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声乐论文,学术研究论文,中国论文,心理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80年代以前历史的简要回顾
开垦我国音乐心理学荒原的是音乐学家王光祈博士(1892—1936),他于1927年9月,在 德国完成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心理研究专著《声音心理学》,登载于《中华教育界》第17 卷上。第一次介绍了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情况。从此,翻开了 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以后由于政治、动乱、战争等多种原因和条件限制,直到 解放以前,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几乎只是音乐界少数人的个人行为,鲜见有声乐心理的专 门文章发表。我国音乐心理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声乐心理仍无专门研究,但在声乐教学领域 ,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已受到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在老一辈声乐教育家的教学中,不时闪 现出心理科学的光辉。如喻宜萱在《关于声乐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教育的对象是 人,人不是一件静止的物体……尤其是声乐教学是非常复杂的,学生的接受力,学习态 度,心理状态都直接影响上课。”又说,“培养歌唱家具有创造性的想像力。教师要做 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联想 。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人民音乐》1957年3期)
“文革”的爆发,一切学术研究活动基本停止。心理学的研究更被斥之为“唯心主义 ”而被打入冷宫。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文化上出现了百废待兴的新局 面。在音乐论坛上,全国性期刊以及各省市刊物陆续复刊,但都处在一个调整过渡时期 ,未见有声乐心理论文发表。
二、学科的萌发与初创
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随着国家的安定团结、改革开放,声乐艺术日 趋繁荣,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化。80年代初,声乐工作者——主要是高校,特别是高等师 范院校声乐教师,开始了对声乐心理的研究。
(一)学科萌发前的准备阶段(1981—1987年)
1981年,张前发表《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4期)一文。之后,他又发表《 现代音乐心理学的展望》([日]佐濑仁文、张前译,《音乐译文》1982年1期)和出版《 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一书。从此,中国音乐心理研究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为其分支学科——声乐心理研究做好了理论准备。
这一阶段6年时间,共有约六篇声乐心理论文发表。罗友泉《中小学唱歌课应注意学生 的心理、生理特点》(《人民音乐》1982年4期),丁春泉《声乐技术教学要重视歌唱心 理研究》【《音乐文集》(南京师大)1982年12月】,雷传彬《略谈心理规律在歌唱教学 中的作用》(《人民音乐》1983年2期),吴声业《浅谈教学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 》(《岭南音乐》1984年2期),李一平、耿晓照《声乐心理学浅说》(《贵州日报》1985 年4月20日),徐行效《试论歌唱者的心理训练》(《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6期)。
上述论文数量不多,却代表了中小学歌唱心理(1篇)、高校专业声乐教育心理(4篇)和 声乐心理学科(1篇)三个研究方向。
1986年11月,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研讨会”(兰州)上,徐行效在大会宣读 论文时呼吁:“当今心理学已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中。现在,已经到了心理学渗 透到声乐艺术中,必须建立一门新学科——声乐心理学,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系 统的、科学的声乐艺术学科体系的时代了。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对组成声乐艺术要素 之一的最薄弱的环节——歌唱心理的研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个历史的使命 ,应该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声乐工作者的肩上,特别是声乐教育工作者的肩上。”(见 “会议”录音磁带)首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发出了建立声乐心理学的倡议。这些都为声乐 心理学学科的萌发做了前期准备。
(二)学科的萌发阶段(1987—1993年)
1987年2月,徐行效在《人民音乐》第2期上发表《建立一门新学科——声乐心理学》 ,提出在我国建立声乐心理学学科。文章发表后,引起学界广泛呼应,1988年《中国音 乐年鉴》许讲真的《崛起·深化·探索·萌发·展望》(该书第217页),1990年《中国 音乐年鉴》谢嘉幸的《音乐心理学》(该书第147页),1990年第2期《中国音乐》王洪生 的《中国音乐心理现象研究的新起点》等文均积极响应。
