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西移民看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迁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移民论文,人口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主义中国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自80年代开始了 大规模的扶贫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降到了1992年的800 0万人,1994年再次降到7000万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有许多老、少、边、穷地区人 民一直未能摆脱贫困的阴影。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其中4千 多 万人的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下,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些人口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中西 部山区和边远地区。在全国775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带9个省区774个县贫困县就占了347个, 占44.83%。我国西部贫困问题在全国是十分突出的,它一直困扰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当是西部开发的重中之重。
同时,对贫困地区的理论研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早期的扶贫集中于简单地增加对 贫困地区资金上的援助,即“输血”式扶贫,这是基于对贫困地区较低的收入→较低的资金 投入→较低的产出→较低的收入这一恶性循环的认识。后来的事实证明“输血”式的援助不 仅未能实现地区脱贫,而且造成了当地居民对扶贫救济的强烈依赖心理。80年代末期以来的 研究绝大多数都涉及到了人口素质的问题,并看到了较低的人口素质→较低的生产率→较低 的产出→较低的教育资金投入→较低的人口素质这一恶性循环,然而,以增加教育的投入来 提高一些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努力其效果也不显著。慢慢地,一些研究从其他非经济因素去 分析贫困地区的不利条件,并看到下列一种关系: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便的交通条件→ 较少的人口迁移与流动以及较少的信息交流→落后的文化与保守的观念→较低的人口文化素 质→较低的生产率→经济的不发达。
下面,我们将以甘肃两西移民为例,来具体阐释贫困地区低下的人口迁移率的成因以及人 口迁移中的几个问题。
二、两西地区的基本特征
所谓“两西移民”,指甘肃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从该省自然条件恶劣的定西地区移民至环 境 资源相对较好的河西走廊,达到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目的,是为解决甘肃省贫困地区问题 所作出的环境移民战略。从1983年起,甘肃省每年移民约3~4万,迄今共有31万人迁入新区 , 其中7万人迁到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建起了金塔县羊井子湾、安西县腰站子 、玉门市小金湾等颇具规模的移民基地,经过努力,大部分移民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 饱,三四年走向致富路”的目标。
定西地区位于黄土带西部,气候干燥,其中会宁县是甘肃全省最穷的县。会宁属陇西黄土 高原,黄河支流祖后河从东南向西北流入黄河,境内大部属中、低山丘陵,海拔在1500—24 00米之间,中部和南部群山起伏,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北部有宽广的河谷与陇山以南最大 的黄土塬——白草塬,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失面积达6170平方公里,约占 全县土地面积的95.8%,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三料”(饲料,燃料,肥料)俱缺。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部,地处蒙古高原同青藏高原的交接带,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虽 然气候干旱,但南部祁连山上的冰雪融化成水,下注到平地,形成了著名的绿洲地带。整个 河西分为三个流域,最西部属疏勒河流域,上游都发源于祁连山中,下游流经玉门、安西、 敦煌等地,中部是黑河、甘州河、临水与弱水水系,东部有石羊河,中游形成武威绿洲,下 游形成民勤绿洲,绿洲耕地总面积6666平方公里。
下面是两西地区面积、人口和密度对比表。
两西地区的面积、人口和密度(1982)
面
积 人口数及人口密度
地名
数量 占全省人口数占全省 人口密度
(万平方公里) (%) (万人)(%)(人/平方公里)
定西地区
2.70
5.98 266.8 13.64 98.8
河西走廊 27.86 61.49 381.1 19.49 13.68
1978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提出以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7人,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20人作为 人口压力是否合理,生态平衡是否失调的标准。显然定西地区人口严重超载,土地日益不堪 重负,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人民日益贫穷。
三、定西地区暨贫困地区低人口迁移率的成因分析
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由于原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 的共同作用,会出现人口的迁移现象,这是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每个 国家和地区都会出现的情况。甘肃历来具有移民传统,从有文字记载的夏到全国解放前近40 00年的历史中,据不完全统计,人口迁移流动达140次,迁入51次,迁出44次,省内迁移45 次。然而,居住于自然环境如此恶劣而且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定西地区居民为何几十年来没 有任何迁移行为呢?
