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思维迁移趣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级管理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的经验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视野是开阔的,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因此,只要我们跳出班级管理的小天地,眺望周围的大千世界,就能够受到若干意想不到的启迪,产生若干新的富有创意的点子,从而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这里介绍的是若干也许不失情趣的小片段,谨与大家共享。
一、“领带备忘录”与心理需求
对有失误的学生,教师如何与之交谈?假设有如下几种方案:
1.你违纪了,影响了集体荣誉。
2.你违纪了,要受纪律处分,等着吧!
3.你违纪了,请打电话通知家长前来面谈。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这里只假设这三种。那么学生的反应呢?也相应假设三种如下:
1.影响了集体荣誉,那是班主任或班干的损失,对“我”影响不大。
2.给处分,那就你为刀俎“我”为鱼肉,等着挨宰吧!反正躲不过。
3.坚决拒绝打电话,或曲线拒绝:电话没打通;打通了家中没人接;“我”妈说爸爸出差了。
总之一句话,学生不接受谈话内容,抵触、拒绝、反抗、故我。何故?没有摸准学生此时的心理需求!
《策划大师与经典策划》一书介绍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例子:1983年,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罗杰·恩里科为了与可口可乐争夺市场,准备打一场广告战。如何设计富有创意并被大众激赏接受的广告主题词呢?恩里科查找了1962年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受托为百事可乐公司所作的一份报告,大有启发。
这份名为“领带备忘录”的报告对软饮料只字不提,所谈的全部是不相干的领带的事:为什么男人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购买领带?领带非常关键?根本不是。全部的问题在于,领带表达了买主的性格。
这份备忘录的要点是:领带并没有使买主对领带的制造商产生好感,它使他对自己满意。因为领带丰富了自己的形象,显豁了自己的性格,鲜明并张扬了自己的特点。
这确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系领带为了谁?为了自己!这实际上是从生活小事的角度揭示和印证了美国临床医学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中所提出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的行为动机。
无独有偶,我国的家长们在教育小孩子时,也有着眼于小孩子的情感需求的经典语言:广东的家长说,吃蕃薯时同时吃掉蕃薯皮,长大会发财的;安徽的家长说,吃饭米粒掉到地上,长大了会瞎眼的;江苏的家长告诫说,骂人后下雨响雷会炸你的头。这其中不乏威压与恐吓式的教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是陈述与孩子自身相关的利弊,或从正面、或从反面诱导孩子趋利避害,吻合于孩子自身的心理需求:我是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我能做好孩子;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伤害了自己,毁了自己。
至此,似乎不难看出前述三种方案没有能够体现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能够更好地诱导学生趋利避害,没有能给予指引其发展的、实现自我的方向与外力。
一名男生,有才气,学习很好;但有傲气,不合群。老师与之交谈,首先了解他的志向,得知其远大抱负是当科学家时,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举了吴健雄与杨振宁、李政道博士合作的范例,指出没有吴健雄教授的实验支持,杨、李的科学发现则会受挫。合作、合群,是杨、李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支柱。
探索与体现学生的心理需求,说白了就是遵循“你原来这样做对你有利吗?”“老师要求你这样去做是为了你自己好!”在以满足学生自身情感、尊重、成就需求的心理驱动下,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进而,又有人建议,根据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一动机,我们可以将班干的工作、管理,与班干的评价联系起来,促使班干强化自我实现和自我追求的意识与行动。比如:班级劳动评价在年级、学校评价偏低或不好,班级的劳动委员则不能评为年级优秀劳动委员,不能评为优秀劳动委员则不能评为全校的优秀干部。其他类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把班干当前的行为与最终的评价结合起来,促使其为目标奋斗,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恰当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律自求性。