在此阶段6年时间里,共发表声乐心理论文约十七篇,专著1部。其他论文是(按发表时 间先后排列):
徐行效《歌唱者心理状态初探》(《音乐研究》1987年2期),刘九思《论歌唱发声训练 的感觉教学法》(《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7年2期),马文标《谈独唱时的恐惧心理》( 《中国音乐》1987年9期),王金宝《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作用》(《甘肃教育》1987 年9期)。黄友葵《歌唱艺术与思维》(《艺术百家》1988年1期),徐行效《心理训练应 成为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音乐探索》1988年3期)。唐瑰卿《论歌唱中的意念控制 》(《河南大学学报》1989年2期),黎国坤《谈声乐教育心理学》(《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4期)。徐行效《声乐学习心理浅谈》(《成都师专学报》1990年1期),杨仲华 《气功与声乐艺术》(《中国音乐》1990年2期)。徐行效《声乐练习的心理分析》(《交 响》1991年2期),梁正平《声乐教学中的心理控制》(同前),徐行效《声乐知识学习的 心理分析》(《音乐学习与研究》1991年3期),杨春发《声乐的感觉教学》(《音乐学习 与研究》1991年4期)。郭徽《心理因素在歌唱艺术再创造中的作用》(《殷都学刊》199 2年1期),梅学明《歌唱中紧张心理的产生与排除》(《中国音乐》1992年9期)。
1991年12月,徐行效撰写的声乐心理专著《声乐心理研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对“声乐心理学”在我国的萌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专门为该书题词:“声乐工作者掌握了有关心理知识,才能更有效地从事本职工作。 ”《人民音乐》1993年8期发表王安华书评《清清淡淡育水仙——读徐行效的<声乐心理 研究>有感》,对该书在我国声乐艺术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理论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给予 评价:“为完善声乐艺术的理论,徐行效同志迈出了可贵的、开拓性的第一步,填补了 我国声乐心理研究的空白。”该书的出版,在我国声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标志 着该学科自萌发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学科初创发展阶段(1993—2001年)
这是20世纪的最后8年,也是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喜获丰收的8年。这一 阶段共发表论文八十多篇、专著3部。这些成果有:
郑慕才《歌唱情感的剖析与表现技法》(《福建师大学报》1993年1期),谭业茂、冯长 春《气功意念引导与歌唱声音位置》(《中国音乐》1993年1期),朱少坤《气功功效与 声乐表演艺术》(《齐鲁艺苑》1993年2期),赵磊《民间歌手的演唱心态及其在传承中 的作用》(《中国音乐》1993年2期),李文《歌声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同前) ,冉光标、戴莉蓉《浅谈艺术歌曲教学中想像力的作用》(《音乐探索》1993年2期), 邹长海《歌唱心理学》(专著,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赵燕《试谈心 理活动与声乐教学的关系》(《中国音乐教育》1993年6期)。
何建民《声乐教学与心理学》(《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1期),张鸿懿《歌唱家心理研 究刍议》(《中国音乐》1994年2期),熊俊仙《空间概念与声乐教学》(《音乐学习与研 究》1994年3期),牛秋《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关系》(《中国音乐》1994 年4期),徐行效《歌唱者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上)》(《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年4期) 。
曾淑芳《艺术医学心理的意志与歌唱有关问题的探讨》(《音乐探索》1995年1期),孙 雯娟《声乐教学心理因素的应用》(《声乐教育手册》,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 ,韩再恩《心理调控在人声训练中的作用》(同前),傅桂华、朴准山《歌唱发声方法与 歌唱心理作用》(同前),马文标《如何克服声乐表现时的恐惧心理》(同前),王桂兰《 声乐教学中的逆反心理》(同前),武兰平《如何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同前),米 红《声乐训练中的意念感觉》(《江西师大学报》1995年2期),徐行效《歌唱者的感觉 、知觉和表象(下)》(《音乐学习与研究》1995年2期),韩德森《关于“歌唱感觉”的 综合培养》(《艺苑》1995年3期),汤爱民《心理活动对歌唱表演的影响》(同前),王 丽君《机理与心理沟通 比喻与示范互补——声乐教学中的“结合”原理》(《黄钟》1 995年3期),万敬之《歌唱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及其心理特征》(《中国音乐》1995年3期) ,崔思蕖《歌唱心理与声乐教学》(《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4期),姚依乐《浅谈声乐 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运用》(《人民音乐》1995年10期)。