人口学家E·S·李(E·S·Lee)在其《迁移理论》一文中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4个 方面:
(1)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
(2)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
(3)各种中间障碍;
(4)个人因素。
迁入地和迁出地因素都包含吸引因素、排斥因素以及中性因素。其中中性因素对迁移不起 作用,吸引因素和排斥因素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中间障碍主要是指移民限制以及迁移 距离等因素。个人的年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等都影响到一个人对外界信息的 判断和迁移的决策,因此对迁移也起重要的作用。人口过移过程正是这4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根据Lee的研究,我们认为造成定西居民(也是大多数贫困人口)的迁移无意识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的原因:
1.不便的交通条件。定西地区位于黄土带西部,大部属中、低山丘陵,中部和南部群山起 伏,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北部有宽广的河谷与陇山以南最大的黄土塬,交通十分不便,往 往是“喊话听得见,走走大半天”,虽然“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人民的共 识,但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成本实在太高。据估算,8%坡度的公路与在平地相比,汽车运 行速度降低一半,单位运输成本增大45%,不便的交通条件大大增加了人民迁移的难度,按 “成本——效益理论”的观点,即是迁移成本过高。
2.较少的信息交流。定西许多村庄不通电,没有电视、电话、报纸,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仍 停留在古老的方式上,迁入地的许多吸引因素根本无法对村民产生吸引力,因而人们也就安 于现状,不思迁移。
3.严格的户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我国逐步建立和发 展了一套以户为单位,以人为对象的户口管理制度,对证明公民身份,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却造成了人口迁移的中间障碍,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即 “农转非”,基本上堵住了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大门。直到80年代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进 程,我国传统的户籍政策才开始出现松动,放宽了对城镇户口的限制。在这种严格控制人口 迁移的户籍政策下,定西地区居民也只好安居于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这块黄土高原了 。
4.低下的人口素质。人口的迁移率与文化水平成正相关,高教育水平的人口对地区间的劳 动力需求差别的反映更敏感,而且能克服长距离迁移的障碍。因此,贫困地区的“文化精英 ”往往成为人口迁移过程中的发起者和领导者。贫困地区低下的人口素质是人口迁移的一个 不利因素。1982年,定西地区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毕业程度的人数约为2.94人,远远低于甘肃 省每千人中有5.34人的平均数,而文盲、半文盲人数达到922734人,占当地总人口的34.58% 。
5.封闭的心理意识。贫困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村民们封闭的心理意识,久而久 之,使他们不仅不愿而且不敢接触外部世界,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其人口分布的封闭性与凝固 性。崇山峻岭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遮掩了人们的视野,割断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使人们 长期处于相互分割,极少往来的准封闭、准静止状态,缺少对比与交流,就缺少竞争意识和 上进精神,在落后贫困状态中怡然自得,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习得性失助”。可以说, 这种封闭的心理意识造成了村民的安于现状,即使政府的移民政策宣传到了家门口,有的仍 然抱着顽固的“乡土情结”不愿搬迁,这也正是两西人口迁移过程中的阻力所在。
四、从两西移民看贫困地区人口迁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们认为,正是由于以上五个因素的存在与共同作用,导致了定西居民长期以来没有出现 应该出现的迁移行为。既然自发的迁移行为已经丧失了其固有的动力机制,那么就只有依靠 外部(主要是国家,政府)力量来唤醒其迁移意识,促成其迁移行为了。1983年,甘肃省委、 省政府总结过去移民失败的经验教训,摒弃“对穷山恶水开战,向荒山秃岭要粮”的指导思 想,开始向人少地多的河西灌区移民。迁入新区的居民由于摆脱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劣的自 然条件而大多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饱,三四年走向致富路”。可以说,两西移民是我 国通过省内人口迁移来实现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的一个成功典范。据估算,通过从18个干旱县 迁移出60万人后,就能改变原来人均耕地0.5亩,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0人的严重超载状况 ,可退出300万高耕地,以调整产业结构,留下的人达到人均耕地12亩以上,每平方公里20 人,若按每人每天至少需0.5公斤粮食算,一年最少减少1.095亿公斤粮。可见,两西移民不 仅给迁入地增加了大量劳动力,使之获得进一步开发的必要条件,而且缓和了迁出地的人地 矛盾,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平衡,对两地人民的观念变革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积极 作用。不管是对迁入地还是对迁出地而言,两西移民的人口迁移效应都是巨大的。
