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的历史演变与理想构建
刘 璐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师生关系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空里所遭遇的境况有所不同。从场域理论出发,分别从中国古代社会追溯到今天,探讨师生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场域中的境况以及社会对师生关系形成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从场域理论中的场域、惯习与资本三者出发,可以尝试构建未来理想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场域;师生关系;历史演变;理想构建
一、场域理论与教育场域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分析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单位,他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成为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都有着与自身地位相对应的行为空间,并据此占据场所中的特定资源。一个大的空间同时根据不同的关系,由不同的子空间构成,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布迪厄所言的“场域理论”建立在场域、资本与惯习三个概念之上并通过其得以体现。因此,根据布迪厄的场域概念,可以将社会看作各种不同场域的组合。人要在空间中争夺资源,就需要占据一定的“资本”,这些资本能让一些个体或团体保持其在场域中的有利或者权威地位。资本是场域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将其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或者调整自己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远不变的”[2]。因此,惯习具有社会建构性,从属于某一特定行动者,能通过个人社会化而实现社会结构的内化,在实践中获得的同时,作用于实践中处在不同形成的过程。同时,惯习又是“生成策略的原则,这种原则能使行动者应付各种未被预见、变动的情境”[3]。
社会是个体和群体所生活的大场所,目前高度分化的社会可以分解为无数个相对独立的小场所,场域理论认为,每一个小场所就是一个场域。社会作为一个“大场域”,由一些不同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所谓的“子场域”所构成,这些“子场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因此,“教育场域”也是社会中的一个“子场域”,是由“场域”和“教育”互相生成的空间,具有场域的特性,而教师和学生就是其中的行动者或者主要构成人员。教育场域可以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4]。因此,教育场域主要是以知识为媒介,通过生产、传播知识争夺文化资本进行的资本运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传授知识与学生发生关联,师生间的关系在彼此互动中得以构建。
二、我国师生关系的回溯与现状
(一)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回溯
在漫漫历史发展长河中,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很早就开始出现,教师也随之产生。不同的社会阶段对教师角色的看法不尽相同,我国教师经历了从“天地君亲师”“学而优则仕”“臭老九”到“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境遇。教师社会角色的变化同样是一部师生关系发展演变史,师生关系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和教师身份不断深入的认识,也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更为关注学生及人的发展。[5]
研究生的“学术感知力”主要来源于外界环境,其中导师的影响使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因素[13],因为学生在研究学习阶段交流、交往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导师。如果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不够和睦或者学生与导师之间几乎很少交流、联系等,都很难从导师那里获得研究资源、有效指导,更谈不上导师魅力对自己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的重要外在原因,学术认知和学术动机是研究生的内在心理特征,理论上,导师对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应该是通过研究生的学术认同和学术理想传递的。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天地君亲师”最早由儒家提出,并逐渐延续至今,形成中国古代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基石。这里的“师”指的是一些像“尧、舜、禹、汤、周公、孔子”之类的圣贤人物,他们追求“道”与“至善”,心系天下,关怀苍生,如孔子在《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类圣贤人物般“师”的形象大都承担着社会和君主赋予的文化与政治使命,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向与情怀。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与学术知识,书籍被掌握在小部分人的手里,教师因此占据了更多的文化资本,与其他普通百姓区分开来。差量的文化资本分布结构,体现着社会的资源和权力结构。因此,此时的“师”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崇,教师角色也得以与其他普通百姓区别开来。随着人与人之间等级的划分,相应的不同等级的教育随之产生,划分为“官学”与“私学”“官师”与“私教”。“官师”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为目标,有着国家与社会赋予的权威与文化资本,“官师”的自我角色定位高,致使师生关系距离拉大,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当文化资本开始转化为经济资本,资本的排他性使教师地位提高,更高的社会地位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教师逐渐从追求“道”转为追求“利”,萌生出一股“学而优则仕”的风气。随着汉朝时期官学的出现,教育和教师被纳入到统治阶级部门机构中,成为官吏的一部分。因此,很大一部分教师就成为国家教化政策的推行者和官吏的附庸,教师的主动性受到削弱。教师与名利的结合,使教师与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强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因而,尊师风气浓厚,教师与学生极易结成类似君臣父子的隶属关系,染上政治色彩,教师被看成是学生获取名利的手段,学生被视为教师维持身份的工具。但不可否认,尊师重道的风气对整肃学风以及提高教师地位起到了一个良好作用,如东汉明章二帝也需在师傅面前执弟子礼,足见中国古代师道之尊严,重教之浓厚。
那些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据说傣族法典中有规定,“建勐要有千条河”。其实未必是宗教例条,不过傣族人的生活离不开水罢了。气温高,一天要冲几次澡,种水稻,泼水,浴佛,还有划龙舟,哪样都缺不了水。我在一本小册子上还看到,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里专门写到,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造就地球的。确实,傣族人的生活离不开水。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形成了“尊师重道”的教师文化,即使教师文化在某一时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教师也仍享有较高的地位,这是从古代中国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传承。在师生关系上,中国古代更多强调师道尊严,没有形成系统的师生关系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更多受苏联教育影响,倡导“以教师为中心”,依旧延续传统的师生关系。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开始流行,尤其以陶行知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为代表。