王燕、丽华《歌唱心理漫议》(《乐府新声》1996年1期),佟成杰《浅谈歌唱心理素质 的培养》(同前),郭丽亚《声乐教学心理探讨》(《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1期),郑爱 萍《论成人声乐教学中“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1期) ,王茹湘《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中国音乐》1996年2期),尤锦声《从气功修炼 悟歌唱艺术》(《中国音乐》1996年2期),彭子华《声乐教学心理因素探索》(《交响》 1996年3期),王茹湘《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3期) ,国庆、大鸣《声乐教学中情感调动的意义和方法》(《河北师大学报》1996年3期), 唐福珍《浅谈歌唱者主观听觉上的差异》(《乐府新声》1996年3期),刘焕成《从文艺 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性问题》(《齐鲁艺苑》1996年4期),徐行效《想像·想 像力》(《音乐世界》1996年8期)。
刘中连《气功与歌唱初探》(《艺术探索》1997年1期),徐行效《歌唱者的思维》(《 音乐探索》1997年3期),俞子正《声乐的“感觉”》(《艺苑》1997年3期),傅桂华、 杨维忠《歌唱的呼吸训练与心理》(《乐府新声》1997年3期),黎萍《论人声在歌唱艺 术中的个性色彩》(《音乐探索》1997年4期),刘青《谈声乐教学中的反意识能力训练 》(《洛神》1997年4期),刘九思《歌唱发声训练中不良心理的矫治》(《青岛大学师院 学报》1997年4期),梁瑛《论声乐教学的生理与心理机制》(《艺海》1997年4期)。
余开基《声乐艺术再创造能力教学探讨》(《黄钟》1998年1期),王百灵《声乐演唱心 理现象透析》(《淄博师专学报》1998年2期),谢灵《声乐训练的意念与歌曲演唱的幻 想》(《海南大学学报》1998年2期),张晓农《声乐“感觉”刍议》(《交响》1998年3 期),方新《浅议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与表现方法》(《民族艺术研究》1998年3期),沈 玉翠《论声乐教学中师生的心理交际与调适》(《上海师大学报》1998年3期),刘大巍 《歌唱训练中的记忆问题研究》(《淮阴师院学报》1998年4期),徐行效《当代声乐艺 术科学体系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4期),丁晓红《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之 我见》(《音乐探索》1998年4期),徐行效《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专著,四川人民出 版社1998年4月出版)。
张启慧《浅谈歌唱情感表现中的音色运用》(《音乐探索》1999年2期),吉千《歌唱者 的艺术体验与心理状态》(《民族艺术》1999年2期),余农荣《心理调控与生理调控对 歌唱的意义》(《音乐探索》1999年2期),马秋华《声乐演唱艺术与思维》(《中国音乐 》1999年3期),金永哲《学习声乐与演唱中歌唱心理的作用》(《中国音乐》1999年3期 ),许伟欣《声乐训练中的感觉问题》(《黄钟》1999年4期),冷永铭《 从心灵的世界中把握歌唱艺术的真谛》(《人民音乐》1999年5期),袁路安《注重歌唱 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人民音乐》1999年11期)。
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交响》2000年1期),关韶华《论歌 唱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同前),徐行效《歌唱者的气质》(《音乐探索》2000年1期 ),姚青《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中国音乐》2000年2期),李立群《论歌唱的心 理》(《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2期),邹长海《声乐教学中的感觉训练》(《华南师大学 报》2000年2期),王德芳《论形象思维对声乐艺术的作用》(《音乐探索》2000年2期) ,张向侠《悄焉容动 吐纳珠玉——非智力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应用初探》(《中国音乐 》2000年3期),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专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王黎《在学习和演唱声乐作品中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安阳师院学报》2000年3 期),郑晖《关于“歌唱感觉”的综合培养》(《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3期),乔新 建《“逆向思维”在歌唱中的运用》(《黄钟》2000年3期),杨立军《谈歌唱演员的舞 台气质》(《乐府新声》2000年4期),邓小英《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江苏教 育学院学报》2000年4期),方露娜《试谈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同前),刘大巍《论 歌唱听觉思维造型能力》(《盐城师院学报》2000年4期),王东成《声音形象的思维对 声乐教学的帮助》(《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4期),曹文海《想像与发声方法的 掌握》(《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4期),孟赟成《歌唱与歌唱心理》(《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4期),杜蓓《儿童的歌唱方法与歌唱心理初探》(《海南大 学学报》2000年4期),吕环《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克服歌唱恐惧心理》(《运城高专学 报》2000年5期),徐菁菁《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及演唱中的影响与作用》(《常熟高 专学报》2000年6期)。
