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_钟思睿

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_钟思睿

钟思睿

广东省四会市文化馆 526200

[摘要]:近年来,四会市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为文化志愿服务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文化志愿组织呈现志愿者数量增多、服务质量提高、服务领域扩大等特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初见成效。本文阐述了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形”“体”“骨”“魂”四方面探索改善文化志愿服务的措施,提升文化志愿服务的传播速度、力度、效度。

[关键词]:文化服务 政府 志愿组织

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肇庆市东部偏北,土地面积1166.38平方千米,辖1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41个社区居委会、113个村民居委会、常住人口48.82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外多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家园建设意识和文明意识不强,群众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等特点,文化建设任务显得尤为艰巨。如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破除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困境,是摆在四会市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为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旨在贴近生活、关照民意,当地政府尝试以文化志愿服务为突破口,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充实文化辅导力量,积极支持、引导、规范文化志愿者队伍,打造常态化、品牌化文化志愿服务,提升城市文化涵养和市民素养。

一、文化志愿服务相关概念

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文化志愿者”的概念。文化志愿者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农民、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协助政府文化部门和公益性文化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艺术中心、剧院、音乐厅等),无偿地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http://www.yfwhg.net/Item/200448.aspx]

文化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体或社会群体,自觉实施或自发组织实施的、向公共社会或者社会他者无偿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的活动或行为。文化志愿服务,除了是对公共社会、社会他者的服务,也是对文化志愿者自身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可展现个人才华,收到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成长的效果。文化志愿服务不仅能彰显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还能助推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发展模式。

二、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设施场地相对完善

目前,四会市拥有1间文化馆、13个文化站(均为省一级站,其中东城街道文化站、罗源镇文化站正申报创建省特级文化站)、137个文化室;1间图书馆,图书馆藏书量34万册,137个农家书屋,177个村(居)公共电子阅览室;3间影剧院,3个电影放映队;1间博物馆。基本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的目标,为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二)文化志愿者人数日益增长

四会市现有16支文化志愿者团队,分别是四会市艺术团、国标舞协会、民乐曲艺团、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四图书友”志愿者服务队、书画家协会等,约800多人。他们分别在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演出、公益性文化讲座、艺术培训与辅导、公共图书馆图书整理、读者管理、阅读辅导等领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成为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注重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

为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四会市对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辅导工作,受到了普通市民及广大文艺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2014年,四会市文广新局与书画函授大学四会分校合办书画培训班3期,举办广场舞培训班1期,派专业骨干深入文化志愿者团队进行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辅导并提供展现平台。2015年,四会市申请文体协管员补贴金16.8万元,用于群体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工作。2016年,打造“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者培训基地”,现有舞蹈、四会民歌、乐队、口风琴、少儿合唱等基地。

三、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尚未成熟,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从政府层面、文化志愿者层面、群众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政府层面剖析

1.政府财政支持有限,文化志愿服务资金不足。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资金来源有“三大块”,即:财政支持、社会捐赠、服务收费,但大多数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社会捐赠比重少,服务收费难开展,习惯依赖财政支持,这就意味着政府投入多,活动开展多,反之亦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2013年,四会市团委针对小学生开展书法系列活动——“福彩育苗”计划;2015年,投入资金组织开展“唱响文明之歌”、“舞动文明城”等创文系列文艺活动,这样就容易造成财政支持与实际需求的供需不对等,影响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及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2.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行政色彩浓厚。文化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强调社会化参与,但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政府往往围绕某一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用指令式、号召式的方法开展短期志愿活动。尤其是开展重大节日、赛事等大型社会活动时,仅注重发起、招募,忽略了弘扬和培养文化志愿精神的重要性,使得文化志愿者成为“被组织者”。志愿组织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政府职能,制约和限制了组织发展的社会化和自主化,削弱了服务持续性。

(二)群众层面剖析

近年来,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发展迅速,但仍未形成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究其原因,除发展时间短以外,还缺乏正确的宣传和积极的引导,受“利己主义”影响,有些人甚至认为志愿服务是“无聊没事做”、“为了做秀”,文化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和关注度不高。部分群众对文化志愿者的概念仅一知半解,认为文化志愿者是公园捡垃圾的、马路上站岗的、送米送油到贫困户手中的,缺乏对文化志愿者的正确认识。

四、完善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标识物品,巩固文化志愿服务之“形”

统一标识物品,如旗帜、服装、配饰、口号、标语等,体现“制服文化”,容易让文化志愿者产生角色认同、目的认同,创造团队归属感,树立品牌形象,同时,也向广大群众传递出公益服务的信号,创造社会认同感。

(二)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强化文化志愿服务之“体”

1.加强组织筹资能力。资金是文化志愿活动开展的财政保障,文化志愿组织应增强自我筹资能力。如:开展有偿服务,通过向社会提供非营利性有偿服务获取收益,用以维持组织运作,也可通过政府向志愿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对志愿组织加以扶持。

2.注重文化人才培养。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网络辅导等方式,开展文化艺术专业知识、图书整理、合唱指挥等规范化培训。由于志愿者多有本职工作,采取同一时间、地点的培训会有困难,可尝试使用网络培训为主,线下培训为辅的方式;对新入志愿者可注重职责与义务、项目技能等基础培训,对于资深志愿者则需因材施教,且要倾听其需求,开展有吸引力、有价值的培训。

3.改革创新激励模式。激励机制有利于志愿服务持续性发展,针对不同人群可用不同激励模式,如:在校学生,可适当增加学分或设立奖学金;非在校志愿者,对突出贡献者进行社会表彰,可将志愿服务录入档案,作为就业或升迁的考量依据。如:四会市团委每年都会评选“十佳志愿服务之星”、组织“星级志愿者”认证,提供展现平台,激发文化志愿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三)宣传志愿服务理念,提升文化志愿服务之“魂”

1.普及志愿理念,培养利他情怀。政府可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文化志愿服务知识。可借助活动、讲座等形式,展现文化志愿者风采,让市民了解文化活动动向,调动参与文化志愿活动的热情。如,由四会市文化部门牵头组织大型文艺演出、送戏下乡、送书籍进社区、送书法进学校等,可起到提“魂”之效。

2.深挖优秀榜样,传播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对于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深入生活,充分挖掘、倾听感人故事,选树先进典型,体现榜样示范作用,宣传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经验和文化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形成良好导向。可设立“文化志愿者服务日”、聘请本土文化艺术界影响较高的名人,宣传文化志愿精神,引导人们尊重文化志愿者和文化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文化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舆论氛围。

结语

在文化发展普惠化的时代境遇下,四会市文化志愿组织找准方向、摸索前行,在政府的协助扶持下,要认清形势、分析情况,进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巩“形”、强“体”、固“骨”、提“魂”等措施,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从有到优发展,进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http://www.yfwhg.net/Item/200448.aspx;

[2] 《四会年鉴》编纂委员会.四会年鉴:南方出版传媒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2016;

[3] 毛田惠.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大学,57.2015;

论文作者:钟思睿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四会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论文_钟思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