然而,“学生中心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儿童中心论过分强调儿童的经验,而忽视了课堂上教师和知识的作用。到了新课改时期,人们愈发认识到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地位和教师权威会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压抑,因此,很多人主张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结合起来,构建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培养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上,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虽然人们认识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重要性,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教育,可依旧没能突破以教师为主导的束缚。然而,在不断发展开放的时代,文化资本的获得不再限于教师,学生通过学校外的场域所获得的信息和文化资本甚至远超教师,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已不再适用新时期下的学校教育。近年来,校园师生冲突屡见不鲜,特别是校园暴力现象,不管是教师的体罚,还是学生对教师实施的报复。这类社会新闻不断动摇着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致使师生关系不断扭曲,这愈发凸显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二)我国师生关系的当前状况
然而,随着科举的产生,科举进一步推动了教师这一角色变成国家政治附庸的进程,教师角色开始逐渐异化,教师权威遭到动摇。明清期间,科举制出现的“八股文”考试文体使得教师的形象和地位受到削弱,教师的思想受到极大禁锢,教师逐渐成为附庸风雅的“文人”。许多教师因无法通过科举进入官学或者走入仕途,而沦落到去乡间教书,成为别人口中科举落地的穷酸落魄文人。由于教师没有其他谋生技能,一旦仕途之路走不通,便无路可走。进入仕途成为一名教师身份地位的体现,在政策制定到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教师似乎总是以一个被动的姿态存在着,并不能掌握较大的主动权,这不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无法获取其他谋生资本,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教师的地位也大不如前。直到改革开放,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及对资金的大力投入,民众逐渐意识到教师和知识的重要性,随着深入的教育改革,教师的地位逐渐提升,师生关系也得以改善。
三、未来师生关系的理想构建
对师生关系的历史回顾有助于“照亮”当今的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与研究。在时间节点上,师生关系的理想状态即是对未来状态的探寻。梳理历史脉络,可以看到中国更为注重师道尊严、尊师重道。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利都得以不断强化和保障,可依旧有冲突现象。在更为强调民主、平等的未来社会,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彰显民主平等、突出教师权威、强调对话交往。
在试验取得成功后,开始采用真空炉生产四九锡,并不断探索最佳条件。真空炉的有效开动时间提高到20~30天,产出真空精炼锡达到21.6 t/班,每天产出真空铅仅0.64 t。
首先,在教育场域中,师生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真正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也就是在场域中要构建开放的模式,建立起彰显民主平等、突出教师权威、强调对话交往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担负起指导的责任,引导学生发现真实的问题,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就是高高在上不接受质疑的真理权威,学生终日处于其阴影之下,而是更为强调师生心理上的沟通与交往,双方同属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由同等重要。将教育场域和学校课堂建设成为促进师生和谐交往的大平台,必要的一点就是增加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采用多种有限的教学手段,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技术和科学手段引进到教学中。[6]
其次,教师需要坚持多元开放的知识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之外的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知识的存在形态走向公共化。这对于理想的师生关系构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只有打破旧的知识观,才能形成新的知识观。知识是在实践中形成,具有生成性,需要学习者主动构建的。知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对知识的重新理解将促进课堂发生转变。知识是教学的一部分,不是课堂的全部,这就需要教师增强专业性,学会挑选知识与文化资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重新建构知识观。理想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间增强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生成新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行为互动中促进学生成长。
最后,教师和学生要改变以往落后的认知惯习,教师的认知惯习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长期以来,教师在教育场域中都秉持着一种主导者的姿态,教师权威不能被学生挑战,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不接受甚至不需要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生在教育场域中不主动和教师交流,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必须改变旧的认知惯习。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明白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首要直接对象是学生,教学也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教育是师生之间生命的联结与互通。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在现代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筛选知识。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师生关系更具复杂性,教师要接受更多开放多元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思想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3] 林克雷,李全生.广义资本和社会分层——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解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3-68.
[4]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78-91.
[5] 陈清清.学校场域中教师生活意义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6] 薛娟.论学校场域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D].开封:河南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18-0005-03
[基金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生眼中理想课堂的特征及模式构建——基于广西区桂林市某小学的一项实证研究”(XYCSW2018030)。
[作者简介] 刘璐,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9-05-15
标签:场域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历史演变论文; 理想构建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