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邹长海的《歌唱心理学》问世,学科从萌发阶段进入到了初 创发展阶段。其特点:一是学术研究队伍迅速扩大,一大批新的作者——主要是声乐专 业教师加入到行列中来。二是论文发表的数量快速上升,8年平均每年发表十余篇论文 ,且论文总数是前面两阶段(12年)的近四倍。特别是2000年,一年发表了二十余篇,形 成了一个自学科萌发以来的声乐心理学术研究高潮年。三是学术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 经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四是声乐教育心理研究已成为整体研究的主要方面,这必将对 我国声乐教学产生良好而巨大的影响。五是三部专著的出版,特别是从《歌唱心理学》 到《声乐艺术心理学》的不断完善,为声乐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 础。
三、20年来的学术研究情况
根据20年来我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情况,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声乐 心理学的本体研究,声乐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声乐心理研究有关的专著、文集、译 著研究,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现分述如下:
(一)声乐心理学的本体研究
1.声乐心理论文
论文是声乐心理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收集到的20年内发表的一百余篇文章来 看,又可分为7种类型:
(1)声乐心理的总体研究
这种类型在论文中占的比例最大,有45篇。其内容是从声乐心理的总体上论述心理学 与声乐艺术的关系以及对声乐演唱、教学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丁春泉的《声乐技术教学要重视歌唱心理研究》,是80年代发表最早的一篇声乐心理 论文。该文通过对声乐技术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运用歌唱心理的方法论述,强调声乐技 术教学要重视歌唱心理研究。罗友泉的《中小学唱歌课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则是20年来全国性音乐刊物发表的惟一一篇关于中小学学生歌唱心理、生理的论文。 文中强调了中小学生的歌唱应符合其心理、生理特点,是普通中小学歌唱心理研究最具 代表性的文章。张鸿懿《歌唱家心理研究刍议》一文,在论述了歌唱心理研究的必要性 和借鉴体育的心理研究和心理训练后提出,从实践需要出发先着手进行歌唱心理的基 础研究、歌唱演员心理素质的研究、歌唱演员心理训练的研究、歌唱演员的心理矫正这 样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构想。王茹湘《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指出,对声乐教学中心 理调控能力的探讨,是声乐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一个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践意义。提出了声乐的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双重建构,并论述了其建构模式、生理机 制、功能体现和特征。彭子华《声乐教学心理因素探索》,则着重阐述了气质差异与心 理紧张度之间的平衡、协调。余农荣在《心理调控与生理调控对歌唱的意义》一文中, 针对各种心理和生理因素对嗓音的制约作用,阐释了心理调节与生理调节对歌唱的重要 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调节方法。冷永铭《从心灵的世界中把握歌唱艺术的真谛 》一文,通过对声音色彩与感情色彩、乐感与情感、音乐节奏与心理节奏、艺术气氛和 情绪场的论述,证明心灵是产生美妙歌声的源泉。姚青在《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中,从声乐艺术科学体系的角度指出,多数声乐教师只注重纯技术训练而缺乏对心理学 的研究,必须把声乐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声乐的艺术创造 。并认为声乐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支柱学科,“它和声乐生理学、声乐技巧学共同支撑 着声乐艺术这门学科,三者缺一不可。”
(2)声乐认知、情感研究
这类论文也占很大的比重,一共有33篇。几乎涉及到了歌唱者的全部心理过程。其中 研究感知的14篇、记忆的1篇、思维的8篇、想像的4篇、情感意志的6篇。
刘九思、杨春发、米红、韩德森、郑爱萍、唐福珍、俞子正、张晓农、许伟欣、邹长 海、郑晖等人撰写的论述“歌唱感觉”的文章,分别对声乐教学中感觉教学法、意念感 觉、“歌唱感觉”的综合培养、“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歌唱者主观听觉上的差异、 声乐教学中的感觉训练等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论述了“歌唱感觉”在声乐活动认知 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对声乐学习中出现的紧张生理心理反应等,提出了许多有启发的见 解和解决办法。徐行效的《歌唱者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上、下)》则对歌唱者的感知觉 、表象、感受性、观察力以及感知的特征和规律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全面、 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这些论证与分析,对歌唱者的技术学习,感受、表现声乐作品都很 有帮助。