从两西移民的指导思想、工作步骤和实际效果看,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迁移应注意以下 几个问题:
1.遵循迁移的自愿性原则
人口迁移的动力模型之一“推——拉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第一个假设是 认 为人们的迁移行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第二个假设是认为迁移者对原住地及迁入地的信息有 比较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他才能根据两地之间的推力——拉力从比较利益角度出发作出 相应的选择。因此,贫困地区人口迁移应建立在人民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而不能搞强制性迁 移。在两西移民中,虽然移民战略由政府提出,但政府却制定了“农民自愿,自主自力” 的原则,在迁移方面实行组织引导和群众自流相结合。同时,迁出地县普遍规定办了户口迁 移手续又不愿搬走的允许不走可以重新落户,迁入县则规定移民要求返回原籍只要退清个人 补助款即可,充分体现了“农民自愿,国家扶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有些学者指出贫困地区居民存在着很大的“惰性”,他们文化素质低下,思想观念落后, 因 此政府必须通过强制迁移才能使其摆脱原有的贫困状态。实际上这是对人性的一种误解,我 们要充分重视成功迁移人口的强大示范效应。两西移民中,许多个人、家庭在尝到迁移后的 好处后,会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把迁入地信息反馈到原住地,从而导致一支迁移流,往往 造成社会宣传所达不到的示范效应。因此,对现实主义者的农民,不仅要作一般性的政策宣 传,而且必须用移民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来吸引他们迁移,而强制性迁移只能带来群众更强 的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给迁移带来诸多影响。
2.移民安置的多样性原则
甘肃省政府在两西移民安置方面实行挖掘潜力分散落户与开发建设集中落户相结合,依托 实际情况发展了多种多样的安置方式,使不同的移民各尽所能,各达所需。具体而言,两西 移民中的安置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群众投亲靠友,自流分散安置;主管部门组织引导,与 河西兴建的工程项目挂钩,带移民指标分散安置;试验建立移民基地,集中安置;国营农垦 农场和企事业单位停办的农、林场进行集体安置;到新开发的灌区以工代赈,承包各类工程 建设,工程建成后愿意留下的可以落户。
人总是生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居民一般通过亲属、朋友和其它社会关系来分享生活 中的乐趣,分担生活中的苦恼,相互支持,减少风险,而迁移则意味着切断他们祖祖辈 辈以来所建立的关系网络,在迁入地原有的关系网不复存在,新的关系网又尚未建立这样一 种关系真空中遇到困难常常束手无策,所以移民有恐惧远迁心理,这就需要制度性保护来补 偿。因此,远距离外迁应尽量采用“集中安置”方式,有的实行村庄整体迁移。但是,由于 人力、物力、财力所限,“集中安置”往往不能尽如人愿,所以,对以投亲靠友方式外迁的 移民应采取分散安置。虽然这种安置方式利于移民更快的适应新环境,但也要求政府有相应 的配套制度,诸如移民后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子女入学如何办,盖房用的宅基地如何解决, 政府的后续扶持政策如何落实等。
3.完善各种移民政策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有诸多不利因素,如山高路远,河川阻隔,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人口迁移 成本,而人民难以维持温饱的经济水平又怎能负担得起大举迁移呢?而且,山民习惯了封闭 的生活方式,对外界信息知之甚少,移民之后何去何从没有自己的理性认识,往往陷入了无 所 适从的境地。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充分完善各种移民政策,使居民获得制度性保障,从而产生 迁移的安全感。
两西移民中,各省市、地县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性、补偿性措施,鼓励、引导人口迁移 。甘肃省政府确定给移民从资金和物质上给予补助,生产上给予专项农业贷款,生活上困难 的由民政部门给予救济,移民暂不计人人口统计基数,要求各部门积极协调配合,集中移民 安置区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网点、邮电通讯、公路交通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由 有关部门安排解决。移民迁出县普遍规定户口迁出后原承包土地1—3年内不收,几种对象(态度不坚决的人,患病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呆傻残等丧失劳力的人,超计划生育户,五保户 ,单身户,无劳力户,懒汉户等)不准搬迁。移民迁入县一般规定在待遇上与当地农民一视 同仁,减免当年农业税、集体提留和义务摊派,划承包地时好坏远近搭配等。
4.正确认识逆向迁移流
雷文斯坦(Ravenstein)在他1889年发表的《迁移规律》一文中总结出几条人口迁移规律, 其中一条就是“每一个主要的迁移趋向都产生一个补偿性的逆向迁移趋向”。一个反向迁移 流的出现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迁入地的有利因素可能消失或变小,一个是迁移者意识到原住 地那些以前尚未开发利用的机会,迁移者在迁入地的所获(诸如技术,财富)使他们回到原住 地时占有某种优势,这两种逆向迁移流的生成原因不同,因而应予以区别对待。
