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和海德格尔哲学观中真善美观的比较研究_哲学论文

康德和海德格尔哲学观中真善美观的比较研究_哲学论文

康德、海德格尔哲学中真、善、美观点的对比研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德格尔论文,康德论文,哲学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康德、海德格尔分别是十八世纪和本世纪的两位哲学巨人。人们常把他们并比,主要从他们的外在生活而言。然而,更可比的应该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穷毕生精力构建的哲学体系,在基本思路、观点及表述风格等方面个性迥异而又有共同点可循。特别是他们关于真、善、美的基本观点针锋相对,相联系又相对立,对比研读既可以形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效果,而又呈现一种哲学上尊重个性、差异互补、多元共存的视界,富有启发意义。

康德的三大批判集中体现了其哲学观点的精髓,且独立为认识论、信仰论、美论三大部分。海德格尔在哲学体系上虽未这样严谨的区分问题,但基本观点亦可概括为存在真理论、现实生存论、艺术论三大类。真,善,美可为其哲学观点的比较点。

关于真,海氏的论述不同于康德的真理论。康德把真理归结为物和知的符合,是认识的结果;把命题判断作为原始真理所在,真理发生的直接样式即科学。海氏认为,真即存在本身,即存在的去蔽或无蔽状态,存在之真一开始就支配着人的认识,命题或判断及其真理性只是真的派生样式,真发生的方式中,科学并不具有什么优越地位,它“并非真的原始演历”。

传统认识论拘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一律把认识看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说,“真理是认识同它的对象的符合,在这里是被公认和设为前题的。”(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康德的“哥白尼式转折”,不过是把以往的“知识必须与对象一致”转变为“对象必须与人直观能力的性质相合。”即知符合物向物符合知的转折。因此,康德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主体认识能力的研究。他首先提出了“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分析判断就是其述项与主项的联系通过同一性而被思维的那些判断;而其主项与述项不是由于同一性而被思维的那些判断则应称为综合的。”(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人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是人获得知识的真正途径。人的感性知识的获得依赖于一种直观的综合,即主体把对象的感性质料纳入到时空这两种先天直观形式中,这是一种低级的综合。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必须对感性知识作进一步的综合,即知性综合,就是主体进一步把感性知识纳入因果必然性范畴、图式中进行整理。因此,康德认为,使对象成为必然的那统一性,是主体“意识形式的统一性”,是主体先验形式及规则的统一性。康德归结说,“真理和假象并不在被直观的对象里,而是在思维的对象的判断里面。”(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这样,先天的理性形式对后天感觉内容的综合,成为获得知识、真理的唯一方式,而科学正是这种认识方式的必然成果。提供真理者,非科学莫属。

海氏认为,真(aletheia)的源始意义是“无蔽”、“去蔽”,即在世界的敞开中物本然的显现。存在之真即存在者被纳入不可对象化的超个人的作为意义总体的世界,进入天地人神四维原一的“澄明之域”。这种意义上的真,乃是真理的前题与基础。人生存于世,首先并非是作为认识主体;也只在人生存烦忙的某些残断中,事物才作为对象被观照;先于认识的,是一种更原始的知,即人对上手事物的“寻视”(使用并不是盲目的)、“领悟”(就用具的有所用揭示该事物)。“必须先有可以道出的东西,道出命题才是可能的”(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命题判断从领会汲取意义并因而具有意义。真理的原始处所不在命题判断之中,而在存在的展开;从而真理的本质也不是知与物的符合,而是世内存在者的去蔽。在海氏的存在论真理中,存在之真先于认识真理,认识论真理作为认识的一种结果,永远只能是第二位的真理,是一种从原始生存领悟而来的一种派生的知。海氏认为,真的发生样式有种种:艺术、建政、哲学等。“相反,科学在根本上不是真的发生,而总是在已经敞开了的真的领域里的扩充,特别是靠理论和论证那些在此领域显示为必然正确的东西。”(注: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他还从存在论角度来理解科学,“种种科学都是人的活动,因而都具有人的存在方式……科学研究并不是人这种存在者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其最切近的存在方式。”(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无限扩张,全球技术化,技术统治着一切,技术控制着人,“乃至人再无路转入原始的去蔽并从而得以经验更原始的真理指令。”(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因之,海氏惊呼,“技术的白昼是世界的黑夜”,启发了当代思想界对现代社会的全面反思与批判。

