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山人墙”到“长江人链”——对话两代学生英雄集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山论文,人墙论文,长江论文,两代论文,集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华山人墙”到“长江人链”,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60后”大学生和“90后”大学生,在危难关头、危急时刻,表现出同样的担当、同样的责任、同样的抱负、同样的价值抉择,闪耀着同样璀璨夺目的人性光辉,奏响了时代主旋律。
最近,新华社记者同他们进行了一轮两代人的对话。
对话主题之一:担当
[背景]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三年级学生、共产党员张华,为抢救一位晕倒在粪池里的69岁农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时隔一年之后,他的学弟学妹们在10多名游人从华山80多度的崖梯上跌落的危急时刻,手挽着手,在万丈悬崖边,用年轻的身躯结成人墙,护送人群脱离险境……
2009年10月24日,在长江边秋游的长江大学一年级学生,发现两名在江中浅水区戏水少年被江流卷离浅滩后,三四名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跳入波涛汹涌的江中救人,不会游泳的10多名男女学生手挽手涉水组成“人链”协助。两名落水少年得救了,而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90后”感悟]“我们惧怕淹死人,但来不及惧怕死亡”。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我们来不及商议,李佳隆和徐彬程就先后跳进江中。”组织此次秋游的长江大学广电专业5091班班长姜梦淋说,“紧接着,张荣波、方招、龚想涛等人也跳进水中,大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远远地看到同学救险,机械专业的陈及时跑步绕到一艘停在江中的旧船上,也和衣跳进江中。”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大学生们救人的地点就在荆江最险要的观音矶下游。奔涌而来的江水撞上矶头后,方向发生偏转,在观音矶下游形成一串串球场般大的漩涡,涨水时卷走沙丘,退水时卷来沙丘。为了协助下水救人的同学救人,站在江中小沙丘上的六男五女迅速手牵手结成“人链”,涉水向江中的同学靠近……李佳隆在“人链”的协助下,将第一个溺水少年救上来后,自己已精疲力竭。姜梦淋说,紧随其后的方招奋力将他推向“人链”之后,自己再也没有起来……
“人链”因有人滑倒而断裂时,先后有9人跌落江中。“要不是3位冬泳队员及时赶到,救起6人,我们的损失将更加惨痛。”姜梦淋说。
“大家结成链条是惧怕淹死人,但没来得及惧怕向自己靠近的危险。”昌子琪说,“人链”刚刚形成时,她在最前面。何东旭入校前做过肺部手术,不能呛水,但是他还是冲上前,把她挤在了身后。“链条断裂时,我就在他旁边,看着他沉了下去,我却拉不动他。”昌子琪哭着说。
[“60后”点评]“这个英雄的集体,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了社会的良知,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90后”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令当年参加过华山抢险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雷伟十分感动。
“如果不回头看身后的万丈深渊,我们永远不知道后怕。”回想26年前和同学们一起结成“华山人墙”时的情景,雷伟说,“虽然现在和我们当年参加华山抢险的时代环境不一样了,但中华民族扶危帮困、见义勇为的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并没有变。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这些大学生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弘扬社会正气,弘扬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对话主题之二:责任
[背景]“60后”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社会的栋梁”。“90后”被认为是比“80后”更加“崩溃的一代”,个性张扬而任性,既有过分的依赖性,又自私自我,是责任感缺失的一代。
[“90后”感悟]“我们最不缺的是钱,但最想多赚的也是钱”。
“我们这一代,最不缺的是钱,但我们将来最想多赚的也是钱。”19岁的云南女孩孔璇在跟记者对话时语出惊人。她说,与“60后”“70后”“80后”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而且我们大多有“独生子女”这一先天优势。在一个家庭,无论是穷是富,全家两代人赚的钱总是大部分花在了我们一个人的身上,和家里任何一个年龄阶层的人比,我们最不缺的是钱。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大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学毕业后能够赚很多很多钱,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日子。
