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池塘养殖技术_匙吻鲟论文

中华鲟池塘养殖技术_匙吻鲟论文

匙吻鲟鱼池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鲟鱼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水产养殖场在土池中放养8~10厘米的匙吻鲟鱼苗,7个月的干塘验收,成活率达72.5%,最大个体体长52厘米,重0.83公斤,最小个体体长38厘米,重0.41公斤;平均尾重0.62公斤。土池养殖的具体做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7亩,水深1.8米,池四周护上水泥坡,池呈长方形,阳光充足,水源条件好,水质无污染。在放鱼前,彻底干塘消毒,清除地底污泥后,用10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曝晒3天后再注入1米深的清水,用大草培肥水质。3天后,水转变成茶褐色,再向池塘加注清水50厘米。池塘水位提高后,溶氧量也相应得到增加,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匙吻鲟下塘后有足量的浮游生物食用。

2.鱼种放养。从湖北引种200尾匙吻鲟种苗,规格为8~10厘米。匙吻鲟下塘1周后,投入100~150克的鲢鱼30尾,鳙鱼10尾。

3.饲养管理。在6月底之前,以培肥水质为主。因为匙吻鲟的食性与鲢鳙鱼完全相同,也是食用浮游生物,但它的耗氧量比鲢鳙鱼高,故将池水透明度提高到30厘米以上。发现有浮头现象,及时向池塘中加注清水调节水质增加溶氧量,这样使匙吻鲟有足够的溶氧和浮游生物食用。进入7月份后,池塘水温升高到30℃以上。这时浮游生物繁殖迅速下降,用大草培肥水质的方法已不适用,需改变饲养方法。养殖场专门配制了一种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的粉状饲料(动物蛋白占蛋白含量20%),每天投喂2次,保证了匙吻鲟的营养需要。

4.水质管理。在鱼种下塘后的1个星期内池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此时,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鲟鱼浮头现象较为严重,采取早、中、晚向池塘加注清水的办法,同时在池塘中还安装1台3千瓦潜水泵,抽本塘水直接向塘内冲水增加池水溶氧量,控制鱼不浮头。6~9月,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抽掉30~40厘米池塘水,然后再加注清水,当水色变浓时,加大进排水量。

5.鱼病防治。定期用生石灰、硫酸铜消毒,预防鱼病。一般每隔30天泼洒1次生石灰,每次用12.5公斤,兑水全池泼洒。硫酸铜也是每个月泼洒1次,即泼过生石灰1周后再用1次硫酸铜。每隔40~50天,用灭虫灵泼洒1次,通过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鱼病的发生。

联系电话:0771-2625848

标签:;  ;  ;  ;  ;  

中华鲟池塘养殖技术_匙吻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