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维图优化复习模式&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作业设计探讨_思维导图论文

构建思维导图,优化复习模式——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的作业设计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业论文,中考论文,思维论文,模式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年的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对老师来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既不想使用现成的不符合自己学生学情的教辅资料,也不想自己完成工作量浩大的组题工作。对学生来说同样如此,购买的教辅资料上的习题大都是重复乏味,老师发下来的作业纸难度和题量又都偏大。鉴于此,我们尝试采用思维导图式专题复习的作业设计,以按需搭配来设计适当的作业量、紧扣知识点的作业内容和新颖生动的作业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期减轻学生机械性训练的负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强化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一、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不仅是学生在学习记忆中重要的思维记忆方式,也可以是教师在组织备课过程中最有效的工具。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是表示知识结构关系的图示,思维导图的创作结果是一个从中心点出发、有多个分支的放射性图形。

      思维导图是人脑放射性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它具有强大功能,它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

      二、构建作业设计的思维导图模型

      按照思维导图的理念,我们尝试着在二轮专题复习过程中用辐射状的思维导图来规范化学专题复习中作业的设计(见图1)。首先,我们确定了12个复习专题作为一级主题,每个主题中都有6个二级主题,根据一级主题的需要设计了17个三级主题,这些三级主题既可独立出现也可以糅合在一起,且并非在每一个专题复习中都要面面俱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复习专题的内容加以删减。

      

      通过专题复习作业思维导图模型的构建,其主要目的是让教研组内主备课教师,特别是年轻的化学教师,知道如何备好二轮专题复习课,让教师可以很好地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头脑中形成提纲挈领式的知识全景。根据考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重构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让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能有的放矢,使专题复习作业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三、作业设计的案例分析

      主备教师根据专题内容和作业设计导图先画出本专题所涉及的所有的三级主题,形成作业框架,构建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如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的复习专题中,主备教师画出如下的作业设计框架(见图2)。

      

      教师在完成作业框架导图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题。与绘制作业框架导图相比,组题编制作业则是水到渠成的工作。

      四、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学习成果

      通过模块化的主题复习,不仅规范了教师在二轮复习过程中作业设计程序,同时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课后对本专题复习作业做一个系统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的广度。在“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后,某位同学制作了有关“万能瓶(洗气瓶)”的“收获导图”(见下页图3)。

      五、教学反思

      在专题复习作业设计中,引入“思维导图”组题模式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减轻了教师无序繁重的组题工作,规范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同时也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注入了自我思考,并通过图像的形式将其自我反思呈现出来。在实施了一个复习周期后,效果明显。

      (一)强化了教师的“考纲”意识

      毋庸讳言,现阶段的学校教育除了要提升学生的素养外,也不可避免地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虽然不是“考什么教什么”那么绝对,但“跟着中考走”肯定也是每一位中学教师的共识。二轮专题复习模块基本上都是依据中考题型来设置的,在专题复习作业设计导图模式中,我们将研究中考要求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进行专题作业设计之前,仔细研读《中考指要》以及熟悉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走势,可以很好地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教师通过对《中考指要》和中考化学试题的研究,掌握哪些考点在历年的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高,哪些出现的低;去年考了什么,没有考什么,今年将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去年以什么形式考查的,今年可能又将会以什么新的形式出现,这些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要切实提高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作业时,应对《中考指要》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考命题的基本走势切入《中考指要》,对《中考指要》中的考点进行一个大胆合理地选择、取舍和整合,从而使二轮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点抓得更清,目标瞄得更准,效益求得更高。

      

      (二)提升了教师的组题、命题能力

      由于思维导图组题模式的应用,指向明确,脉络清晰的作业设计导图使教师在组题时摆脱了无从下手思维混乱的困境。教师在吃透中考要求后,作业设计的重点应该是将本专题中的知识点和考点逐一梳理,选择与之对应的例题与习题。如果没有合适现成的习题可供选择,自己命题则是一项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

      对于中学化学教师来说,真正命制一道全新的试题难度太高,故我们依据复习专题的中考要求对一些现有的但又不适合考查本专题知识点的习题进行改编整合。改编是我们在专题复习中创新命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习题改编是对原有题目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能力上或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我们常采用的改编方法有:①设置新的问题情境和提问角度。一道常规的习题,当把它放置在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时,由于知识载体发生了改变,这道题就变为了一道新题。②转换习题题型。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选择题改为填空题,将填空题拓展为实验探究题,等等。③改变习题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通过增加条件或提示来改变习题的难度。

      (三)规范了学生答题格式,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每一个专题复习过后,学生在绘制“收获导图”时,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对复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对答题的规范化做出格式化表述的要求,提高了答案的准确性。如学习“科学探究专题”时,在习题中经常会出现下面问题,“向含有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何证明氯化钡溶液已经过量”?学生在整理后,将答案固定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所加的氯化钡溶液已经过量”。摒弃了之前类似于“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等的答案。

      学生通过对思维的绘制,完成了对知识的拓展,扩大了知识面,构建了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了思维的广度。面对一张白纸,学生的征服欲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每一位同学都会竭尽全力尽可能把它填满。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四)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在教师进行作业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有的教师无法适应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组题,也有的教师无法对学生所绘的思维导图进行指导、修正、补全。有的学生拘泥于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和结构,无法发挥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所带来的优势。还有的学生只能大概地勾勒出知识的简单框架,无法把知识点细节化、具体化,等等。

      思维导图作业设计模型从全新的视角中为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的作业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套用的模式,思维导图组题模式的使用,使二轮专题复习更富有整体性、层次性、逻辑性,拓展了广度,延伸了深度,细化了精度,对化学作业的设计无论是宏观整体的把握,还是微观细节的处理都更为完善。每一位教师或学生在完成了一张精美的思维导图后,那种收获的快乐及成就感是无比巨大的。

标签:;  ;  ;  

构建思维图优化复习模式&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作业设计探讨_思维导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