来自河南新乡农村的“黑丫头”姜梦淋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入校前当了10多年的“留守儿童”,父母为了供她上学,一直在乌鲁木齐打工。
“小时候,我恨父母不回家陪我,长大了才知道做父母所担负的责任。”姜梦淋说,每每跟父母提起将来报答他们,他们总说到老得不能动弹了就进敬老院,不用我管。其实我知道我们“90后”小时候是最幸福的,但独立以后,负担将是最重的。
的确,“独生子女”的身份决定了“90后”成家立业之后,面临着一个人要养活3个人到4个人的难题。
“这一点,我们没有想到,但我们的父亲想到了。”孔璇说,“从小我父亲对我影响最大,他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他是一个很有威信的人。”
孔璇小时候在四川一所私立学校上学,那里条件很好,后来转回老家云南山区后,不爱学习。有一天,她爸买了书包、本子等一大堆文具,带着她来到山区一个农家。走进去,黑黑的一座石头房里,坐着一个小男孩,正就着墙上的一个小洞里面的光线在看书,在一口很大的水缸上,贴着一张写有“发愤图强”的小纸条。她爸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从那以后,她懂得了“发愤”。
“有时,思想观念的差异让我们觉得跟上一辈有了代沟,但是,不管代沟有多大,我们都能接受父辈们身上的优点。”孔璇说。
长江大学英雄集体的15名大学生分别来自3个不同专业的4个班级,其中有一个班招有一名患先天性佝偻病的女生,母亲下岗,靠父亲送矿泉水养家。作为这个班的班长,在“人链”中曾经落水的孟亮宇,每天得安排同学背她上课下课,帮她买饭送饭。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大家就对她充满了爱心。”孟良宇说,如今已两个月了,大家没有一个有半句怨言。
记者调查长江大学英雄集体时发现,15名大学生中,只有一名同学的父亲出生于1958年,其余29名父母都是“60后”。
[“60后”点评]有人说“90后”是自私的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缺乏责任感的一代,很少考虑别人。其实,我们“60后”并不是真的这样看待“90后”,只是担心他们这样。雷伟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也差不多是“90后”,刚刚上大二。他说,“80后”“90后”这个概念本身就应该是“60后”提出来的。如今,“60后”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在传媒上大多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而“90后”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子女。实践证明,绝大部分“90后”青年已接过了传统美德的接力棒。
对话主题之三:抱负
[背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恢复高考不久,人才的严重匮乏使踏进大学门槛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学习不用缴学费,就业不用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升学率大踏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正在一年比一年加大,“90后”大学生必须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90后”感悟]“我们崇拜偶像,但最想崇拜自己”。
“对于我们这个10多人的集体来说,方招的牺牲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同学,更让我们痛心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个百里挑一的‘男一号’。”跟随李佳隆、第二个跳进江中救人的徐彬程说,他正是方招准备出演的青春剧的执行导演。
虽然来自全国各地,虽然踏入大学门槛才仅仅55天,但这个“舍己救人的英雄集体”,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筹划好了,他们要拍中国第一部在校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青春励志偶像剧——《霹雳阿傻》。
在“湖北大学生网”的首页,有他们10天前挂上去的剧情介绍。他们打造这部15集电视连续剧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真实的大学生活,从而反映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真实生活的面貌,更好地激励大学生热爱生活、思考人生、面对现实,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不必回顾,不必挽留,大步流星向前走;去扬帆,去出海,去开拓自己的天空。大地在你脚下,壮志在你心中,一切困难都会向你低头。”这是挂在方招床头的一段座右铭。善良、宽容、豁达、帅气的方招是陪同学来参加男主角海选而意外中选“男一号”而出演阿傻的。徐彬程说,在他牺牲之前,他还在沙滩上跟女主角昌子琪排了一个多小时的戏。
“在上大学之前,我们从父母身上就已了解了现在社会竞争有多激烈。”18岁的龚想涛说,“我父亲是经商的,他的人生三起三落,生意垮了之后,他都靠自己打拼起来,他教会了我什么叫拼劲,什么叫不达目的不罢休。”