真理性质真理本源真理发生 真理发生方式

康德 派生的认 命题、判断物与知科学是唯一方式

识论真理 的先验存在的符合

海德格尔 原始的存 存在的展开世内存在

艺术、哲学、

在论真理者的去蔽

科学等众多方式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它系统表述了对人的伦理实践方式的看法。康德认为,上帝、自由、灵魂不朽等观念的存在是出乎实践需要的信仰,是从原理、概念出发进向感觉的实践理性。虽然它不可证明,不是科学真理,但能作为引导和规范人们思辨和行动的主观理念和理想。知识满足人的认识需要,信念满足人的实践需要,二者不可替代;康德说,“我因此扬弃知识,以便替信念留有余地。”(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他特别推崇道德信念具有的超越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说:“德性是有限的实践理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德性(先天道德)是一种“绝对命令”,为意志提出了一个实践原则,告诉实践主体“我的可能行动,什么是好的”,实践中相应的“善良意志”受其支配,在行动中加以实行,人因此超越现实,满足理性的无限感情与意志自由感的需求,从而感觉到一种自由与解放的光明,这就是康德整个伦理学归宿——“至善”即德行与幸福的统一。(注:参见:《李泽厚十年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海氏虽未专章论述道德信念问题,但其此在论其实包含着道德论内容。海氏以“此在”界说人存在的特殊性。认为人是一种能站出自身之外的存在者,他站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在他那里,存在不是完全被封锁着而是已经以某种方式展开了。此在生存的两种现实样式是本真生存与非本真生存。非本真生存即日常生存中,此在迷失自己,在与他人的共在关系中“沉沦”入“闲谈”(言而无物)、“好奇”(视而不见)、“两可”(混淆不清),不立足于自己而以众人的身分存在,异化为“常人”。本真生存即此在立足于自身独立自主的个体化生存。在海氏关于生存两种方式的区分中,“沉沦”、“本真”等概念已经包含着某种道德含义、道德向度。而他以“良知”、“罪责”来述说人的返本归真,更明显的标示了其此在论的道德论内容。他指出,此在迷失中,唯“畏”与“死”的光临无情切断其与常人世界的非本真联系,把人带到自己的本真此在面前。这是良知的呼唤。良知“是无家可归的此在,是原始的不在家的被抛在世的存在,是在世界之无中赤身裸体的此在存在。”(注: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此在在良知的呼唤中领会到此在别无所靠,只有自己担当自己的命运,自己对自己负责;而在日常沉沦中,此在抛却了自己,没有对自己尽责,因而良知使此在领会自己是有“罪责”的。海氏的这些论述容易使人联想到西方的原罪意识,善恶功罪,正是以人的自由存在为最基本的前题的。海氏用以直接描述人的道德实践的词是“决断”:有良知的此在向着最本己的罪责存在筹划自身,达到独立在世的本真生存。德性即生存于真,即回归存在之家。

基于自由生存的道德向度论 道德信念 道德实践 道德生活

康德 实践论理性

先天道德律 善良意志至善

海德洛尔 存在论包含的道德论本真生存

良知、决断 "归家"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问世完成了以真善美为主题的整个形而上学哲学体系。在《美的分析》一章中,康德根据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指出: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和利害计较,不涉及概念,不涉及明确的目的,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感觉。他的有关分析在美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把审美判断界定为情感的愉快和不愉快,不求善与真,仅与善和真相联系,因而使美学与逻辑学、伦理学区别开来,揭示了美学学科的质的特点,标志着其真正诞生。同时,康德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美,把美的产生归结于主体的审美能力,形成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的主体论美学体系,成为近代美学的开端。

海氏在批判地吸收康德等前辈美学家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艺术论、美论,从而使他的整个存在论哲学趋于完整。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位洞察西方美学形而上学本质,并尝试从全新的思路开拓美与艺术之思的哲学家。他说,“美学这个术语形成的方式与逻辑学形成的方式是一样的。”(注:参见余虹:《诗与思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它是在美与人类感受状态发生关系这一范围内对美的思考。”这种形而上学的美学“对艺术的创造性和深刻的鉴赏力毫无贡献。”(注:参见余虹:《诗与思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他从尼采、黑格尔的思想中得到启发:从真理角度把握艺术及美的本质,从非美学的角度重新思考艺术。同时,他从康德的有关美论中直接阐发出自己的美学思想,认为,“在康德建设性的说出决定性的根据是什么,因而也就是美本身是什么之前,他首先以否定的方式说了那决不可能使自身成为此根据的东西,也就是利害。”(注:参见余虹:《诗与思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康德的否定性界说只是一种准备性的界说,但人们把它当成了肯定性的界说而曲解了康德。海氏认为,正是审美者成为超脱日常利害关系的纯粹者,从日常封闭状态中超脱出来,而对存在者的存在开放,因而存在者的存在对它闪现,这存在之光就是美。因而,美与真是统一的。“美闪耀在多变的外表中,它使我们自由地面对存在……面向存在的开放性,面向美。”(注:参见余虹:《诗与思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海氏从康德的“纯粹关系”来理解审美关系,并把它明确解释为人与存在的关系,把美与存在与真统一起来。

