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545002
【摘要】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名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易惊消失时间都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134,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新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439-02
足口病作为儿童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研究显示,患儿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大大提高预后的效果[1]。但临床中有些患儿可并发脑膜炎、急性心肌炎等,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2]。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尚幼,无自理能力,需要家庭的呵护。因此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名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中的诊断标准[3];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手、足、口、臀部的皮疹或疱疹,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按照不同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患儿。对照组中有男患儿25名,女患儿15名,年龄在1-9岁,平均年龄(4.2±1.2)岁,患病时间7-30天,平均时间(15.2±1.2)天,体温37.5-39.8℃,平均体温38.5℃。观察组中有男患儿21名,女患儿19名,年龄在2-11岁,平均年龄(4.8±1.5)岁,患病时间6-30天,平均时间(16.2±1.1)天,体温37.8-39.4℃,平均体温38.3℃。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护理工作的的中心是执行医嘱,辅助医疗,护理工作的程序是交接班,巡视病房,根据本班工作内容和重点完成任务,记录病情。
(2)对患者的管理是以疾病为工作中心,在完成各班工作任务中管理患者,在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对象中不包含家属。
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
营造家庭化的住院环境:患儿住院的病房环境设计要体现家庭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病房内的窗帘、摆设等以卡通图案为主,并且每个病房配备儿童玩具,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心理护理:患儿疾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受到家庭的影响,反之,患儿的疾病状况也影响着家庭成员。患儿家长得到患儿的病情后会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而患儿的手足口病会引起患儿的疼痛和哭闹,进而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患儿的住院病房区域内安排责任护士对患儿进行护理,消除家属的紧张心理。由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指导,让患儿家长及时的了解疾病的特点以及防治的过程,提高患儿家属的对疾病观察能力和预防能力,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和患儿的心理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开展家庭参与合作性护理患儿:患儿病重期间要让家长随时陪伴,减轻患儿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并且设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担任家庭陪护人员,评估患儿的情况,及时的制定治疗的措施。责任护士要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帮助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难问题,促进患儿的及早康复。
健康教育:在病房内张贴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画报,在门诊的大厅内播放儿童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治知识。责任护士人员深入到患儿的病房中针对父母的情况采取健康知识教育,进行集中化的培训和讲解。观察患儿的临床生命体征和体温等,关注患儿神经受累表现出的呕吐、惊厥等不良现象,及时的采取治疗的措施。
1.3 评价标准
观察护理后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易惊消失时间和治疗的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治愈2天内体温正常,皮疹消失或者消退;口腔溃疡愈合;有效:3天内情况良好,体温有所减退,皮疹基本消失,口腔溃疡基本愈合;无效:4天内仍出现发热、皮疹现象,并伴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的研究结果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用(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易惊消失时间都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有显效有17名,有效的有20名,无效的有3名,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显效的有15名,有效的有11名,无效的有14名,临床总有效率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134,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作为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轻微的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少数患儿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该病流行范围较大,疾病控制较难,再加上患病儿童缺少自理能力,严重影响了儿童治疗的依从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的范围逐渐扩大到患者的家庭。由于儿童手足口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急,需要家长的精心照顾[5]。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主要通过为患儿创建家庭环境氛围,开展家庭陪护、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式,让患儿家属及时的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和发病机制,参与到患儿手足口病的防治过程中,给予护理人员家庭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父母焦虑的心理,还能够为患儿的康复提供全面的照顾,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经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快速,临床总有效率也比对照组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兰兰.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6):60-62.
[2]左应连.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7):234-234.
[3]孙建丹.护理干预在危重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41-442.
[4]黄淑珍,陈化卉,杨宜芳等.预见性护理指引用于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30):148-148.
[5]孙俊杰.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与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60-3261.
论文作者:周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家庭论文; 皮疹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模式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