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病害及防治论文_李婷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病害及防治论文_李婷

身份证号:23052319870318xxxx

摘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建设,市政道路建设则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导致市政道路使用受损。本文首先归纳了城市道路路基路面常见的病害,然后分析了病害产生的一般原因,最后由针对性的探讨了市政道路施工病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病害;路基;裂缝;翻浆

1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1.1 路基病害

1.1.1路基沉陷

路基的沉陷是指路基竖向产生较大的沉降,从而引起局部路段的破坏,影响道路交通运营。路基沉陷有路基本身的沉降和地基的沉降引起的路基沉降。

(1)路堤的沉降一般是由于路基填料不当或碾压密实度不够,在自重、行车、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堤身向下沉降。

(2)地基的沉降则是由于地基为软弱土层或遇水下沉,路基填筑前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经过处理或者没有达到压实标准时,就会发生地基下沉,侧面剪裂凸起,容易引起路堤沉降和位移。

1.1.2 翻浆

翻浆是指在冻胀性土的路段,在冬季、地下水分连续向上聚集、冻结成冰、导致春融期土基含水率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

1.1.3 路基边坡滑塌

开挖路堑时由于处于岩质或土质的山坡上,很有可能因为自然平衡条件被破坏或者是因为边坡过陡,使坡体沿某一滑动面滑塌,这样就产生滑坡。滑坡不仅掩埋道路,中断交通,影响行车安全和道路的正常运输,而且严重时还迫使放弃道路的使用,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对滑坡进行治理是十分有效的,是非常必要的。造成滑坡的原因,主要由水害引起,因此,重视导水、排水是防止滑坡的主要措施。

1.2 路面病害

1.2.1裂缝

(1)龟裂、网裂

裂缝与裂缝连接成龟甲纹状的不规则裂缝,且其短边长度不大于40cm 者。在路面纵向有平行密集的裂缝,虽未成网,但其距离不大于30cm 者,都属龟裂,裂缝测定以面积计。

(2)不规则裂缝

包括龟裂和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通常是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裂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裂缝形成。当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时还会产生路面松散。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容易造成路面坑槽和剥落的出现。

(3)纵向裂缝

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也可以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形成。

(4)横向裂缝

通常是因低温收缩或者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造成。

1.2.2 变形类

(1)沉陷

路面、路基有竖向变形、路面下凹,深度3cm 以上。

(2)车辙

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 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形部分的平均宽度。沥青路面车辙,如属路面推移产生的,则其变形部分包括凹陷和凸出的两部分。如属磨耗产生的,则其变形部分包括凹陷部分。

(3)波浪

路面纵向产生连续起伏,有似搓板状峰谷高差大于1.5cm的变形。

(4)桥头跳车

公路桥头及伸缩缝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

1.2.3 冻胀和翻浆

由于低温冰冻作用,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既冻胀现象。春暖化冻时,路面和路基结构由上而下逐渐解冻,而积聚在路基上层的水分先融解,水分难以迅速的排出,造成路基上层的湿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力便大大降低。若是在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翻浆。

2 市政道路病害产生的一般原因

2.1 主观原因

道路工程的质量好坏,源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与材料设备。部分开发商为了赚取暴利,减低的施工设备与使用廉价原材料等,来降低施工道路的成本。若是采用技术能力有限的单位来建设,他们使用廉价的原材料.简单的工序步骤.施工管理不合格等来敷衍了事,建造出的道路必定质量不合格,这样严重制约了道路的发展,质量不合格的道路特别容易引发病害现象,从而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2.2 客观因素

形成路面的重要基础就是路基,在柔性路面的超重负荷作用下,大量的弹性与塑性变形,导致路面不平整,甚至出现翻浆,其发生原因为路基强度差与不稳定性而引发的。因此,要保障路面的平整就需要增强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道路施工中病害的防治

3.1 路基病害的防治

3.1.1 路基沉陷的防治

(1)换填法

换土法是先将路基一定范围内的松软土挖去,然后回填分层夯实的砂砾石或素土等强度较高的填土材料。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①软土开挖;②选用良好的填料,分层填筑、分层碾压;③设置路基排水设施。

(2)灌浆法

灌浆法的主要施工要点如下:

①钻孔。较浅的软土,可采用螺旋结,较深则宜采用回转式钻机。为防止冒浆,孔径小一些,一般为75mm~110mm,垂直偏差小于1%。

②制浆。根据材料试验确定配比,选择浆体,制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按程序加料,准确计量,掌握制浆性能,控制浆量。浆液应进行充分搅拌,并坚持灌浆前不断搅拌,防止再次沉淀,影响浆液质量。

③灌浆。灌浆是通过灌浆设备、输浆管路,将浆液注入到目的层中。

3.2.2 路基翻浆的防治

(1)开渠排水

翻浆是由于路面经常处于潮湿状态而使路基发软造成的,在路肩上开挖沟宽为30cm~ 40cm的横沟,间距为5m左右,沟深至路面基层以下,高于边沟底,及时把表面积水排除干净来防治翻浆。路面严重坑洼的地段,还应顺路面边缘纵向修筑小盲沟或渗水井。

(2)挖除换填

先将路基翻浆地段内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和稀泥挖除,换填40cm~60cm厚的符合规定要求的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砂性土或碎(砾)石,换填时要做到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然后重新铺筑路面。

(3)设置砂桩

在行车道部位开挖出圆形或矩形的渗水井,其直径或边长一般为30cm~50cm,采取措施把井内的水掏出,掏水时应加深至冰冻层以下,当不再出现渗水现象或渗水停止后,再填入粗砂或碎(砾)石形成砂桩,根据翻浆的轻重程度来确定砂桩桩距和根数,成桩的过程应连续,并应保证桩径和砂料不被周围土体污染,一个砂桩的影响面积通常为6m2~10m2。

3.2.3 路基边坡滑塌的防治

(1)排水

滑坡体上及其以上的地表水,应拦截引流,可采用截水沟、明沟、渗沟等排水构造物;地下水可采用支持渗沟、边坡渗沟及截水渗沟等措施。

(2)减重

在滑坡体后缘挖除一定数量的液体,以减小下滑力,此法常用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减重的弃土,应尽量堆填在滑坡边缘,以稳定滑坡,减重的坡面,应注意整平、排水和渗水。

(3)支挡措施

根据滑坡的性质,可采用干砌石垛、重力式防护挡土墙、锚杆及加筋挡土墙等构造物进行处理。

3.3路面病害的防治

3.3.1裂缝类病害的防治

路面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早期裂缝对路面质量及外观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处置,雨雪侵入后会造成基层的损坏,严重的会导致路基浸水现象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会更大。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确定合理的路面厚度和半刚性材料的合理组成;要选择合理面层材料,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设置中央分隔带和排水措施。裂缝产生之后,应尽快处置。路面裂缝的处置方法很简单,如填灌热沥青或其他柔性防水材料都较理想。也可采用了注浆加固局部地基沉陷、开裂的办法。这种加固修补方式避免了刨开处理的不少弊病,产生的垃圾也大大减少,修补速度大大提高。

对于沥青道路的各类建设缝来讲,因为没有合理的压实,导致其出现台阶以及松散等问题。应对方法如下:

对于冷接缝,一般是结合相关的建设规定来设置,当摊铺新的材料的时候,要把已经处理过的的道路外层区域,使用切割设备来处理,要确保切线是平顺的,而且要保证它的侧壁是竖直的,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20c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的要求。

3.3.2车辙类问题的防治

在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中,约有80%是因为车辙变形。车辙损坏的维修最为困难,因为车辙不仅发生在表面,也经常危及中下面层,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防治车辙问题可以采用改性沥青进行铺筑;选择合理面层材料,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改善沥青加工工艺;调整矿料级配以及防止超载车辆行驶。

4 结语

综上,市政道路病害是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的直接原因,而引起路面发生病害的原因各种各样,因此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但某些典型病害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然威胁着城市道路工程设施的安全、高效的使用。对道路病害发生的原理、发生的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处治措施,是减少城市道路病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维宁.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简析[J].江西建材,2015,(8):130-130,125.

[2]吴丽旗.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简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2127-2128.

[3]王丹.刍议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12.

[4]刘小龙.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1166.

[5]张军民.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简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1853-1854.

论文作者:李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病害及防治论文_李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