刘大巍的《歌唱训练中的记忆问题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歌唱者训练中记忆这一心 理过程,是迄今为止发表的惟一一篇关于声乐记忆的文章。
论述歌唱与思维关系的有黄友葵《歌唱艺术与思维》,马秋华《声乐演唱艺术与思维 》。论述形象思维的有姚依乐《浅谈声乐教学中形象思维的运用》,王德芳《论形象思 维对声乐艺术的作用》等。姚文指出:打开声乐之门仅靠抽象的理论很难完成,必须要 借助形象思维,并联系生活中有关的动作、现象,如“哭泣”、“欲打喷嚏”、“吹口 哨”等让学生较快掌握歌唱技能。王文则从形象思维的象、思、情三个特征出发,较透 彻地阐述了声乐艺术的“声”与主体的“情”之间的“同构异质”关系。通过对这种“ 同构异质”关系的认识,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形象思维对声乐艺术二度创作和声乐教学的 作用。刘大巍、乔新建的文章,分别就歌唱听觉思维造型能力、“逆向思维”在歌唱中 的运用做了较好地分析和论述。
冉光标、戴莉蓉《浅谈艺术歌曲教学中想像力的作用》,徐行效《想像·想像力》, 谢灵《声乐训练的意念与歌曲演唱的幻想》,曹文海《想像与发声方法的掌握》,分别 就怎样在艺术歌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的作用,想像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和怎样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以及想像、幻想在声乐训练中的意义等进行了有深度的阐述。
丁晓红在《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之我见》一文中通过对教学实例的分析指出,情感与 技巧是歌唱艺术中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是一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关系。 歌唱者在完成“走进作品”和“走出作品”的过程中,“情感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了”。 张向侠在《悄焉容动 吐纳珠玉——非智力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应用初探》中,通过对动 机因素、情感因素对声乐专业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分析指出,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 等与声乐艺术有着特别的亲和力。在声乐教学中,给学生设定长期行为动机和短期行为 动机,通过教师引导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训练学生寓情于声,以情带乐,是一条 使声乐专业学生取得理想学业成就的教学途径。这是很有新意的见解。
(3)声乐心理状态研究
徐行效的《歌唱者心理状态初探》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歌唱心理状态的论文。王 洪生在《中国音乐心理现象研究的新起点》中说:该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心理状态 是怎样影响歌唱的,并把歌唱心理状态分为三种即:技术训练心理状态、非演出心理状 态和演出心理状态,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这对把握演唱心理状态有所启发。”(见《 中国音乐》1990年2期)。王洪生同时亦对马文标的《谈独唱时的恐惧心理》一文做了评 述,认为“他对具有恐惧感表演者的心理分析的确使人信服。他不仅解释了什么是恐惧 、恐惧产生的不良结果,而且还向大家提供了克服怯场的三种方法:1、如何减轻思想 压力。2、怎样使感情转移。3、多练习。”梅学明《歌唱中紧张心理的产生与排除》, 分析了歌唱紧张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教学找出诸多克服歌唱紧张心理的方法, 对教学有实用价值。
(4)声乐心理训练研究
1986年,徐行效发表《试论歌唱者的心理训练》,明确提出了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训 练”的新观点。文章对什么是声乐心理训练,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训练”的目的做了详 尽的阐述,并对歌唱者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做了分析,提出了许多克服不良心理状 态的具体方法,为歌唱者获得最佳歌唱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孙建英在《声乐艺术理论 研究综述》中,指出歌唱者应在课堂、比赛、演出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是建 立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体系的需要,是声乐艺术实践的需要和时代的 要求,是声乐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见1991年《中国音乐年鉴》第100页)。
(5)声乐个性心理研究
关于声乐的个性心理研究论文极少。徐行效《歌唱者的气质》一文,从“气质”这一 个性心理特征出发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气质的生理机制、类型和特征,重点阐述了气质对 演唱风格的影响,以及怎样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进行声乐教学。
(6)声乐学习心理研究