二、最远的,也许是最真切的
一个班集体,无论是管理序列或情感序列,学生与教师尤其班主任,都无不存在着关系远与近的若干层次。
从管理序列看,可分为四层:
核心层(班干)、紧密层(组干)、松散层(积极生)、疏远层(一般生)。
从情感序列看,可分为三层:
亲密层(老师喜爱的学生)、一般层(与老师情感一般的学生)、疏远层(与老师情感淡漠的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获取的有关班级的信息和建议大都来自管理序列中的“核心层”和情感序列中的“亲密层”的学生群,往往会忽视“疏远层”学生群的主观意志、情感的客观存在。这样好比观察一个人,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他的脸部所提供的信息,而很少去留心他的脚“说”什么,因为脚离大脑这个神经中枢太远,似乎可以忽略不察了。
仅以脚为例,忽略它似乎无可厚非,但实际上是一大失误:脚,离大脑最远,但往往最能真切地反应一个人的所思,因为它不会作伪。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表了这一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说:“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分其可信度越大。”于是他把脚发出的信息叫做“脚语”。他发现,脚语可以反映人的情绪,更可以反映人的品格。
发表在《风流一代》1997年第7 期中关于“脚语”的文章特别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三个男人同时站立着与另一位女性交谈时,他们的脸和眼神也许会有意地转向或投向其他地方,并不专注凝视与之交谈的女性。但是,莫里斯肯定地说,这三个男人的脚必定各有一只的脚尖指向这位女性。“脚语”比脸部表情和眼神更加真切地表明了人的内心世界,“脚语”亦为“心声”。
“脚语”的研究,应给我们的班级管理以启发:
要更加真实地、全面地了解学生需求,须主动征求“疏远层”学生群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许更能反映当前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其所以更真实,就在于他们一方面不太了解班主任的主观意志,不知揣摩与附和,更加朴素;另一方面,他们很少受到班主任的青睐,很少主动发表见解,所以一旦表达的也往往是最基本的、最起码的要求,因而更有代表性;即便是少部分人的要求,既是最基本的,因而也是最迫切的、最渴求的。
在一个按学生成绩高低编排行政小组的班级里,每次排队班主任总是要求成绩最差的小组先排队,先站好队。时间一久,次数一多,这个小组的同学有了腹诽幽怨:班主任不信任我们,歧视我们,于是有了抵触;而班主任则认为他们最靠教室门,理应先出教室门,先站好队。于是越来越拖拉松散的“脚语”表态了,如果再久拖不察,对“脚语”不闻不听,不良影响则会扩散到其他方面,因为“脚”(疏远层学生群)与“脑”(班主任)的神经联系受阻,“脚”们就会自行其思,自行其事,久之则会离群作离心运动。
三、跟跑,并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在马拉松比赛的电视直播节目中,经常可以听到解说员提到“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取得冠军的往往是“第二方阵”里的运动员。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跟跑”。
“第二方阵”的运动员在大部分赛程中处于“跟跑”的位置。因为“跟跑”,①“第二方阵”的运动员花的力气少,而速度与“第一方阵”的运动员基本一样;②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第一方阵”的运动员小;③还可以在“跟”的过程中稍稍缩短与“第一方阵”的距离,对其加大心理压力;④最后冲刺时所储存的能量比“第一方阵”的运动员要多些。
那么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呢?研究者进一步指出:“第二方阵”中的运动员获得冠军并非偶然,因为他或她完全具备了获得冠军的实力与大赛经验,所谓“跟跑”,只是一种战术考虑:具备夺冠实力,又掩盖夺冠实力,用来迷惑竞争对手。
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可否尝试战略“跟跑”呢?当本班学生与其他班级相比处于“劣”势时,当本班内部分学生与优秀学生相比处于“劣”势时,不妨尝试采用这种“跟跑”战略,在“跟跑”中促其自加压力、自寻动力;在紧跟的过程中逐步缩短距离,最后甚至超出。