“培养大家的竞争意识和磨砺大家的打拼意志,是我们拍《霹雳阿傻》的又一个目的。”在江水中救起“女一号”昌子琪的李立科说,“为了节约成本,我们剧组分头谈了10多个影视拍摄公司,目前已敲定了一家要价最低的公司,原计划今年圣诞推出第一季,也就是前5集,现在看来,有困难了。”
“狂热追星,崇拜偶像,是社会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评价。我们崇拜偶像,但我们更想崇拜自己。”在剧组担任道具助理的李立科说,“我们筹划的青春励志偶像剧还没有开拍,我们的‘男一号’方招已经成了我们的偶像,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我们不会放弃。”
从江中把第二个溺水少年推上一艘渔船的徐彬程说,虽然还没来得及讨论,但我们会在荆州或者湖北甚至全国海选我们新的“男一号”。
“女一号”昌子琪也说:“我会好好演下去,因为方招肯定不希望我放弃。”
[“60后”点评]“强调个性,强调自我,其实是社会的进步。”雷伟说,我们那个年代,物质水平极度匮乏,生活水平很低,孩子多,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团结协作是必要的。现在的社会要求他们独立自主,讲自我、讲个性,强调个体,这和时代特征是一脉相承,包括学校教育,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个体,然后再讲协作。只有个体优秀的人协调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群体。
对话主题之四:价值
[背景]张华的事迹见诸报端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党、国家和军队分别给了最高荣誉,却也引发了媒体和社会“关于一个大学生换一个老农民”价值是否对等的大讨论。
“长江人链”的英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教育部、团中央、全国青联和湖北省、荆州市分别授予这一英雄群体荣誉称号,并号召各条战线上的广大人民群众向他们学习。但也有人在网上提出了“用3个大学生的生命换两个小学生的生命值与不值”的问题。
[“90后”感悟]“我们痛不欲生,但会依然坚定前行”。
英雄们的事迹见诸媒体后,立即震撼全国。长江大学的英雄学子们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关怀和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四川一位企业家派人员驱车千里,赶到荆州,向牺牲了的大学生家人捐款60万元。长江大学和荆州慈善总会目前接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就已超过120万元。
令英雄们至为感动的是,在3位英雄的悼念仪式上,荆州全城悲恸,附近县市的群众也纷纷赶来送别英雄;在灵堂外面,多名素不相识的母亲联名打出了“儿子们,你们走好!”的横幅;300多辆出租车自发加入送葬的行列,而没有加入的出租车,对只要是去为英雄送行的人,都免费接送……
“越来越多的关怀和爱,让我们走出悲伤。”万莉莎说,连日来,善良、正直的古城人民给了我们很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舞。李立科上街买水果,水果摊主硬是不收他的钱,并给他装了很多其他水果,流着热泪让他多拿一些送给“人链”英雄。贾云芸、昌子琪说上街打车,出租车司机立即关了计价器,坚决不收费,并说“以后你们打车,我都免费”。
昌子琪说:“英雄的荣誉给了我们,但我觉得这是给予所有正直善良的人,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肯定和赞誉,在我心里是一种鼓励和支持,一种大爱和大义。”
在祭奠3位英雄的“头七”时,一位同学代表对3个英魂说:“你们的英勇和伟大将那些见死不救的灵魂衬托得渺小而卑微,你们的牺牲让那些乘人之危的小人活着如同死去一般。你们的离开,让我们痛不欲生,但我们还是要坚定地选择前行,朝着光明与正直前行,朝着理想与梦想前行。”
长江作证。面对亘古不息的滔滔江水,长江大学师生集体向3位魂归长江的英雄宣誓:“永远与你们在一起!努力学习,勇于担当,报效祖国。”
[“60”后点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主任徐礼鲜是烈士张华的同学。他回忆说,当时,有人认为一个大学生为救一个老农民献出了生命,有些不值得,因为大学生将来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张华牺牲的意义在于,他以短暂生命为青年人树立了一座社会道德丰碑,不能用价值的大小与多少来衡量。长江大学3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就是张华精神的延续。因为当见义勇为这种传统美德突破时空深入人心之后,这种道德基因就会在普通大众中得到传承和呼应。”徐礼鲜说。
“我相信当代大学生一定会成为中华民族新时代的脊梁。”雷伟说,相当一部分“90后”现在的家庭都是“4+2+1”模式,一些人认为“90后”是“捧在手心的宝”“养在温室的花”,因为他们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自理能力差,因此判定他们不如上一代人,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当年,我们的上一辈对我们也是这看不惯、那看不惯。但是现在,事实证明,“50后”“60后”“70后”都成长为社会中坚。同样,“80后”“90后”也必然会不辱使命,成长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