万敬之《歌唱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及其心理特征》指出,歌唱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 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心理特征。教学中应根据各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提出不同的任 务和要求。徐行效连续发表的《声乐学习心理浅谈》、《声乐练习的心理分析》、《声 乐知识学习的心理分析》三篇论文,分别对声乐学习及其过程、声乐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声乐练习及有效练习的条件、声乐技能形成的特点,声乐知识学习的特点、声乐表象 的形成、声音概念的形成等做了心理学分析,对声乐知识、技术学习有指导意义。
(7)声乐心理学学科研究
李一平、耿晓照《声乐心理学浅说》,是较早介绍声乐心理学的文章。文中在论述了 声乐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后,希望建立声乐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徐行效《建立 一门新学科——声乐心理学》,全面论述了建立声乐心理学新兴学科的宗旨、内容、意 义和方法,并提出了创建该学科体系的构想。黎国坤的《谈声乐教育心理学》,着重论 述了声乐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声乐学生掌握声乐知识技能并形成专业学习的 思想意识所产生的心理规律,其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心理现象的 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此外,有的院校教师也进行了某些实验性研究。1988年,在李秀君指导下,硕士研究 生宋扬对“克服歌唱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进行了研究。他们从41位本科生中挑选了10 位同学进行全面的心理训练,做了为期45天的观察、测量实验,这在国内声乐心理研究 中具有开拓意义。
1989年,徐行效在举办独唱音乐会时,现场对某高校200名学生做了心理问卷调查,对 高校学生的声乐、音乐心理情况进行了了解。
2.声乐心理专著
徐行效的《声乐心理研究》(1991年出版),分别对声乐心理学、声乐学习心理、声乐 教学心理、声乐演出比赛心理、声乐心理训练和声乐教师学生心理做了论述。
邹长海的《歌唱心理学》(1993年出版),重点结合声乐教学、演唱实际,对歌唱中的 心理反应、注意、意志行动、记忆、能力与技能、联想与想像、情绪与情感、思维原理 ,以及表演心理、克服演唱的恐惧心理等进行了论述。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歌唱心理学 。
徐行效的《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1998年出版),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音乐 心理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了声乐艺术中歌唱者(演员、学生、教师、爱好者)的 心理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歌唱的影响,以及这些规律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是声 乐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
邹长海的《声乐艺术心理学》(2000年出版),系统讲述了声乐艺术中的心理反应、感 觉调控、知觉调控、注意诱导、意志调控、记忆方法、思维特征、想像特征、能力、情 感特征、表演心理和克服演唱的紧张心理等内容。这是作者在原《歌唱心理学》的基础 上,经过较大加工、修改后,在新的高度奉献给读者的新作。
以上4部专著的发表,为声乐心理学科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二)声乐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1.气功与声乐心理
气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具有祛病防病、健身延年的功效。它的某些理论、 概念与心理学原理是相通的。将气功的理论与声乐艺术相结合,是一些研究者探索的方 向。此类文章是跨学科研究中为数最多的,有五篇左右。谭业茂、冯长春《气功意念引 导与歌唱声音位置》,着重论证了气功中的“意念导引”对歌唱声音位置的启发与影响 。总结出气功中“以意引气”的理论对声乐“以意导音”寻求高位置的歌唱声音有很大 的启发与帮助。尤锦声在《从气功修炼悟歌唱艺术》一文中说,气功是一门与多学科有 密切联系的高技术,而歌唱艺术可以说是艺术化的气功。他联系声乐教学的实际,从总 体上论证了气功与歌唱的关系。
2.其他学科与声乐心理
涉及其他学科与声乐心理研究的论文有4篇:曾淑芳《艺术医学心理的意志与歌唱有关 问题的探讨》,属医学与声乐心理研究。刘焕成《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 性问题》,属民族学与声乐心理研究。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 ,属合唱指挥学与声乐心理研究。徐行效《当代声乐艺术科学体系论》,属学科本体与 声乐艺术科学体系的研究。
(三)与声乐心理研究有关的专著、文集、译著研究
与声乐心理研究有关的专著、文集、译著,也是声乐心理研究的重要阵地。有的译著 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现简述如下:
1.有心理学内容章节的声乐专著