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仅以学科学习而言,据反映,过去和现在有些尝试分快慢班的年级,同一学科老师兼教快慢班课程,开学初的分班成绩和最初的学科考试,两班悬殊。经过一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所谓“慢”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正在逼近所谓“快”班的学生。除了其他复杂因素外,任课老师无意识“跟跑”策略是不可忽视的:①任课老师在教学内容深广度上逼着“跟”;②任课老师在学习兴趣、态度、动机上激着“跟”;③任课老师在学习效率与结果上赶着“跟”。
如此,我们不妨设计一组战略“跟跑”的几种可行模式:
1.班外“跟跑”。帮助学生在班外的学业成绩优异生中寻找目标,实施“跟跑”。
2.班内“跟跑”。帮助学生在班内的学生成绩优异生中寻找目标,实施“跟跑”。
3.起点“跟跑”。帮助学生在原毕业班级的同学中寻找相同起点而升学后学业成绩超过自己的学生作为目标,实施“跟跑”。
4.理想“跟跑”。帮助学生在本班或外班寻找同一学习理想而各方面超出自己的学生作为目标,实施“跟跑”。
5.品质“跟跑”。帮助学生在本班或外班寻找学业成绩相当而学习品质(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优于自己的学生作为目标,实施“跟跑”。
“跟跑”并不仅限于学业成绩,思想品质、体育锻炼、劳动态度、心理品质诸方面都可尝试。
尝试战略“跟跑”,其实就是尝试激发学生的成功心理,强化学生成就感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四、“小个子”可能成为“精品”
某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过一则小品。小品中的主人公“高峰”是个农科所的农科员,他在与一位乡村姑娘的爱情逗趣中,为自己并非“高峰”式的矮小个头作了一次精妙的辩护: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闻之令人激赏!
“浓缩”的,是否“精品”?答案是“可能”!这可从物理学中找到答案:含金的矿石经过冶炼浓缩后得到黄金,其密度大大增加;氢和氧浓缩成液态后,可作导弹和火箭的燃料,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在班级集体中,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班级集体中,就有这么一个经过“浓缩”的非正式群体:一群年龄小、个子矮的学生。当然他们并非有意“浓缩”而成,而是或年龄小,或发育迟。这一群“浓缩”的小个子群体中也有品行、学业已是“精品”的,而其他的小个子学生,能否成为“精品”一族,产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呢?答案也是:“可能”!
理由是:
第一,小个子年龄小,身心发育比大个子迟,很少“少年维特的烦恼”。
第二,小个子学生生活阅历比大个子少,很少或不会成为“非正式群体”的头领“酋长”,交际少,浪费的时间与精力少。
第三,小个子学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往往冒不了尖,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机会少,因此他们需在其他学习竞智方面实现自我、证明自我。
第四,小个子学生在低年级段时,有些顽皮,学习上似乎处于“冬眠”状态,但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均不差。到了初三时,又如醒狮,大显身手了。
那么,又如何才能激发“小个子”学生真正地臻于“精品”呢?有实践者提供了几条可行的措施:
1.强化宣传。即强化小个子“核裂变”的意识,激发群体的自信心和自驱力、内聚力。
2.强化刺激。一是表扬刺激,二是互补刺激。互补刺激的思路即是“小个子”学生哪一方面稍差,就让其担任这一方面的班干、小组长、科代表等。
3.强化控制。和其他群体一样,“小个子”学生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控制”就是“制约”这些不良习惯,使之日臻进步与完善。
总之一句话,设法激发“小个子”群体的“我并不‘小’”,“我并不‘差’”,“我能行”,“我更行”的意识与自我成功感的体验与追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山之石,目的在于为我所用。之所以可用,是因为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具有相通的艺术思维,运用思维的相似性原理,人们可以从其他相异的事物、现象、原理中,找到相似的规律和法则,最终激发自己的艺术灵感,产生创造。“借石”趣谈,正是要阐述这一道理。当然,这里的“石”所攻的“玉”,是班级管理的泛艺术,主要是影响、改善或激活我们班级管理的思想、思维、方法、过程,以取得大面积、高层次的收效。而非借鉴别的班主任一个成功的范例来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个案,或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环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