在两西移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憾与不足,有的地方对移民的生产、生活安排得 不够落实,具体困难帮助解决不够,还有的把移民安置在生产、生活条件差的“三边地带” (即边远村,边远队,边远地),致使部分移民还不够稳固,有的返回了原籍,出现逆向迁移 现象。根据前面提到的“推——拉理论”,移民会依据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利益比较而作出 迁移选择,如果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与其原住地相差无几,即不存在高强度的吸引 因素,而迁移者在迁入新区后有一个相对较长的环境适应过程,在这一段时间内,移民很容 易产生“归家”的倾向。在利益比较中,传统文化中的“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土窝”占据上 风。因此,政府一定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贫困地区的移民工作,不管是在人口迁移的流向上 ,还是在迁移后的安置工作上,都应使移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迁入地的比较优势。而对前面 提到的第二种逆向迁移,则应当鼓励和支持,因为它正是贫困地区改变旧貌的新契机,90年 代初以来出现的民工回流现象以及它给落后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正好折射了这种人口迁移的 正向作用。
5.重视移民的社会融入性
融入性就是指移民在迁入地的进入、定居和适应的过程。国际上对移民的研究可分为两个 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层次,它认为移民现象主要是因经济因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整而导 致,迁移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回应,因而移民又被看作是对较大范围内人口失衡的矫正,在 此过程中国家政策应发挥积极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微观层次,它认为移民在迁入后一般表现 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三种生存状态。国际移民理论认为, 由于 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异,移民在迁入地往往会出现一种“非整合”现象。这种现象又常 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由于文化的过分差异,移民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从而形成了下层 阶层,或“贫民窟”现象。二是移民将其原有的文化带入后在迁入地形成了真正的多元文化 社会。
两西移民作为影响定西贫困地区人民生命历程的重大事件,它不仅会对现有移民本身的生 产和生活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孙,保守估计也要影响到移民的下三代。现有政 策对移民融入性问题的处理基本上可概括为“搬得走,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移民实践表 明,部分移民虽然“搬得走”,也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饱,三四年走向致富路”的目 标,但整个移民工作在“安得稳,逐步能致富”上尚需努力,要充分考虑到迁出地与迁入地 在文化上的差异。根据W·F·奥格本(W.F.Ogburn)的“文化堕距”理论,移民在迁入新区后 ,在经济收入方面可能会有较快的提升,但是精神层面往往与物质层面存在着“堕距”,即 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移民将会产生很大的适应性问题 。所以政府部门应积极促进移民与迁入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促使其尽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
五、结语
诸多的因素促成了贫困地区贫困的恶性循环。虽然诸多因素中的任一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打 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但可取的方案只是那些用相对较少的代价带来同样变化的方案——因为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我们可以肯定人口迁移和流动对贫困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和积极的。合 理 地增加人口迁移和流动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可行方案。合理的方案是那些代价较小的方案 ,而适用于不同经济条件、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的贫困地区的方案也是不同的。
透过甘肃省的两西移民,我们知道,由于物质的、心理的、制度的各方面原因,贫困地区 的人口自然迁移率是很低的,而其中任一方面状况的改善都将有利于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增 加 ,而任何用尽可能少的代价去改变上述条件的方案将都是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加速贫困地区 发展的可行方案。同时,政府在引导贫困地区移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从搬迁前到安置后 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移民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对于 人口迁移的认识还不够,不论是以往研究成果的积累还是研究的框架和手段都是不够的,很 多工作要从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