薛良著《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6月出版),有多篇内容论及声乐心理 。其中《用你的心儿去歌唱》中对歌唱的情感、个性、气质、想像、记忆、才能都有切 实的论述。焦克选编《艺术嗓音的训练与保健》(北京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其中《 嗓音与心理》是专门一章。重点讲述了心音性嗓音疾病及其防治。王宝璋著《咽音技法 与艺术歌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第十三章第四节“重视教学心理,确 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强调要重视师生的心理状态。黄友葵著《论歌唱艺术》(湖南人 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在系统论述声乐技术训练的同时,指出所有歌唱技能的获得都 是在心理的支配和控制下完成的。她将“歌唱艺术与思维”作为专门一章,特别强调了 思维、感情等心理因素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汪明洁等著《声乐教程》(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5年3月出版),将“歌唱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列为第九章内容进行论述。韩勋国著 《歌唱教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第五章用了16页的篇幅论述 艺术歌唱中的感知、记忆调控、想像调控、感情调控、临场心态等内容。刘大巍、夏美 君著《声乐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第二章、第十二章分别论述了“歌 唱感觉体验与歌唱心理”和“歌唱记忆”。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总结了沈湘教授的教学思想——“歌唱要素主被 动论”,即在歌唱要素中心理要素处于主动、首要地位,生理要素处于被动、从属地位 。书中第二章专门论述了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活动。
2.有心理学内容的声乐文集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的《声乐艺术表演文选》中,寒溪《动情与动听——试论歌 唱艺术的二度创作》对“歌唱家的个性、乐感与气质”,作了有深度的论述。刘朗主编 《声乐教育手册》(北京师大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将“声乐教学心理与声乐美学” 列为第十一篇。其中收录7篇声乐心理论文。
3.有心理学内容的声乐译著
荷伯特·凯萨利著《心的歌声》(李维渤译,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1978年8月编),是一 部处处闪耀着科学心理光辉的声乐巨著,其声乐心理思想已完全溶入在字里行间。И.К.那查连科著《歌唱的艺术》(汪启璋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8月出版),在曼契尼 的“忠告”中,在卡鲁索论述“艺术家的神经紧张”中,都讲述着歌唱心理问题。[意] P.M.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郎毓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中说:“关于心理学对这种艺术的影响,就不拟在这本书里展开讨论了。然而,简明扼 要地认识它,是太重要了!……学唱歌的学生必须注意: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 。”威廉·文纳著《歌唱——机理与技巧》(李维渤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9月出 版),是一部集众多知名声乐研究者的精辟观点与成就,科学地解释嗓音现象的一部极 有参考价值的声乐文献。在“教学法的两极”一节中,论述了机理教学法应用了行为主 义者的心理学。并对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师生关系心理学”做了一些解释。
(四)音乐表演心理研究
虽然音乐表演心理(含唱、奏)研究与专门声乐心理研究有别,但其基本原理对声乐心 理研究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将此类文章划为一类,共见到18篇,供学习、研究 ,不再评述。
马文标《音乐表演中的模糊意识》(《中国音乐》1987年3期),[美]莉·麦金农《如何 克服怯场》(章枚译,《中国音乐》1987年3期),张富林、高培芬《演奏、演唱中的心 理感觉》(《中国音乐》1987年9期)。张放《舞台演奏(唱)的心理问题初探》(《音乐探 索》1988年2期),郑宝恒《如何克服舞台演出时的紧张情绪》(《音乐学习与研究》198 8年2期)。张前《音乐表演心理的若干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3期)。王天 兵《怯台的心理分析与治疗》(《音乐探索》1991年1期),李双彦《音乐表演中的环境 心理》(《中国音乐》1991年4期)。何明生《如何取得较佳的临演状态》(《中国音乐》 1992年1期),李双彦《音乐表演中的心象思维》(《中国音乐》1992年2期)。阎红林《 关于音乐感知能力的任务:音乐表演艺术从业者的心理基础》(《中国音乐》1995年4期 )。钱建明《论音乐表演中的个性》(《艺苑》1996年1期)。苏春敏《漫谈音乐表演者的 心理素质训练》(《人民音乐》1997年12期)。韦玮《音乐表演中心理活动的特点与作用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2期),冯效刚《音乐表演的思维形式》(《黄钟》1998 年2期),高天《音乐家的舞台紧张以及音乐治疗的应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 年2期)。赵娴《谈音乐表演中的直觉和临场心理》(《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2期),丁 东红《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整体认知和文化意识》(《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4期)。
