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_赵芬

土建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_赵芬

威海职业学院

摘要:建设类高职院校有着本科建设类研究型院校所没有的特色,那就是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正是弘扬这一特色的一支重要力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合理制定“双师”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内炼、外引、激励”三者相结合机制。

(一)、 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

这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途径:

1、安排优秀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专业锻炼

通过专业实践,教师了解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施工工艺、建筑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能及时补充反映工程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的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积累与提高操作技能。我院规定:每位专任教师在每个岗位聘期内都要参加1个以上工作岗位2个月以上的顶岗实践,即在某一相同工作岗位上累计顶岗工作时间不少于60天。

2、重视专业技能培训

大力开展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工作,通过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保持专任教师对企业生产实际的同步了解和对新技术的及时追踪,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和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我院规定:每个专业在每个岗位聘期内应安排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本专业教师外出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等技能培训,并优先安排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鼓励并要求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尽量结合工程实际,争取真题真做,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如我院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4位年轻专业教师,在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积极承担课内实践教学和测量综合实践教学任务,迫使他们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线技能。又如“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组在给学生下达实训任务书之前,要求老师自己先编制出符合实训要求的工程预算书,迫使专业教师深入工程实践,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

4、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高职教育非常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兴办的产业作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应该成为培养教师“双师”能力的依托。我院为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潜质和潜力,鼓励专业教师在专业业务对口的条件下兼职和创业,达到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目的。专业教师可直接参与公司承的设计与施工,学生利用课余与假期在公司实习,既提高了教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并可以以此为契机来推动建工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在实践中,我们积极引进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咨询、设计单位中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我院做兼职教师,给学院带来了生产、施工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同时,他们在和我院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和帮助学院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因此,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高职教育来说,已不是为弥补高职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建设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

1、建立各专业师资人才信息库。

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各建筑类院校之间要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更要与各行各业建立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了解各专业师资人才信息情况,对人才信息库存要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以期建立一支来源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兼职教师队伍。

2、规范和加强兼职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

要求兼职教师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门以上课程的系统讲授任务和一定工作量的实践指导工作,而且每学年应开设1-2门本专业的专业学术讲座或实践知识讲座。组织兼职教师参加院校有关的教学会议、教学教研活动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为所在系部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认证等提供咨询意见,并参加相关专业论证工作。

(三)、制订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

这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院人事部门把“双师型”教师建设纳入学院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订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其次,系部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同时,鼓励在职教师获取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考取如一、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建设行业国家注册的执业资格证书,攻读在职工程硕士学位,并都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适合土建类的特色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启发,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借鉴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模式的构建对于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任务驱动模式,按照以下步骤开展任务。

1、任务设计引导

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师培养计划既需要学院各部分的配合,又需要参与培养教师具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任务设计:一是指学校人事部门的师资培养计划任务;二是指在师资培养计划任务驱动下,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任务。这是任务驱动法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键之处就在于任务的设计必须能够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任务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在任务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一系列任务组合成一个任务体系,并且兼顾主动与被动,即某些任务的设计是要求教师主动完成的,如教师学历学位进修以及专业工程师的认证等等;而有些缺乏积极主动性的任务,则是被动完成,也就是在特定指令下完成的,如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种培训、讲座、报告等。

2、任务实施

教师根据“师资培养计划任务”所设计的任务内容,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专业教务情况,将师资培养计划任务进行逐一分解细化,按照教师的专业结构、实践技能水平、教科研开展情况等,对每个教师分发具体任务,参与培养计划的教师在拿到具体培养任务后,根据自身情况,将从教科研能力、业务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制订适合自身的培养计划处于主体地位。在师资培养计划的引导下,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

3、任务探究

我院在设计任务之后,采用定期研讨和追踪调查的方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政策上的倾斜,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培养任务。如在每个学期期末或期初开展交流活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并对下一步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如遇到较为复杂的任务,相关部门应该予以协调,可以将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清立,《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2007年4月。

[2] 林开仕,《“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与评定标准》,2010年4月。

[3] 张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6月。

论文作者:赵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土建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_赵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