康德从审美判断力入手的有关美论十分丰富,有许多卓越的天才之见,但也不乏内在的矛盾。存在着美与崇高、纯粹美与依存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天才与审美趣味的对立,其美论的统一性不及海氏的存在论美论。这尤其体现在他们的艺术论中。在康德看来,艺术是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游戏,出自艺术家天生的创造功能,自然通过天才替艺术定规则。“天才不仅见于替某一确定概念找到形象显现,实现原先定下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见于能替审美意象找到表达方式或语言。”他把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对立起来,说:“为着评判美的对象,所需要的是审美趣味;但是为着美的艺术本身,即为着创造这类对象,所需要的是天才。”他进而区别自然美与艺术美:“一项自然美的就是一种美的事物,艺术美却是对一个事物所作的美的显现或描绘。”(注: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在海氏那里,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艺术作品在其“存在之光”的美论中获得了高度统一。海氏是从艺术作品是什么来入手分析的,对著名的凡高“农鞋”一画的例析揭示出了艺术与存在的关系,“唯有一双农鞋,此外无它。但是——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现出来。”(注: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7页。)作品所显现的不仅仅是作为器具的农鞋,而是农妇的整个世界——农鞋的存在其中展开。海氏以此理解艺术的本质,即真之自行置入作品。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艺术家不过是服从于真的天命之召唤,帮助真实现自身。“在伟大的艺术中,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几乎象一条通道,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自行消失。”(注:参见余虹:《诗与思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与此相应,艺术鉴赏即“守护作品”,即站立到作品中产生的存在者的开放中去。他不同于那种对作品形式因素及作品本身的质地和魅力的鉴赏。它没有使人们孤立于其私人体验,而是将他们带入与作品中的真理发生的关联之中。(注: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第64页。)海氏的艺术观、创作观、鉴赏观是全新的。

美论性质 美的本质结论 艺术的本质结论

康德 主体论美学 美是审美主体的快感 天才对美的形象创造

海德洛尔 存在论美论美是存在之光 真理自行置入作品

在康德、海德格尔系统而独特的哲学理论中,充满着一种置疑传统断言公设,知其不可问而问的探索精神。康德哲学达到了古典形而上学思辨的最高峰,显露出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启迪了现代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的思想和方法。海德格尔哲学全面冲击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维定式,实现了逻辑理性之思到存在诗意之思的哲学转向,成为现代诗化哲学的集大成者。对比两位先贤伟人,可以发现,他们的哲学观点、方法及表述风格的鲜明的个性差异:康德的理性化与科学化,海德格尔的诗化与现实化。由于康德早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研究,使他的哲学表述带有很鲜明的自然科学方法色彩,这就是大胆的假设与严密的逻辑推断。此外,他同时代的哲学存在的唯理派与感觉派的对立论争也给他的思想提供了原始材料,促使他试图调和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当时的时代环境给他很深的影响,一方面是法国革命唤起了他的人文热情,另一方面他又逃避现实,只在精神王国作抽象的理论思辨。康德是一个科学家、逻辑学家、形而上学哲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反对逻辑之思,推崇诗意之思。他对语言源流的精妙分析,对诗人诗作及日常实例的广泛地旁征博引,他的富于启发式的生动的隐喻、暗示式的哲学表述,他哲学核心概念的极度生活化与简要至极的提炼,使得他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诗人哲学家。他对哲学史、语言史的融汇贯通,为他的哲学表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他是一个兼哲学史家、语言学家于一身的诗人哲学家。当然,我们同样也可以说海德格尔是一个人本主义哲学家。他的存在之思关注人的存在本质,他对存在与存在者差异的兴趣,在于对人的日益异化的现实处境深切关注。他猛烈抨击现代社会技术统治人类而带来的世界之夜的黑暗景象,呼唤人的诗性回归,呼唤存在之光的照临,表现出对人的现实命运的深切忧虑。他对当代社会生动有力的描写贯穿着他哲学思想的始终,可谓是当代人类命运的诊断者。在康德那里,我们看到一个理想的大写的“人”,在海德格尔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现实中痛苦挣扎的“人”。我想,正是由于他们哲学中的人本精神,使我们读他们的哲学著作虽有时会感到晦涩难解,但不会感到空洞乏味。

莫里斯在《开放的自我》中提出多元宇宙、多元哲学的思想,他认为各种哲学体系,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一套基本信念所提出的各种建议。“未来的哲学是在更广泛的综合里把适合于更专门化的自我的各种哲学包括在内的。它不会提出唯一真理或整个真理,而是揭示范围更广阔的真理。它不会超越前景,而是达到更复杂的前景。它不会消灭多样性,而是包含多样性。”(注:参见《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联系康德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来理解,我想,他们的价值是无法定论,无法比较的。虽然康德被人称为唯心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哲学被人认为是虚无主义哲学,但正是他们这样伟大的哲学家穷毕生心血开拓出的独立的哲学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未来保持多样复杂而广阔的前景。

标签:;  ;  ;  ;  ;  ;  ;  ;  ;  ;  

康德和海德格尔哲学观中真善美观的比较研究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