97.65 kg。试验组生猪的头均增重较对照组增加5.83 kg,增加5.97%,差异显著(P<0.05)。

历史上的世官制,规定了后代承袭上代的官级和待遇。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等人才选拔制度,其人为因素很重,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掌控和决定。而科举制,把所有人放在一个起跑线上,教育机会下移,受教育成本很低,士农工商子弟均可入学。所有人在相同的路径上展开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对主考官和朝官子弟还有一些限制,使平民子弟有较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严密的考试管理,使人才逐级过关,脱颖而出。从丁士美的升级、落榜、逆袭等经历,就可以看出明朝科举制的公平与公正特点。这成为后世人才选拔的一个标杆和传统,使得科举成为甄选人才及人才竞争最合理的机制,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与社会的进程,也传播到外国。不论是中国周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学习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其三,对于人才个体而言,科举是实现自身才能与价值的大路,是有志者不断奋发的动力。

理想是人生灯塔。很多人希望自己成为人才,堪以大用,效力国家。于是科举成为实现理想的最现实、最正规、最可信的道路。虽然科举不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通道,虽然一些人有才能却没能通过更高一级科考,虽然通过高一级科考的人并非都取得了大功绩,没通过高一级科考的一些人也流芳千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没有科举制度,那么国家社会就涌现不出那么多的人才,大多数人才也会报国无门。

科举之路当然艰辛而漫长。莫说十年寒窗苦,丁士美三十八岁才考取状元,其中的艰难困苦绝对不比别人少。莫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丁士美如果在艰难困苦前胆怯止步、见好就收,那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贡献与成就。如果科考很容易,那怎么起到筛选之效呢?起不到筛选之效,科举制还有何价值呢?真正的勇士一定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真正的金子一定显露于千淘万漉吹尽狂沙之后。因为有一种精神叫矢志不移,有一种人叫不到长城非好汉。科举,就是为有志者开辟的一条大路;是一块巨大磁石,吸引着无数人悬梁刺股;也是一个巨大能量源,激励着有志者不断向前向上。

科技的发展使得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农业由于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良好的气象监测是实现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我国现阶段自动气象站的使用已经得到普及,基于自动气象站的各项技术也日趋成熟,得到大范围的使用。

其四,科举的宗旨是举荐全面优秀的实用人才。

科举的宗旨目的是选拔出学识、思想、能力都出众,具有多种才学能力的人才。科举除了分级别,还分场次,考试项目内容和考题形式也非常多样,绝非单一。既考查学识的深度广度,也同样重视学以致用,尤其是解决现实问题。

进行纳税的双方都有责任履行义务。现阶段,应该加强增值税的立法,将其上升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税法的刚性,进而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早在吴元年(1367年),尚未建立全国政权的朱元璋就下令开科取士:“兹欲上稽古制,设文武二科,以广求天下之贤。其应文举者,察其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骑射以观其能,策以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年(1370)五月,朱元璋又下诏开科:“设科取士,期必得于全材,任官惟贤,庶可责成于治道。”虽然在实际执行中放弃了“算骑射”考试项目,但确立了明代科举选官制度的原则:考察德、业、能、政事多方面,以得到全材。

水污染治理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保护城市水域资源,政府一直大力建设智能化水利基础设施。过去水质采样工作主要采取划船取水、放置浮漂等人工模式,其监测位置固定。无人船不需要人工操控,独立完成精确定点采水样。比起人工监测模式,无人船监测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并可以到达污染区和深水区等。利用无人船可以实时采集与传播监测数据,跟踪污染扩散状况,增加了监测数据实时性和透明度。

乡试、会试项目一样。第一场考核对《四书》《五经》以及各家注疏的基本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考试。第二场“论”一道、“判语”五条一道,主要检验考生做官的基本条件如何。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考查考生安邦定国的见解。可见三场考试最重要的都在考查考生的思想和能力。尤其是第二、三场,重点考查考生对实际问题的判断、解决能力。所以批判科举考试内容是陈旧而无用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丁士美状元策,就可以说明这点。

明朝科考部分文体规定是八股文。八股文曾经被冠以刻板空洞、束缚思想等多项罪名。窃以为,八股只是一种文体的规范。古时候文体有赋、诗、词、策、表、记、序、跋、传、诏等,现代文体也有诗歌、散文、小说、新闻、评论、报告文学、请示、通知等等,正如这些文体都有着自身规范和特征一样,八股文也就是在明代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文体而已。没有规范就没有特征。任何规范自然具有一定限制性,但限制的是格式,而绝非思想内涵情感。规范都是外部特征,而不能说是文章缺乏思想内涵情感等的根源。文章的内核一定还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和学识。只要有思想和学识,都会蕴含和呈现在作者的文字中,不论是什么文体都限制不住。如果受限制了,也只能说明作者才疏学浅,而不能怪文体。今天人看诗词赋等古代文体,都会觉得很难写,但不是有很多名篇佳作传诵至今吗?唯独八股文就一定出不了好文章?这没有道理。历史中的存在都有它当时产生与存在的理由,后人用后来的标准和感觉来判断历史,未免武断和不科学。科举历史既然选择了八股文,八股文就一定适合当时的需要,就为考查与筛选全面优秀的实用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果没有长处,八股文不可能成为明朝社会、时代的主流文体之一。所以不应全盘否定八股文,八股文不应承担作者思想空洞的责任,八股文值得重新研究。