除此之外,在高校课程改革方面,2000年,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开始系统讲授“声 乐心理学”课程。声乐心理学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课堂。
四、思考与展望
综上所述,20世纪是我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以至形成学科萌发 、初创这样一个大好局面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后2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势喜人。 但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起步很晚,研究者理论水平有限(基本上都是非理论专业的声乐 专业教师),以及条件方面的限制等诸多原因,学科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20年发表的一百余篇论文来看,主要集中在对“声乐心理的总体研究”和“声乐 认知、情感研究”两个方面,约占全部论文的72%,尚有许多空白领域无人研究。
2.从论文质量上来看,部分文章篇幅短小,论述仅停留在个人体会的一般表面认识上 ,阐述不够充分,缺乏理论深度。
3.应用型论文占了绝大多数,缺乏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4.从总体研究来看,仍普遍存在思辨性有余而实验性不足的问题。
5.学科的发展处于自发、分散的状况,相当一部分论文的学术观点、水平多在低水平 上重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21世纪我国声乐心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成立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对全国的音乐心理学术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声乐心 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只有在音乐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声乐心理学才能发展 得更加蓬勃、茁壮。同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将为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完善供给 新鲜的养分,使声乐艺术中存在与音乐心理现象相联系的实际问题找到确切的理论依据 ,并使这些理论具体化。
第二,必须加强声乐心理理论研究队伍的培养。从现有作者群来看,一百余篇论文、4 部专著,有近百位作者。其中,发表2篇以上论文者仅7人。可见根本没有形成固定的理 论研究队伍。为使声乐心理学科在新世纪健康有序向前发展,必须加强声乐心理理论研 究队伍的培养。培养这支队伍应点面结合,即应招收侧重声乐的音乐心理学研究生;同 时,加强对专业声乐学生、高师音乐学生的音乐心理、声乐心理理论教育,为声乐心理 理论研究队伍的形成打好基础。
第三,研究者应确立研究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学理论水平,这是学科健康发展 的根本保证。声乐心理工作者不应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或仅为评职称而写论文。应该静 下心来,认真学习、钻研相关心理学理论;同时,还需要在声乐实践中加强观察,细心 总结,真正下一翻工夫,从而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分量的文章来。
第四,加强学科的教材建设,尽快编写出适合不同培养目标的声乐心理学教材,为理 论研究队伍的培养做好准备。
第五,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声乐心理学学科必须建立在完整的、坚实的基础理 论之上。但从现有研究情况来看,应用型研究占了绝大多数(这是必要的),但属于基础 理论研究的很少,更缺乏系统的研究。
第六,加强实验性研究。建议有条件的单位成立音乐心理实验室。国外在20世纪初就 建立了音乐心理实验室,而现在国内音乐教育界似乎尚无一家。音乐心理实验室成立, “思辨性有余而实验性不足”的老问题才有可能逐步改变。
第七,加强引进国外声乐心理学研究成果。国外,特别是欧美日,在声乐心理研究方 面比我们发展得快。因此,要贯彻“洋为中用”的方针,批判地吸收有价值的东西为我 所用。
声乐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个刚刚萌发、初创,急待开发且大有作为的领域。 对于它的研究需要有一个大的飞跃,以跟上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的步伐。声乐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在健全科学声乐理论,指导声乐教学,帮助歌唱者获得高度声乐技术、技巧, 正确处理作品,在演出、比赛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歌唱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声乐艺术事业的向前发展。
回顾过去,声乐心理学学科从无到有形势喜人,展望未来,我们继往开来满怀信心。 可以相信,在21世纪的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领域中,我们一定能做出前人所未有的、 与其他领域相媲美的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