其五,科举是科学、完善、健全的选才机制。

明朝总结以往科举制的经验与不足,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使科举制度进入成熟与鼎盛时期。在洪武年间就颁行并实施了“科举之式”,明清五百多年奉为“永制”。其中规定:“科举必由学校”“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官。”(《明太祖实录》)“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的意思是:除大明国之外,高丽、安南、占城等附属国士子,可在本国参加乡试,中式者赴大明京师会试。

明朝科举非常规范化、制度化。对考期、层级、科目、考生、命题、答题、考官、监考、阅卷、复核、纠偏、发榜、仪式等都有细致而严密的规定。最大程度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兼用人才,南北并举”,是明朝科举的一大功绩。实行南北卷制,会试时南北中考生分别考不同试卷,并且规定了三大地域不同的录取名额。这为平衡南北方教育、文化的差异,解决南北方科举矛盾,在南北方都选到人才,找到了最佳方法。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逐级上升的模式。设置了六个级别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一级才有资格报考上一级,逐级淘汰,逐步上升。这样的设置如同让考生闯关,具有竞争性,也有激励性,让实力欠缺者止步不前,让才华过人者卓然超群。其中还有很人性化的一点:一次通不过,还可以再考两次。若还是通不过,那你只能停在已通过的那级了,说明你的学识思想就是那么高了,更高的平台只能是别人的。你可以另寻途径施展才华,你可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地批判控诉科举,但是科举给了每人一样的机会,若干次机会,通过或通不过都是合理合规的,根源都在其自身。皇帝的最终决定权,是科举机制的重要与必要一环。皇帝是科考的最后一级评审,前面说了其职责主要是审阅殿试前十名卷子,确定前三甲,其次是审定所有进士成绩和名次。实际上,有很多次皇帝认可了主考大臣呈报的名次,包括前三甲,但也有如嘉靖帝这样没有完全认可原名次,擢拔出丁士美状元这样的情况。皇帝的最终决定权,一是为了更直接地按自己治国理政理念和需要选取人才,二是为防止考官私下做手脚。这有利于更杰出人才的定位,有利于科举制度的完善,也是合理合规的。

当我第一次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呼喊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从“秋兰姐”到“秋兰妈”,变化的不仅是年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追求:既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

以上五个特点体现了科举制度在明朝所达到的高度。

Firstly,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for the stored N observations are computedbased on the law of total probability.

而清末取消科举之后,国家社会进入长期动荡与苦难之中,人才选拔也曾是混乱无序状态。科举与国家的兴衰关系,互为因果或影响的关联,这也值得反思与研究。

采购流程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各项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加强采购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施调整的及时性。比如每月初制定采购计划、月中更新、月末总结调整。同时在采购工作中应建立定期物资库存盘点措施,及时把握物资的进货和库存数量,保证生产需要,同时有利于采购计划制定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促进适时适量采购所需物资。

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历史上,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包括明朝90位,丁士美是其中之一。栉风沐雨过关斩将,最后站到塔尖的状元无疑是凤毛麟角的人中龙凤。他们是科举制度的集大成者,是科举制度的代表。

科举是机制、是导向、是途径、是措施。虽然也有难以万全的不足之处,但是就鼎盛时期的明朝科举而言,科举制度有效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播,促进了积极向学的社会风气的增强,促进了士人文化与官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了众多杰出人士的涌现,促进了教育文化的大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它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无疑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遗产。

On M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from the Success of Ding Shimei

Ding Zuho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Nanjing ,Jiangsu ,210013

Abstract: Ding Shimei passed the provinc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when he was 28 years old,ranking 19th in that examination.However,he failed in next two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s.In addition,because of melancholy,he did not tak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in the 3rd time.Finally Ding passed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until the 38th year of Jiajing in Ming Dynasty,ranking 267th in the examination.Ding came out first in the following palace examination.From Number One Scholar Ding,we can find there are 5 key feature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ng,a Dynasty which in the heyday.Firstly,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a reasonable system for keep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disadvantaged people to change their life.Secondly,the central tene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fairness;it's also the most reasonable system in ancient personnel selection history.Thirdly,for talents personally,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not only a broad avenue for achieving their talent and value,but also a power to push aspirants keep working hard.Fourthly,the ai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recommending practical comprehensive talents.Fifthly,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s a system which is rather scientific,perfect,and sound.

Key words: Ding Shimei,the Avenue of Becoming Successful,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during Ming Dynasty

[中国分类号] G424.74

[关键词] A

[文章编号] 1673—1654(2019)02—099—006

作者简介 丁祖宏,客座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责任编辑:刘清华)

标签:;  ;  ;  ;  

从状元丁士美的成才之路看明朝科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